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離皇位最近的藩王,朱瞻墡最後高壽而終

離皇位最近的藩王,朱瞻墡最後高壽而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離皇位最近的藩王,他是誰?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下旨,將皇孫朱高熾封爲燕王世子。與此同時,指揮使張麒之女張氏,被封爲燕王世子妃。洪武三十一年,張氏爲朱高熾生下嫡長子朱瞻基,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

永樂三年,已是皇太子妃的張氏,爲皇太子朱高熾生下嫡次子朱瞻墉。第二年又生下嫡三子朱瞻墡。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朱高熾與張氏的嫡三子朱瞻墡,他是明朝離皇位最近的藩王,曾三次錯失坐上皇位的機會。

在永樂一朝,朱瞻墡沒有在史書上留下過多足跡,這是因爲父親朱高熾不得爺爺朱棣喜愛,雖然被立爲皇太子,卻還是戰戰兢兢過日子。而大哥朱瞻基深受朱棣喜愛,相比之下朱瞻墡就顯得沒那麼起眼了。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途中駕崩,皇太子朱高熾繼承皇位,是爲明仁宗。對於朱瞻墡來說,父親順利即位,大哥順理成章被封爲皇太子,自己也被封爲襄王,這是最理想的結果,因爲他本身對皇位沒有興趣。

但怎麼都沒有想到,朱高熾在位僅十個月,就突然駕崩了。此時皇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監國,回到北京尚需時日,於是張皇后趕緊和楊士奇、楊榮、夏原吉等朝廷要臣商議,決定先找一個人來代行監國,等待朱瞻基回京繼位。

楊士奇等人作爲大臣,即使心中有人選,也不好提出來。就在這時候,張皇后率先開口,提議讓襄王朱瞻墡監國。朱瞻墡尚未就藩,又是嫡子,而且史書記載其“莊警有令譽”,說明他頗受讚譽,因此諸位大臣紛紛點頭答應。

就這樣,襄王朱瞻墡當了臨時監國,於是明朝這時候,就出現南北兩京有兩位監國的特殊局面。當然,朱瞻墡這個監國只是短暫營業,朱瞻基回京後,他也就功成身退了。但他怎麼都沒想到,今後還會有三次可能坐上皇位的機會在等着他。

離皇位最近的藩王,朱瞻墡最後高壽而終

第一次錯失皇位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駕崩。由於皇太子朱祁鎮年僅9歲,朝中衆人擔心主少國疑,於是有人提出,應該採取“兄終弟及”的方式,讓襄王朱瞻墡繼承皇位。但這件事,還必須得到張太后的許可。

因爲朱瞻墡也是張太后所生的嫡子,所以以訛傳訛,都以爲這其實就是張太后的決定,羣臣都在等着太后發話。就在這時,張太后將羣臣召至乾清宮,指着太子朱祁鎮說道:“此新天子也。”

一聽太后這樣說,羣臣即刻明白意思,於是高呼萬歲,朱祁鎮得以順利即位,是爲明英宗。與此同時,張太后也升級爲太皇太后,羣臣懇請她垂簾聽政,但太皇太后卻說:“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

另一方面,已經就藩的朱瞻墡,一個月後才接到有人提議讓他繼位的消息。朱瞻墡無心皇位,聽到後害怕極了,趕緊上奏表明立場。不過奏摺送到京城的時候,朱祁鎮早已登基。

第二次錯失皇位

知道侄兒順利即位,朱瞻墡也就放下心中大石,可以在封地過安穩日子了。可沒想到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多年,事情又來了。正統十四年,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決定御駕親征,結果明軍在土木堡大敗,朱祁鎮也被瓦剌俘虜,史稱“土木之變”。

當初朱瞻基駕崩,太子朱祁鎮好歹已經9歲,加上有張太皇太后在背後坐鎮,也出不了什麼大問題。可如今朱祁鎮被俘,他的長子朱見深年僅兩歲,加上張太皇太后也已去世,朝廷還面臨着瓦剌的威脅,於是朱瞻墡再次成爲被擁立的對象。

張太皇太后已去世,如今能做主的就是朱祁鎮之母孫太后。孫太后沒有張太皇太后的殺伐決斷,她只是聽到羣臣認爲朱瞻墡最合適,就打算召他進京,並命人取來襄王金符。

不過兵部侍郎于謙等人有不同意見,他們建議立朱祁鎮之弟、郕王朱祁鈺爲帝。孫太后覺得這樣也合適,而且郕王就在京中,於是就同意了。如此一來,等朱瞻墡接到孫太后召他進京的命令時,朱祁鈺已經登基。

雖然他還不知道朱祁鈺已登基的事實,但朱瞻墡本人是不想登基的,所以他又趕快上奏拒絕:“請立皇長子,令郕王監國,募勇智士迎車駕。”朱瞻墡在不知情的狀態下,提出了與于謙等人想法一致的建議,可見他的確有過人之處。朱祁鈺登基後,率領大家打贏了京師保衛戰。

離皇位最近的藩王,朱瞻墡最後高壽而終 第2張

第三次錯失皇位

朱祁鈺登基後,遙尊哥哥朱祁鎮爲太上皇,後來朱祁鎮被放回來,朱祁鈺卻將其幽禁於南宮。其實朱瞻墡此時完全可以置身事外,畢竟不管是朱祁鎮還是朱祁鈺,都是他侄子,誰當皇帝都一樣。但朱瞻墡卻給朱祁鈺寫了一份奏摺,裏面是對朱祁鈺的建議:“宜旦夕省膳問安,率羣臣朔望見,無忘恭順。”

就是說朱祁鈺還是應該早晚都向朱祁鎮問安,並率羣臣朝見,不要忘了恭順。這時候大部分的大臣,都會選擇明哲保身,靜觀其變。還有一部分會選擇討好朱祁鈺,支持他幽禁朱祁鎮的做法。

而朱瞻墡卻敢提出這樣的建議,可見他雖然害怕與皇位扯上關係,會殃及到性命,但在關鍵時刻,朱瞻墡仍然願意爲了正義挺身而出,這也許就是他備受讚譽的原因之一。

朱祁鈺一生做的最錯之事有兩件,一是將朱祁鎮幽禁起來,二是將侄兒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廢掉,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結果後來朱見濟夭折,自己也在景泰八年病重。眼看找不到繼承人,於是大學士王文向朱祁鈺建議,讓襄王朱瞻墡回京登基。

這件事最終還沒有定論,“奪門之變”就發生了,朱祁鎮在徐有貞、石亨等人的幫助下復位。朱瞻墡此時已經年過半百,就算當初朱祁鈺同意,他仍然還是會上書請求收回成命的。

朱祁鎮復位後,石亨就向其舉報,稱王文曾舉薦朱瞻墡,有迎立外藩的嫌疑。朱祁鎮本來對朱瞻墡存有戒心,還下旨召其進京詢問,但後來知道朱瞻墡曾上奏維護過自己,朱祁鎮對他的疑慮也就消除了。

朱瞻墡到京後,朱祁鎮設宴款待,幾日之後,朱瞻墡辭別要回封地。朱祁鎮親自到午門送別叔叔,朱瞻墡語重心長對侄兒說:“萬方望治如飢渴,願省刑薄斂。”

意思是百姓都想過太平日子,所以希望朱祁鎮能夠減少刑獄、稅斂。朱祁鎮聽後很是感動,一直目送叔叔出了端門才肯返回宮中。

天順四年,朱瞻墡再次入京,這次回封地時,朱祁鎮親自送至盧溝橋。朱瞻墡誠惶誠恐,對朱祁鎮說:“以臣先君,大亂之道也。”意思是說朱祁鎮是君王,送一個臣子不合禮法。

但朱祁鎮卻回答:“王德厚望尊,今日非以君送臣,乃以侄送叔,何亂之有!”就是說叔叔你德高望重,今天並不是君王送臣子,而是侄兒送叔叔,沒什麼不合禮法的。於是朱瞻墡只好讓人將肩輿倒行,不敢背示朱祁鎮,以示尊重。

成化十四年,襄王朱瞻墡去世,享年73歲。也就是說,從永樂到成化,朱瞻墡經歷了七朝六帝。作爲一個藩王,他享受到了其他藩王沒有的禮遇,尤其是明英宗、明憲宗在位時,每年都要專門派人去問候他。

《明實錄》中對朱瞻墡的評價是:“王小心清慎,篤於孝敬,尤爲誠孝昭皇后所鍾愛。然能守禮法,遠嫌疑,故雖有異議,不爲上下所疑,卒能安榮壽考以終其天年。”

可以看出評價很中肯,尤其“守禮法,遠嫌疑”六個字,完美概括了朱瞻墡一生的行爲準則。作爲一個曾三次距離皇位極近的藩王,歷經七朝還能安然無恙,全靠這六個字,爲他換來高壽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