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恆和劉賀都是進京稱帝的藩王,爲何會有不盡相同的結局?

劉恆和劉賀都是進京稱帝的藩王,爲何會有不盡相同的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恆和劉賀這兩位不同年代的藩王,原本都沒有希望繼承皇位,但卻在因緣巧合之下,他們都幸運的被大臣們推選爲皇帝。然而,劉恆進京稱帝后,很快就就從周勃等權臣手中奪回大權,成爲執政長達二十三年的漢文帝;而劉賀進京稱帝后,卻很快被權臣霍光給廢掉,淪落成執政僅二十七天的漢廢帝。

那麼,劉恆和劉賀這兩位進京稱帝的藩王,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劉恆和劉賀都是進京稱帝的藩王,爲何會有不盡相同的結局?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後,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聯合劉章兄弟一同誅滅了呂氏集團。事後,他們以呂后所立的小皇帝劉弘不是漢惠帝的親兒子爲由,打算另立新皇帝。

這個時候有人建議立齊王劉襄爲帝,這劉襄是齊悼惠王劉肥的長子,漢高祖劉邦的長孫,他不僅實力強大,而且在誅滅呂氏集團中立有大功,所以由他出任大漢朝的新任皇帝,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

但是,劉澤以及一些大臣卻提出反對意見,他們認爲劉襄老婆的孃家人太過兇殘,如果讓他當皇帝,搞不好又會出現第二個呂氏集團。所以他們建議立代王劉恆爲皇帝,因爲劉恆和他的母親薄氏都寬厚仁慈,而且劉恆還是劉邦至今還活着的最年長的兒子。

或言:“齊王,高帝長孫,可立也。”大臣皆曰:“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舅駟鈞,虎而冠;即立齊王,復爲呂氏矣。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固順,況以仁孝聞天下乎!”乃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

在這種背景下,大臣們便一致推選代王劉恆爲皇帝,接着周勃便派出使者去接劉恆到長安繼承皇位。由此,年僅23歲的代王劉恆,便搖身一變成爲大漢朝的第五位皇帝。

劉恆和劉賀都是進京稱帝的藩王,爲何會有不盡相同的結局? 第2張

轉眼106年過去,等到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由於他沒有子嗣,生前也沒有定下接班人,所以大臣們只好自己來商議新皇帝的人選。

這個時候有人建議立廣陵王劉胥爲皇帝,這劉胥是漢武帝的第四個兒子,漢昭帝的哥哥,也是當時漢武帝唯一還活着的兒子,所以從血緣關係上說,劉胥確實是最合適的皇帝人選。

但是,霍光等人卻認爲,廣陵王劉胥喜好遊樂,行爲沒有法度,當初漢武帝就是因此纔不選擇他爲皇位繼承人,如果我們現在立他爲皇帝,就是對國家和百姓的不負責任,所以我們寧可廢長立少,也不應該立劉胥爲皇帝。

夏,四月,癸未,帝崩於未央宮;無嗣。時武帝子獨有廣陵王胥,大將軍光與羣臣議所立,鹹持廣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內不自安。朗有上書言:“周太王廢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雖廢長立少可也。廣陵王不可以承宗嗣。”

在這種背景下,大臣們便一致推選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爲皇帝,接着霍光便派出使者去接劉賀到長安繼承皇位。由此,年僅19歲的昌邑王劉賀,便搖身一變成爲大漢朝的第九位皇帝。

劉恆和劉賀都是進京稱帝的藩王,爲何會有不盡相同的結局? 第3張

客觀來說,劉恆能夠奪權成功,還有個很重要原因,就是當時朝臣中沒有一個絕對的領銜人物,雖然周勃和陳平在誅呂的事情上達成一致並聯手行動,但這並不代表着他們永遠是一個陣營的。更主要是,陳平所擁有的才能、資歷、權力和地位,都可以與周勃分庭抗禮。

事實上,在劉恆進京稱帝之前,周勃擔任太尉,掌握帝國的最高軍事權力;陳平擔任丞相,主持中央政府工作,兩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後來劉恆進京稱帝之後,周勃擔任右丞相,陳平擔任左丞相,共同主持中央政府工作;同時灌嬰擔任太尉,掌握帝國的最高軍事權力。

也就是說,當時朝臣中是陳平、周勃和灌嬰三足鼎立。這樣的局面,一方面給了劉恆縱橫捭闔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讓他們在實行串聯時,會增加許多困難。因爲,他們三人中不管誰做出決定,都需要先得到另外兩個大佬的同意,否則就很難執行下去。

在這種背景下,霍光在朝中幾乎是一家獨大,沒有人能與他分庭抗禮。所以,當霍光召集大臣們來商議廢掉劉賀的事情時,霍光的小弟田延年,可以直接握着寶劍告訴大家,總而言之,我們今天要廢立皇帝,誰敢反對,我現在就一劍捅死他!於是,大家很快就全票通過了廢立皇帝的法律程序。

反觀劉賀,他所面對的對手,是一家獨大的霍光。

首先,霍光作爲漢武帝留下的四位輔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之一,其地位本身就排在第一位;後來上官桀和桑弘羊又被霍光所殺,金日磾和霍光有姻親關係,且又過早去世,所以他這一系的力量,相當於被霍光所接收。此後在漢昭帝時期,霍光又獨攬大權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