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被稱爲殺神人屠的白起,在歷史上真的是嗜殺如命嗎?

被稱爲殺神人屠的白起,在歷史上真的是嗜殺如命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被稱爲殺神人屠的白起,在歷史上真的是嗜殺如命嗎?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期間涌現出了無數名垂青史的名將,在那個風骨不息的年代,各國連年交戰,致使共計200多萬人血灑疆場,但其中有一個名叫白起的人,一個人就致使120餘萬人命喪黃泉,位列四大戰國名將之首,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三攻楚廟,破楚都焚廟宇,迫使楚國遷都,共計殲敵35萬,長平之戰戰殺20萬,坑殺40萬,這就是白起的成績單,還不包括其他零零散散的小戰役,他一生歷經大小70餘戰,無一敗跡,但由於致使太多人喪命,因此被後人稱之爲殺神,更是被冠上了人屠的稱號。

被稱爲殺神人屠的白起,在歷史上真的是嗜殺如命嗎?

在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的變革過程中,涌現出的英雄人物可謂是數不勝數,如兵聖孫武,兵仙韓信等等,他們如同銀河中的璀璨星辰閃閃發光,受後世讚譽稱頌至今,與他們相比白起殺神的稱號就顯得有些無光,因爲圍繞他的爭議至今都沒有停止。

白起出生的時候秦的國力已經非常強盛了,秦昭王充分繼承了老秦人一統天下的決心,即位之後繼續貫徹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制,並大力的提拔人才,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但強將成爲了秦國最急需的人才,白起順應時勢終於登上了歷史舞臺,併成爲了秦國南征北戰摧城拔寨的一把利刃,白起一生征戰30餘年,大小戰役70餘場,無一敗績,山東六國莫敢與之爭鋒,一聽對手是白起,六國統帥都不敢與之交戰,手下將士更是心驚膽戰,白起之威名恐怖如斯,一個將領能做到這種地步,在戰爭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東周末年分爲春秋戰國,什麼是春秋,因爲當時每個國家在夏天和冬天是不打仗的,是爲夏冬無戰事,但白起打破了這個戰場潛規則,首創了冬天作戰的先例,白起還打破了兵法的傳統,在敵我兵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實行包圍戰術並得以全殲,首次將步兵大規模的用於攻城作戰,他的作戰特點有以下四點:

一、不以攻城奪地作爲唯一目標

白起主張的是殲滅戰思想,以殲滅敵有生力量作爲主要目的,而且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這也是白起最爲突出的特點,是戰爭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並將其發揮到極致的統帥。

被稱爲殺神人屠的白起,在歷史上真的是嗜殺如命嗎? 第2張

二、爲達殲滅戰目的強調追擊戰

白起與孫武的窮寇勿追的理念不同,他講究的就是殲滅戰,如果敵軍敗退則會對敵人窮追猛打,可謂是不達殲滅不罷休,毛主席曾評價白起“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三、重視野戰築壘工事

在當時戰爭中構築陣地工事是很常見的,主要用於抵禦敵方攻勢,但白起卻將之用到了極致,將這個防禦手段用到了進攻殲敵上,他先誘敵脫離設壘陣地,再在預期殲敵地區築壘,一方面起到了阻擊敵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爲了防止敵軍突圍,從而達到殲滅戰的目的,此種以築壘工事作爲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指導思想在當時前所未有。

四、精確進行戰前料算

白起對敵我雙方的各個方面都有着精確的料算,在戰前能從各個角度出發通過構想能夠預製出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包括敵方的各種應對手段等等,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所料算的無一不中,做到了未戰即可制勝敗,令人細思極恐,故而太史公司馬遷稱讚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可以說大秦帝國的崛起白起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白起打殘了六國,從而爲大秦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但在白起輝煌戰績的背後卻揹負着一身的罵名,殺神、人屠等等不絕於耳,難道白起真的是嗜殺如命嗎?其實不然,戰國時期爲何會有長達三百年的戰亂不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兩國交戰無論勝負在戰鬥結束之後會相互交換各自的俘虜,而這些士兵在歸國之後自然會被重新編入軍隊,畢竟他們都是有戰鬥經驗的士兵,戰而降之,降而還之,長此以往便進入了一個特定的循環體系中,從而導致各國連年戰亂不斷,始終不能終結。

被稱爲殺神人屠的白起,在歷史上真的是嗜殺如命嗎? 第3張

拿長平之戰來說,倘若白起沒有坑殺那40萬降卒,這40萬降卒就會對白起感恩戴德嗎?顯然不會,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恥辱,作爲一名士兵被俘虜的恥辱,如果歸還了這40萬降卒,那麼下一次他們就將化身於猛虎,在戰場上要了你的命,退一步講不歸還降卒,但這可是40萬大軍,而不是4千4萬,而當時的秦軍經過此戰的消耗,所剩人數與之已相差無幾,這四十萬降卒完全有可能趁你不備發生暴亂,反過來咬你一口,就像是一顆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再說糧草問題,當時長平距離秦國將近500公里,秦軍的後勤負擔可以說是非常沉重,在糧草本就不充裕的情況下多了40萬張嘴要吃飯,秦軍能經得起如此負擔嗎,如果沒能給趙軍祥組提供足夠的糧食,這40萬人難保不會重新拿起戰刀,白起是一個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他的責任是保護自己的兵將子民,最大程度上消滅自己的敵人,他更是秦國的將軍,老秦人更多的考慮是如何成爲天地共主。

白起自然明白殺降不祥,但還是選擇了坑殺,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無論他的戰績是多麼驚人,他的兵法是多麼百變迭出,他的軍事指揮藝術多麼出彩,也不會被世人所讚譽,但白起爲了大秦帝國的崛起毅然的選擇了殺之,長平圍殲戰是戰爭史上的壯舉,但是坑殺降卒這一做法遭到了後世儒家的“圍攻”,誠然現在看來,結束戰國時期數百年戰亂的最好辦法就是殲滅戰,否則的話,戰而降之,降而還之,周而復始,往復循環,這戰國亂世何時才能結束,何日天下才能止兵而息。

被稱爲殺神人屠的白起,在歷史上真的是嗜殺如命嗎? 第4張

白起戎馬一生,造成殺戮無數,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儒家斷然不會放過他,所以在之後的歷史長河中後人評價白起一般都是讚揚和詬病並存,贊方譽其爲“戰神”,詬病方毀其“人屠”,我們誰都不可否認,白起有着人道方面的侷限性,但白起所處的那個時代是一個歷史的孩童期,各國並立連年戰亂,大家都是各爲其主,白起的做法更多的是爲了國家利益,並且身在亂世,讓一個手持利劍的將軍去尊重生命這就有點勉爲其難了。

更重要的是白起所處的那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標準的叢林社會,叢林法則就是弱肉強食,當初的秦國可謂是在夾縫中求生,被魏國一度打壓,甚至險些滅國,當時的秦國可謂是舉國皆兵,糧草不夠,那就吃草充飢,士兵不足,老翁幼童紛紛拿起武器走向戰場,老秦人的精神影響着一代代秦人,糾糾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從小聽着秦國故事長大的白起自然會受到老秦人的影響,只有拳頭最硬的人才能說生存下去。

並且在那個時期有着時代的束縛性,認知不會達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標準,我們在評價他的時候都已經有了一套全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相當於是帶着有色眼鏡來看白起難免會有失偏頗,你們覺得呢?,但毋庸置疑的是白起是一個典型的爲戰而生的將軍,無愧於軍神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