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岑參爲什麼那麼喜歡邊塞生活?他的幾次出塞是怎樣的?

岑參爲什麼那麼喜歡邊塞生活?他的幾次出塞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岑參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詩人岑參描寫的邊塞風光,後人根據他的詩,雖未去過遙遠的邊塞,卻見識到了大漠風光,甚至想要親自前往邊塞一睹白雪紛飛的景象。那時的大漠環境嚴峻,但是在岑參的筆下,卻別有一番風味。

但誰知,別人避之不及的邊塞,卻是岑參苦心求來的呢?他本來可以在京城坐擁如花美眷,享受高官厚祿,卻因爲自己任性執意前往邊疆,最後將自己的前途都給作沒了。

岑參爲什麼那麼喜歡邊塞生活?他的幾次出塞是怎樣的?

岑參的幾次出塞

岑參年少聰慧,在別人五歲還在與小夥伴玩耍之時,他就已經開始啓蒙讀書;在小夥伴剛剛啓蒙的時候,他就能開始提筆寫文章,而且文采斐然,遠超同齡人,甚至一些已經學習了好幾年的少年都不能比得上他。

岑參家世優越,祖上世代爲官,而且岑參的才華也不低;如果不出意外,靠祖上的庇廕以及岑參的才華,他在成年後也將會進入仕途,成爲朝堂上大臣的一員,與其他的文人們在長安街頭吟詩作賦,但是岑參卻沒有按照這樣的軌跡來過自己的一生。

岑參爲什麼那麼喜歡邊塞生活?他的幾次出塞是怎樣的? 第2張

岑參可以任官,老丈人已經在朝中謀給他謀了一個鐵飯碗,可偏偏岑參不愛長安的繁華,偏愛大漠的風光。在這樣的念頭的驅使之下,他成了高仙芝的書記,這是他的第一次以官員的身份出塞之旅。“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涼秋八月蕭關道,北風吹斷天山草”,他早就在這之前就已經去過大漠了。

“駟馬辭國門,一星東北流。夏雲照銀印,暑雨隨行舟。”是岑參的邊塞之行的最大感受,沒有半分的因爲邊塞之苦而不能忍受,反而十分磅礴大,他是真正的喜歡大漠風光的,內心也充滿了豪氣。但隨着高仙芝的失敗,他離開了心心念唸的大漠,回到了繁華的城市之中。

“鳴笳疊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丈夫鵲印搖邊月,大將龍旗掣海雲。”是他再次回到邊塞之後,大破潘仙時難以抑制自己內心的激動,提筆寫下的。這一次大捷讓岑參的豪情再次被點燃,這樣的詩,一寫就是六首,誰也不能阻止他的喜悅以及對邊塞的熱愛。

但即使岑參擁有萬丈的豪情,他還是失落了,不是因爲大愛的邊塞,而是因爲自己年紀這般大了,卻依舊不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可知年四十,猶自未封侯。”是他最大的失落,也是他內心最大的渴望。

岑參爲什麼那麼喜歡邊塞生活?他的幾次出塞是怎樣的? 第3張

這一次他選擇了與唐肅宗一同迴歸,去謀取官位,爲自己的前程拼搏一把。“早知逢世亂,少小謾讀書。悔不學彎弓,向東射狂胡。”,他儘管回來了,但是心卻一直留在邊塞,還未迴歸。岑參依舊是想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將胡人趕走,征服動盪的局勢。

這一次,岑參沒能再回去,時局的動亂,朝堂的不穩,迴歸邊塞的夢碎了,他也死在了他鄉,不知午夜時分,可否魂兮歸來,再去一遍邊塞,憶起那義薄雲天的少年時候。

爲何岑參不愛城市繁華,獨愛大漠豪情?

大唐的風氣;大唐是一個極度自信的朝代,唐朝的文人也時常佩劍習武,當時的大唐不像其他朝代那樣,對待外族來犯,大多時候唐朝人都會選擇“打”而非“和”。因此在唐朝的風氣影響下,很多人都有“不破胡人絕不還”的豪情,岑參自然也會這樣的感染。

文人隨軍;當時的唐朝隨着科舉制度的完善,很多的文人入朝爲官,而且當時的唐朝有“以詩選人”的規矩,很多的文人進入朝中之後,也有部分人進入軍中,雖只是一個文官,但是那樣的經歷依舊激發了創作的熱情,很多的邊塞詩流傳而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是王維出使塞外之後寫出的。通過前人的詩文描寫,自然也有人對大漠風光心神嚮往。

岑參爲什麼那麼喜歡邊塞生活?他的幾次出塞是怎樣的? 第4張

文人都愛旅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當時唐朝的文人的普遍想法,他們想要通過遊歷去增長自己的見識,李白就曾與杜甫、高適一起走遍大半個唐朝。幾乎每個唐朝的文人都曾遊歷過唐朝的大好河山。岑參就曾在參軍之前,遊歷過邊塞,面對萬里黃沙的震撼,他又怎能不心動。

岑參的經歷;岑參雖是官宦世家,但在岑參長大之後,當時的唐朝已經不復之前的盛世,開始逐漸有了衰頹之勢,岑參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想要爲國效力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岑參本該擁有一個錦繡前程,卻一心想要前往邊塞,爲國征戰;他的胸襟也在大漠的渲染之下,更加的廣闊,這纔有了“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的萬丈豪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