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司馬炎登基後,他是怎麼封三位末代君主的爵位的?

司馬炎登基後,他是怎麼封三位末代君主的爵位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家歸晉是三國最終的結局,但三位末代皇帝的地位則完全不同,曹魏最後一個皇帝曹奐獲得的是陳留王的封號,蜀漢後主劉禪是安樂公,而最後被晉拿下的吳主孫皓則是歸命侯。按理說,應該給他們相同的待遇,爲啥會有區分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三者降晉的情況不一樣

曹奐準確說並不是降晉,而是禪位,也就是司馬氏的天下從根上是來自於曹魏的禪讓。雖然這種禪讓是迫不得已,但講究法理的帝王必須保證對前代足夠的尊重。這一點就類似於一個單位,老領導即使在這個單位沒有任何影響力,新領導也要照顧老領導的面子,給老領導足夠好的待遇。誰都知道曹奐是傀儡,但司馬炎的三爺爺司馬孚還是哭哭啼啼地說:自己到死都是魏的忠臣。實際上,這完全是虛僞的說辭,司馬家真正牛的就是僞裝,司馬孚如果要是忠於曹魏,爲什麼不和曹魏的死敵司馬炎對着幹呢,爲什麼不阻止司馬家篡位呢?給曹奐更高的待遇就是爲了籠絡人心,表達自己正統的地位,也顯示自己的仁德。

對待劉禪一方,則是要表現自己的不殺恩德,畢竟劉禪一方是屬於投降的,當時蜀國還有數量不少的軍隊,完全可以抵抗一陣。蜀地由於易守難攻,司馬炎必須安撫好劉禪。那麼,爲什麼不封劉禪爲王呢?這與劉禪面對的情況有關,一方面,劉禪投降的時候,晉朝還沒有建立,司馬炎還是晉王,一個投降的君主絕對不能比曹魏的實際掌權者高,只能受封爲公。另一方面,異姓不王,是老劉家的祖宗劉邦定下來的,對於投降的劉邦只能封公。而實際上,後來出現的朝代更迭基本就是禪位皇帝降封爲王,其餘投降者或擒獲者爲公。這樣的選擇還是比較符合新王朝架構的,既合理地安置了權力爭鬥失敗的一方,也有效地維護了己方臣子的尊嚴和利益。畢竟投降的帝王封王還是讓出生入死的將士不舒服的,給一個公這樣的爵位非常適合。

司馬炎登基後,他是怎麼封三位末代君主的爵位的?

孫皓這個人就是有一點作死了,當蜀漢被滅後,原有的三角形局面已經打破,晉朝全面壓倒孫吳,挺不住是早晚的事。如果孫皓能夠識時務,早點歸降,他也會被封一個公爵,但是這老哥能挺啊,直到快不行了才投降,他是想學他爺爺孫權赤壁之戰扭轉敗局呢?問題是,沒有劉家就沒有孫劉聯軍,靠什麼對抗強大的晉朝呢?而直接決定孫皓命運的是,孫皓作爲亡國之君,敢懟司馬炎君臣,這個就是很狂躁了。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劉禪知道樂不思蜀得以保命,孫皓保持了所謂的骨氣,司馬炎絕對不能讓他好過。

二、晉統治者的政治需要

司馬炎想讓誰是什麼爵位就是什麼爵位,決定權在他手中,他要做的就是維護晉的統一局面,成爲統一王朝的國君並傳下去。對於曹魏,畢竟司馬家三代四位權臣完全地篡奪了曹魏的天下,必須安撫天下之心,安撫的最根本就是把末代皇帝處理好,曹奐作爲曹魏末代君主,必須妥善處理,否則曹操家族經營這麼多年,有多少人暗地裏支持曹魏都不好說,連司馬炎的三爺爺還真一半假一半的掉眼淚。一旦有將領出現譁變是很危險的,因此必須大力安撫,讓大家都可以接受。有了漢獻帝劉協禪讓曹丕這出大戲什麼都好弄了,曹丕只給劉協一個山陽郡公,給曹奐一個陳留王,完全是超規格優待,安撫了曹魏舊臣,便於新王朝開啓。

司馬炎登基後,他是怎麼封三位末代君主的爵位的? 第2張

蜀地特殊的地形條件,需要司馬炎必須想辦法團結地方勢力,避免擁兵自立情況的出現,在滅蜀的過程中就經歷了鍾會聯合姜維試圖自立的情況。那麼,劉禪這個棋子就格外重要了,畢竟劉禪在位40年,他在蜀地是有一定的號召力的,如果蜀漢舊將敢於謀反就拿出劉禪來對付他們,肯定是奏效的。對於江南地區則應該採取另外一種策略,那就是對於有違命情節的舊勢力的打壓。依靠赤壁餘威和長江天險,孫吳又堅持了十餘年,這十餘年對於司馬炎來講是不爽的,天下大勢已定的情況下,大膽孫皓還不來降,你究竟意欲何爲呢?帶着惱怒的情緒,司馬炎給了孫皓一個歸命侯。即順應天命歸順投降的亡國之君。歷史上僅有兩位歸命侯,另一個則是南陳後主陳叔寶,歷史上還有一個違命侯,那就是南唐後主李煜,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還要勞煩宋軍討伐,這就是典型的違命。

三、時間點不一樣

在司馬炎眼裏,三個人肯定是一樣,都是失敗者。但就時間上看,司馬炎必須要給他們合理的封爵位。對於曹奐來講,除了穩定局勢的需要,還有正統的需要,其實更是吸引劉禪投降的需要。司馬家在奪權過程中的心狠手辣,是讓劉禪、孫皓等人膽寒的,但是沒有辦法,從曹氏天下到司馬家天下的過程中必須用武力實現。司馬家前三位已經幫助司馬炎完成了任務,司馬炎只能開啓洗白之路。洗白第一條路就是曹奐禪位,作爲“演員”的曹奐表現好,司馬炎取得了自漢獻帝劉協以來的正統地位,破格給曹奐一個王也是應該的。這個陳留王是漢獻帝劉協做皇帝前獲得的王爵,是不是有其他意味不得而知。

劉禪在認真分析了形勢後,果斷選擇投降,並靠着亦真亦假的沒心沒肺讓司馬炎放心,司馬炎爲了穩定局勢,選擇留下了三國第二位亡國之君。孫皓這種強硬氣勢,絕對對得起孫堅和孫權,孫吳是對曹魏乃至後來的晉傷害最大的,但是最後也投降了,孫皓看到了和自己一樣的劉禪的待遇,他覺得投降還可以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在最後也選擇了降晉。他們三位亡國之君向晉投降的順序是曹奐、劉禪、孫皓,爵位依次下降一等,這也反映了他們三個在投降的過程。

作爲開國君主,司馬炎以勝利者的姿態,帶着輕蔑的態度,封賞自己的手下敗將。殊不知,他的後人被人俘虜,封會稽郡公,然後被毒殺。風水輪流轉,皇帝輪流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