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北伐時,孫權陸遜爲何沒有選擇偷襲?

諸葛亮北伐時,孫權陸遜爲何沒有選擇偷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孫權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細數三國之中的比較大的戰役之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三次較大的戰役中,也分別奠定了不同的歷史格局。俗話說得好,天下紛爭,都是利益所驅動的。古往今來,無一例外。那麼在古代的戰爭中,並非是理想中的那般簡單。現如今的單兵作戰就好比三國之中有名的武將,關羽尚且厲害,也沒逃過投降的被殺的命運,所以在古代,如果沒有完全的準備,戰爭也絕對不是兒戲那般簡單。

不過隨着三國的衆多英雄人物的落幕,劉禪接管政權以後,諸葛亮成爲蜀漢權力最高的人。雖然劉禪作爲皇帝,但是軍事政治方面,也幾乎都是諸葛亮說了算。諸葛亮在世時,總共發動了六次北伐戰爭,讓人十分意外的是,諸葛亮發動北伐的過程中,爲何東吳的孫權、陸遜並沒有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偷襲西川呢?本文給大家梳理一下其中的緣由。

諸葛亮北伐時,孫權陸遜爲何沒有選擇偷襲?

一、整體的局勢不允許東吳作爲

其實三國之後自從赤壁之戰之後,就已經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尤其是劉備藉助於荊州的各項優勢,開始了搶奪地盤。直到後來,依託荊州,佔據着益州和漢中。這也讓劉備有了成立蜀漢的基礎。自從夷陵之戰以後,蜀漢的實力也在大面積的受損。不管是人員方面還是地盤優勢,都顯然陷入頹廢的境遇。劉備死後,諸葛亮多年的休養生息之後,整個蜀漢的實力才得以很好的恢復起來,這纔有了敢於發動北伐戰爭。

經過多年的軍事和經濟的恢復,以及內部叛亂的平定,整個蜀漢出現了難得發展。政治清明、軍事力量不斷上升。這對於東吳和曹魏來說,都有着一定的威懾作用。蜀漢的內部的穩固,同時在地域方面也同樣有着堅固的防守,夷陵之戰,劉備退守白帝城,東吳所率領的大軍,只能遠觀,想要在進一步顯然沒有了條件。畢竟蜀道的艱險程度,並非是東吳這個水軍強國能夠撼動的。

二、東吳忙於自身的戰爭

諸葛亮北伐時,孫權陸遜爲何沒有選擇偷襲? 第2張

其實對於東吳而言,整體的防禦態勢就已經讓其脫不開身。不得不說的是,江東地盤雖然歷經三世,也算是比較穩固起來。但是東吳的底盤是依託於長江所形成的,加上荊州的收復。荊州對於三國來說,屬於軍事重鎮,這塊肥肉,都想着要搶,那麼所部屬的兵力自然也不會少。這對於東吳來說,只是應用於自己的防禦,在用兵方面而言,就已經讓東吳有點脫不開身。所以說,這個時候他們對於整個蜀漢的妄念,想法肯定是有,但是真的做起來,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並且在諸葛亮北伐的這些年當中,東吳的孫權自然也是沒閒着。孫權在自己的戰略構想方面,一直想要拿下合肥。但是歷經了多次戰爭,依然沒有拿下。合肥的重要性遠比蜀漢的益州有優勢。江東的底盤是依靠於長江,雖然說有着長江天險,但是曹魏佔據着合肥的話,東吳永遠都會暴露在曹魏的眼前。東吳和曹魏的合肥之爭,對於孫權來說是最頭疼的事情。尤其是合肥之戰當中,如果不是手下的拼死護衛,想必東吳的滅亡活血會提前到來。

三、孫劉聯盟尚在,東吳沒有絕對的實力面對曹魏

諸葛亮北伐時,孫權陸遜爲何沒有選擇偷襲? 第3張

三國鼎立的局面的形成,並且能夠維持些許年,顯然是相互之間的實力的對等。即使不對等,孫劉聯盟的合體,曹魏也自然不敢有太多的作爲。爲了保證曹魏的發展,司馬懿所實行的屯田戍邊的政策,就是爲了能夠很好的進行自己地盤的守護。

如果說東吳選擇在蜀漢北伐的過程中,進攻西川,費時耗力不說,能否成功顯然也是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強大的後勤支持,東吳是否能夠扛得住。並且在東吳的內部,孫權也不敢選擇冒險去攻打西川之地。沒有經過多年的細緻準備,想要進攻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就算是能夠進攻西川,即使取得勝利,那麼此時的東吳的戰鬥損耗也會相當大。此時的曹魏豈會坐視不管。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此時的蜀漢和曹魏如果聯手,那麼東吳就會發生覆滅的危險。所以說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東吳都是不會進攻西川的。更何況在政治利益面前,孫權絕對是個高手。

結語:

其實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孫劉聯盟尚在,東吳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盤。攻打西川百害而無一利,所以說,這個念頭顯然不會出現在東吳首腦的心中。就算陸遜再厲害,川蜀大地的道路艱險,並非是水軍強國的東吳所能承受的。畢竟坐山觀虎鬥,纔是最佳的選擇方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