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抗金名將吳玠的一生有什麼樣的豐功偉績?他是什麼結局?

抗金名將吳玠的一生有什麼樣的豐功偉績?他是什麼結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抗金名將吳玠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此人連敗金國兩位牛人,名氣爲何沒岳飛韓世忠大?與戰場位置有關?南宋初年的抗金戰場,主要有三個:一是以韓世忠爲代表的江淮戰場;二是以岳飛爲代表的中原戰場;三是以吳玠、吳璘兄弟爲代表的西北戰場。

韓、嶽兩人的抗金事蹟,知者甚多,而吳氏兄弟的抗金事蹟,知者則較少。吳氏兄弟抗金,自高宗(趙構)建炎元年(1127年)起,到孝宗(趙睿)乾道三年(1167年)吳璞病死止,長達四十年之久,戰績甚多,事大言龐,難以備述。下面就將吳玠抗金的三大戰役分享給大家。

吳玠(1093—1139年) ,字晉卿,德順軍隴幹(今甘肅靜寧縣)人。“少沉毅,有志節,知兵,善騎射,讀書能通大義”(《宋史·吳玠傳》,以下簡稱“本傳”)。弱冠從戎,投入西北名將曲端部下,在抗擊西夏的侵略中,屢立戰功,由行伍逐步擢升爲將領,直至與曲端齊名。故當時“陝西人爲之語曰:‘有文有武是曲大, 有謀有勇是吳大’”(見南宋· 周密《齊東野語》)。

抗金名將吳玠的一生有什麼樣的豐功偉績?他是什麼結局?

一、和尚原大破金兀朮

公元1130年9月,南宋宣撫處置使張浚,五路兵敗於富平(今陝西富平縣) ,關中盡失,巴、蜀大震。張浚退駐興州(今陝西略陽縣),屬下各將皆退駐秦嶺以南和隴東南,惟獨吳玠收集散卒,扼守大散關(今陝西寶雞市南十里益門鎮,位於秦嶺之巔,爲秦蜀要口)及和尚原(在寶雞市東南三十里,今名辛家山),阻止金人南下。

原來,金人預謀:從西北打過秦嶺,侵佔漢中、四川,切斷南宋朝廷以雲、貴、巴,蜀爲支柱的經濟來源,陷南宋於財賦竭蹶的困境,再由長江順流而下,直搗南宋首都臨安,比由江淮和中原進兵,事半功倍,易於得手。故決心奪取大散關與和尚原,以暢軍路。

吳玠洞悉敵情,扼守大散關與和尚原,“積粟、繕兵、列柵,爲死守計” 。當時有人勸吳玠退駐漢中,以保巴蜀。吳玠曰:“ 敵不破我,詎敢輕進?吾堅壁重兵,下瞰雍甸(關中),敵懼吾乘虛襲其後,此保蜀良策也”。(畢沅《續資治通鑑》卷108)。

抗金名將吳玠的一生有什麼樣的豐功偉績?他是什麼結局? 第2張

吳玠孤軍死守和尚原,前方強敵緊逼,戰鬥慘烈;後方音訊斷絕,糧餉不繼,處境非常困難。但秦嶺以北的百姓,爲吳玠孤軍抗敵的精神所感動,每於夜間結隊成羣地送糧接濟宋軍。事爲金人發覺,在渭河南岸截殺送糧的百姓;又強令百姓互保連坐,違者鄰里皆殺。哪知百姓“冒禁”送糧者更多,持續了數年。

公元1131年4月,金將沒立由陝西鳳翔,烏魯摺合由階、成(今甘肅武都、成縣),夾攻和尚原。當時吳氏兄弟率散卒數千,駐守原上,軍儲匱乏;許多將士的家屬,又留在敵佔區,敵人夾攻和尚原的消息傳來,人情洶涌,軍心動搖,有密謀劫吳氏兄弟北去降敵者。吳玠會集將士,勉以愛國忠義,當場歃血爲盟,誓死抗敵,將士涕泣感奮,衆志成城,防守益堅。

抗金名將吳玠的一生有什麼樣的豐功偉績?他是什麼結局? 第3張

吳玠先伏兵中途,襲擊沒立,不讓兩敵合兵,以便分而殲之。烏魯摺合率騎兵先到和尚原,準備仰攻,吳玠乘其佈陣未就,俯衝下原,敵陣大亂,山谷中路狹石多,馬不能行。敵棄馬逃竄,欲就沒立軍,被宋軍堵截,不得前進。沒立在中途中伏被阻,繞道攻箭筈關(今陝西岐山縣東北六十里),又被宋軍堵截,兩敵終不得合,狼狽撤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