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晉朝的滅亡司馬炎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嗎?他做了什麼?

晉朝的滅亡司馬炎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嗎?他做了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司馬炎,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最真實的歷史人物,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中朝之亂,實始於斯矣。”《晉書·武帝紀》

《晉書》將晉朝的八王之亂,以及司馬睿的避禍江東,都歸於司馬炎晚期(太康,平吳之後)的政策失誤,尤其是在太子立廢的問題更是犯了嚴重的錯誤。那麼司馬炎是否就真的如《晉書》所說,犯了嚴重錯誤呢?

司馬炎在鹹熙元年被立爲世子,鹹熙二年五月改爲晉王太子。然而司馬昭於當年八月去世,司馬炎根本沒有時間培養自己的心腹。他登基之後只能自己面對朝中的功臣和宗室。當是司馬炎也不過二十歲,朝堂上根本沒有依靠。

司馬炎一沒威望,二沒功業,三沒有自己人,難以壓制司馬昭留給自己的晉室功臣,以及宗室長輩。司馬炎只得藉助宗室與功臣雙方,自己則慢慢鞏固皇權。

面對君弱臣強的局面,司馬炎又是如何一步步打開局面的呢?

司馬炎對司馬攸,一邊重用,一邊打壓(宗室代表)

司馬炎對自己曾經的對手齊王司馬攸一直抱有警惕心,但在即位之初,司馬炎也不得不先重用自己的兄弟,以彌補自己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司馬攸傳》“武帝踐阼,封齊王,時朝廷草創,而攸總統軍事,撫寧內外,莫不景附焉。”可見司馬攸在晉朝初期也出了一把力。

同時,司馬炎爲了安撫宗室,允許宗室自己任命封國內的官員,這是完全將宗室的王國當獨立王國來對待了。但司馬攸不同意司馬炎,上書道:“至於官人敘才,皆朝廷之事,非國所宜裁也。”

可見司馬炎與司馬攸兄弟倆,在西晉初年還是有一段合作時期的。面對宗室,司馬炎扮演紅臉,給予王國莫大的權力;司馬攸則扮演黑臉,出面阻止此項決議成行。司馬炎一方面示好宗室,一方面又令司馬攸遠離宗室,一舉兩得!

爲了杜絕司馬攸登位的可能性,司馬炎在泰始三年(登基第三年),就立司馬衷爲太子,以確立司馬衷皇室正統繼承人的身份。但是哪怕這樣,朝中還不時有改立司馬攸爲繼承人的呼聲。

咸寧元年,司馬炎建立十二功臣名單,讓這十二人得以配享太廟。這裏有個特殊的人就是齊王司馬攸。說實話,司馬攸對晉朝根本沒什麼貢獻,不值得配享太廟。司馬炎如此做就是爲了確立君臣身份。配享太廟的只能是臣子,司馬攸自然不能爭奪儲君之位了。

縱觀司馬攸一生,始終沒有太大作爲。這離不開司馬炎的刻意打壓。

晉朝的滅亡司馬炎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嗎?他做了什麼?

二、司馬炎對賈充,既防備又信任(功勳代表)

賈充有“弒殺曹髦”的功績,因此爲晉朝功勳之首。司馬炎一面仰仗賈充的威望,好讓自己能順利執政。另一方面又對他相當警惕,因爲賈充是司馬攸的岳父,怕雙方聯合起來。

賈充與第一任妻子李氏所生的女兒,嫁於司馬攸,爲齊王妃。賈充與司馬攸有了血緣上的羈絆。在太子與齊王之間就天然傾向齊王。

司馬炎爲了限制賈充,便任用庾純、任愷、秦秀等清流人物。這些人對朝中功臣沒什麼牽絆,同樣也沒什麼個人威望,完全靠司馬炎的恩寵得以進位,司馬炎便於控制。

任愷任職侍中,侍中這個職位職權大小完全在於司馬炎。司馬炎能聽從你的建議,那麼就能遙控朝堂風雲。若所提的建議不被接納,那麼也就是個擺設。

賈充任司空, 同樣也爲侍中、加尚書令,另外以其晉朝元老的身份也遠遠不是任、庾二人相比的。

任愷、庾純等在政治地位上與賈充完全不處於一個等級。爲何卻能逼迫賈充步步後退,甚至在泰始七年,差點將賈充趕出中央權力中樞?

這其實都是司馬炎在背後支持任愷與賈充打擂臺。這是司馬炎平衡朝堂的手段。賈充身爲功勳之首,其權勢自然強大。包括同爲功勳的羊祜,都被賈充排擠出朝堂,讓其坐鎮荊州,直到死,羊祜都沒再返回中央。司馬炎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也必須扶持一些人來對抗賈充。

每次賈充與任愷等人爭鬥激烈的時候,司馬炎就會出面說和:“朝廷宜一,大臣當和。”一方是爲了晉朝立下大功的權臣,一方是寸功未立的新近之臣。兩不相幫,便是偏幫。

晉朝的滅亡司馬炎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嗎?他做了什麼? 第2張

上面說了,賈充與齊王司馬攸是姻親,雖然賈充沒有明面支持齊王,但多少都會偏於齊王。比如賈充爲了讓任愷遠離司馬炎,便藉口任愷賢德,可以輔助太子。難道他不怕任愷得到太子信任,將來太子登位報復賈充?這賈充的心裏也是希望齊王登基的。

賈充的打算司馬炎自然清楚,因此司馬炎命任愷爲太子少傅,但仍然保持侍中的身份。不夠賈充如此做,使得司馬炎對賈充的忍耐到了盡頭。

泰始七年,任愷在司馬炎默許下,舉薦賈充出鎮關中。賈充對此卻無可奈何,若以病爲藉口推脫,那麼關中都不用去,直接養老吧。賈充不想失去權力,但他沒有看清楚其中的關鍵,荀勩卻看明白了。他說:“你把你女兒嫁給太子,就不用離開了。”

果然,賈充在太子與齊王之間做出了選擇,明確支支持太子之後。賈充“既而皇儲當婚,遂不西行。”賈充不是因爲太子結婚纔不用出鎮關中,而是與太子聯姻,重新獲得了司馬炎的信任,才得以留下。否則僅僅一個結婚,就能耽誤國家大事?

司馬炎既然收復了賈充,那麼任愷也就失去了其意義。不久任愷就調任禮部尚書,逐漸失去了司馬炎的重用,最後消失於官場。

晉朝的滅亡司馬炎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嗎?他做了什麼? 第3張

三、重用外戚,強迫齊王就國,大封子嗣。

《晉書·武帝紀》咸寧元年十二月,月大疫,洛陽死者大半。咸寧二年春正月,(司馬炎)以疾疫廢朝。

《資治通鑑》中有同樣記載:“帝得疾,甚劇。”司馬炎差點因爲疫病而死。尤其讓自己吃驚的是自己重病期間差點發生兵變。

《資治通鑑》河南尹夏侯和謂充曰:“卿二婿,親疏等耳。立人當立德。”充不答。

上問已經說了,齊王攸是賈充大女婿。賈充本來將賈南風嫁給太子獲得了司馬炎的信任,但在司馬炎病重其間居然又開始雙方搖擺不定,這一下徹底失去了司馬炎的信任。

賈充的默許,也給司馬炎敲響了警鐘:原來朝廷裏還有這麼多人支持司馬攸啊!

待到司馬炎病好,他首先削賈充兵權,剝奪其尚書實權,升爲太尉虛職。《晉書·賈充傳》“徙和光祿勳,乃奪充兵權,而位遇無替。”

賈充的背叛,使得司馬炎不知到該信任何人。於是他轉而開始重用起外戚。

河南尹負責洛陽的行政與治安,對司馬炎安危可謂是關係重大。居然在司馬炎病重其間有了二心,那麼必須除去。司馬炎於咸寧三年用侍中王洵爲河南尹。王洵是王肅的兒子,是司馬炎的舅舅。

《武帝紀》記載“(咸寧二年)冬十月丁卯,立皇后楊氏(武悼皇后)。”《資治通鑑》:“十二月,以後父鎮軍將軍駿爲車騎將軍,封臨晉侯。”封皇后父親楊駿爲侯,這是司馬炎開始重用外戚的信號。《資治通鑑》稱:“父楊駿及弟珧、濟始用事,交通請謁,勢傾內外,時人謂之三楊,舊臣多被疏退。”

不過重用外戚也是司馬炎的“罪名”之一。這大部分是以後世眼光來看待的。試想當時,司馬炎當時環境,自己親信居然與自己的弟弟聯合起來想要奪取自己的皇位,自己若處於司馬炎的位置,也不會有太好的方法。

晉朝的滅亡司馬炎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嗎?他做了什麼? 第4張

太康元年,司馬炎平吳會,彌補了自己的短板—武功不足。憑藉平吳之後的威望,司馬炎政治態度上也開始強硬起來。

太康三年,司馬炎利用荀勖、馮紞、楊珧等人,強迫司馬攸就國,哪怕羣臣反對也一意孤行。甚至扶風王司馬駿也因勸阻司馬炎而死。晉初這場持續近二十年的儲位之爭以司馬攸就國,死於路上畫上句號。

外戚既然已經被重用,司馬炎就不得不防範,畢竟東漢外戚專權還不遠呢。司馬炎於泰始十年大封子嗣。

《晉書·武帝紀》改封南陽王柬爲秦王,始平王瑋爲楚王,濮陽王允爲淮南王,並假節之國,各統方州軍事。立皇子乂爲長沙王,潁爲成都王,晏爲吳王,熾爲豫章王,演爲代王,皇孫遹爲廣陵王。

司馬炎的兒子終於長大,可以出鎮一方了。本來魏晉朝堂之間是宗室與功臣之間相互平衡,司馬炎卻引入外戚這一力量,成爲三方鬥爭。繼而爲了防止外戚,又分封自己的兒子們,使得他們掌握地方軍政大權。這本來用來防範外戚與宗室的力量,反而成爲了制約自己太子司馬衷的力量。畢竟等司馬衷繼位,兄弟們也都變成新的宗室啊。

司馬衷登臺後,楊駿被功勳一系聯合新成長起來的宗室力量所剿滅。賈氏功勳勉強與司馬炎兒子們所代表的宗室達到平衡。然而賈氏廢掉了象徵皇權的太子,致使晉朝平衡徹底打破,掀起了八王混戰!

司馬炎本來想要平衡政權,保證自己皇權穩固,但其沒有考慮自己去世後,繼位者又將面臨什麼樣的局面。若是一個心思縝密,手段高超的君主登位也許會有所改變。但司馬衷卻不是這樣的人。以此來說晉朝滅亡,司馬炎確實負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