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名將王孝傑,曾經靠臉救了自己一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唐朝名將王孝傑,曾經靠臉救了自己一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王孝傑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高宗咸亨元年(670),唐朝西部邊境的局勢極度惡化,吐蕃在徹底控制青海牧場(吐谷渾故地)後,擁有了西可染指西域,東可爭奪隴右,北可控扼河西走廊的戰略十字路口。

當年4月,論欽陵飛渡白雪皚皚的崑崙山,打了西域唐軍一個措手不及。蕃軍連克十八州、龜茲拔換城(新疆阿克蘇),逼唐庭罷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撤安西都護府至天山北麓的西州(吐魯番)。

爲奪回戰略主動權,8月薛仁貴領數萬唐軍兵入青海,但論欽陵以傾國之兵,在大非川圍殲了遠征的唐軍,薛仁貴僅以身免。

隨後,唐蕃在河、隴、安西三個戰略方向,連續爆發軍事衝突,重要節點多次易手。

676年(高宗儀鳳元年)吐蕃突發異動,在河西領兵的論欽陵撤軍而去,督軍攻打安西的大相贊悉若南返回朝。

蕃軍的異動讓唐朝迷惑不解,經一年多探查後發現,源於吐蕃贊普芒鬆芒贊盛年猝亡。

吐蕃贊普的早逝,導致象雄等地叛亂爆發,贊悉若兄弟不得不捨棄交戰,歸國彈壓。

唐庭以此爲良機,決定趁吐蕃內亂,出兵收復吐谷渾,18萬唐軍再入青海。

唐朝名將王孝傑,曾經靠臉救了自己一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慘敗被俘

678年(儀鳳三年)七月,唐軍在龍支(青海樂都南)與吐蕃軍隊相遇。

唐軍前鋒在劉審禮、王孝傑率領下,連續突破蕃軍阻滯。兩勝後,蕃軍遠遁數百里,唐軍追擊行至大非川。

連勝之下,劉審禮督軍加快前進速度,卻不知恰恰中了論欽陵的誘敵之計。

一萬唐軍先鋒並不知道,二十萬蕃軍已在前方設伏,另有十萬蕃軍在左右隨行,隨時準備打援。

等唐軍深入青海腹地後,蕃軍亮出了獠牙,將劉審禮所部團團圍住,四面攻殺。

唐軍前鋒憑裝備優勢多次組織突圍,但均被蕃軍擋住。無奈之餘,劉審禮只能派人向唐軍主帥求援。

而此時,唐軍主帥李敬玄坐擁十萬之衆,卻遲遲不敢發兵救援。

這位身負重任的李敬玄,從未有過領兵出征的履歷,但政敵劉仁軌卻故意挖坑讓他跳。當唐庭動議再徵青海時,身爲前線指揮官的他(洮河道行軍鎮守大使),不斷上奏備言,“鎮守河西,非李敬玄不可。”

李敬玄當然知道自己的斤兩,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但高宗李治卻因爲他掌控吏部選官日久,門生故吏遍佈,而希望讓他脫離政治核心。

當李治冷冷的說道:“如果需要朕去,朕就會主動前往,卿不得推辭。”

李敬玄心知無可推卸,只能揮淚出征。

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的李敬玄,得知前鋒被蕃軍團團圍住後,被論欽陵的疑兵手段迷惑,怯懦畏戰,首鼠不進。

9月,孤立無援的唐軍前鋒折損殆盡,主官劉審禮、副將王孝傑被俘。得知消息的李敬玄大驚,拋棄輜重一路潰逃(“輜重棄於路旁,綿延千里”),唐朝第二次對青海的遠征,再次以慘敗告終。

吐蕃對被俘的唐軍可從來沒什麼好臉色,主將劉審禮就因爲受傷未得到有效治療,沒幾天就死了。

按道理說,同樣做了俘虜的王孝傑,前途也無比黑暗,最好的結局也就是做個奴隸,幹活幹到死。

但一個神奇的轉機出現,這就是長相的技術含量了。

據說,王孝傑長得與剛去世不久的贊普芒鬆芒贊異常相似,吐蕃將士看到他都懵圈了,以爲發生了某種神異事件。

不但馬上安排人治傷,還專門找了個乾淨帳篷,好吃好喝養着他。

蕃將覺得營裏,有這麼個吹不得打不得的“豆腐”,實在不好處理,關着王孝傑的帳篷,都快成士兵的“朝聖地”了,便把他送去吐蕃,請贊普聖意定奪。

時任吐蕃贊普赤都鬆贊尚在年幼,見到王孝傑後感覺確與亡父相似,對他禮貌有加。

就這麼着,長得很有技術含量的王孝傑,不但沒受什麼罪,還被吐蕃毫髮無損的放了回來。

《舊唐書·王孝傑列傳》“儀鳳中,孝傑以副總管戰大非川,爲虜執,贊普見之,曰‘貌類吾父’,厚加敬禮,由是免死,尋得歸。”

唐朝名將王孝傑,曾經靠臉救了自己一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2張

二、從沒落到巔峯

王孝傑的命運轉折,在唐蕃對峙的大環境裏,不過是朵小浪花。當時比他有名的唐將還有不少,武則天可能都懶得在他身上費心思。

但從吐蕃“鬼門關”邊走一遭的經歷,卻是個寶貴的財富,爲王孝傑崛起奠定了基礎。

高宗武后時期,唐蕃在西域(安西地區)的博弈愈演愈烈,受制於南疆大漠綠洲的地形,後勤補給都極度承壓。在兵力投送困難重重的狀態下,兩軍都打得十分掙扎。

某種程度上說,決定戰爭態勢的既不是唐軍,也不是蕃軍,而是安西地區的土著勢力。

於是,在670(咸亨元年)至692年(長壽元年)的22年中,四鎮六度易手,每一次都伴隨着對土著勢力的拉攏和打擊。

670年,吐蕃聯合弓月、疏勒等部,連克西域十八州,逼唐朝撤四鎮建制。

675年(上元二年),于闐王倒向唐朝,安西重歸唐朝控制。

678年(儀鳳三年)九月,李敬玄在青海慘敗,王孝傑被俘,吐蕃“西又攻陷龜茲、疏勒等四鎮”。

679年(調露元年)七月,裴行儉擒叛唐自立的西突厥首領阿史那·都支,西州都督崔知辯趁機再收四鎮。

686年(垂拱二年)十一月,武則天以“務在仁不在廣,務在養不在殺,將以息邊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爲由,“拔”四鎮,鎮軍全部撤回西州,四鎮再度易手。

唐朝名將王孝傑,曾經靠臉救了自己一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3張

西域唐軍的管理結構

但很快,吐蕃就用軍事行動證明,“拔”四鎮是個蠢主意。

被唐朝給予厚望的西域酋長,在四鎮軍撤出後,迅速倒向吐蕃,有些乾脆成了帶路黨。

蕃軍毫不費力的便在安西站穩了腳跟,並沿着沙漠東緣一路向東,連克重鎮播仙鎮(今且末)和若羌,兵鋒直指沙州(敦煌)。

《全唐文》:“(吐蕃)大入西域。焉耆以西。所在城堡。無不降下。遂長驅而東。踰高昌壁。歷車師庭。侵常樂界。當莫賀延磧。以臨我燉煌。”

吐蕃兵犯沙州,直接威脅到北疆伊、西、庭三州與河西走廊的聯繫,這個宏偉的戰略意圖,在安史之亂後被吐蕃成功實施,整個西域唐軍成了甕中之鱉。

但此時,唐朝還不是遭受安史之亂後,那種躺地上裝死的狀態,被觸動了神經的武則天,馬上便着手實施了反擊。

蘭州刺史宋師將出兵收復焉耆,是武則天的第一個嘗試。此戰之中,蕃軍“一夜而走,我師追躡,至於焉耆”的態勢,似乎給了武則天信心。

689年(永昌元年)5月,韋待價受命爲安息道行軍大總管,統領三十六總管出兵征討吐蕃。

是年7月,韋待價在寅識迦河(新疆伊寧西南)慘敗於論欽陵之手,恰逢天降大雪,唐軍在曠野上凍餓交困,傷亡甚衆。

但武則天是個性格強悍的老孃們,敢惹她的人不死也得扒層皮。

寅識迦河之敗的次年(天授元年)六月,宰相岑長倩拜武威道行軍大總管,再次發動了遠征。

但由於岑長倩反對立武承嗣爲皇太子,政治不正確,還沒走到前線,便被污衊謀反召回長安,這次“中道退還”的征伐無果而終。

長壽元年(692年),吐蕃國內爆發動亂,大酋長曷蘇師、昝捶先後率部落出走,吐谷渾也有萬餘部歸唐。

邊境地區的騷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力量對比,西州都督(吐魯番)唐休璟敏銳的察覺了變化,立刻請求趁機收復四鎮。

長壽元年(692年),王孝傑因與吐蕃有過一番“香火情緣”,被武則天任命爲武威道行軍大總管,領十八萬唐軍再入西域。

這一次,唐軍取得了巨大勝利,一舉收復龜茲、疏勒、于闐、碎葉四鎮。

兩年後(延載元年,694年)吐蕃捲土重來,王孝傑又在大嶺、冷泉重創吐蕃大將勃倫贊刃(論欽陵五弟)和西突厥阿史那·俀子的六萬聯軍。蕃軍潰逃中,欽陵四弟悉多於(噶爾·達古日聳)沒於粟特人之手。

西域軍事局面的劇變,甚至誘發了吐蕃內政的動盪,逃回拉薩的勃倫贊刃,被王室以謀刺贊普之罪斬殺。

唐朝名將王孝傑,曾經靠臉救了自己一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4張

長壽元年西域的戰略格局

唐軍在長壽元年的大勝,不見得是王孝傑能力有多出衆,主要應歸功於唐朝統一戰線策略的成功。

這次唐軍兵入西域,北庭唐軍應該給予了充分的配合。其實安西唐軍(南疆)與北庭唐軍(北疆)之間,也是矛盾重重,互相拆臺的事兒,也不是沒發生過。

但這次,收復四鎮的動議由西州都督提出,北庭唐軍沒有拆臺的必要。

其次,戰役中的另一個主將阿史那·忠節,出身於西突厥王族,在西域諸部中頗有影響力。

唐朝用他領兵,明顯是爲了爭取西突厥部落,對付吐蕃扶持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餒子。

另外,西域另一支重要勢力突騎施,在此次戰役中助力甚大。

延載元年(694年)碎葉附近的,“破泥熟俟斤等萬餘人,破吐蕃萬泥勳於沒馱城”,更是依仗突騎施軍的戰鬥力。

在王孝傑收復的四鎮裏,碎葉鎮本來就掌握在突騎施手裏,戰後唐朝任命韓思忠爲碎葉鎮守,乾脆就是從突騎施要回來的。

長壽元年之戰後,武則天一改之前鎮軍不過千數人的舊曆,不惜代價的留重兵鎮守,“克復龜茲、于闐等四鎮,自此復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漢兵三萬人以鎮之(後改爲二萬四千)”。

由此,安西地區的唐軍處於絕對強勢地位,穩定控制的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亂爆發。

三、從巔峯到沒落

延載元年(694年)的王孝傑處於很爽的狀態,完成了老闆的KPI考覈指標,自然能得到大BOSS表揚。

武則天親口對侍臣說:“王孝傑是個好童鞋,該狠狠獎勵一哈!”

《新唐書》:“貞觀中,西境在四鎮,其後不善守,棄之吐蕃。今故土盡復,孝傑功也。”

於是,王孝傑升任左衛大將軍、夏官尚書(兵部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同中書門下三品),封清源男爵。也就是說,這哥們因功拜相了。

但可惜,巔峯的時光實在短暫,第二年他就掉了下來,成了個白身布丁。

695年(證聖元年),王孝傑任朔方道行軍總管時,唐蕃之間又爆發了一場惡戰。

當時吐蕃國內的政局,已進入了一個引爆點。

自公元649年松贊干布去世後,噶爾家族的爺仨(祿東贊、贊悉若、論欽陵)弄權已達四十多年,期間經歷的兩任贊普,都是沒存在感的“觀衆”。

要知道,吐蕃王朝一共才二百多年,噶爾家自己就玩了接近四分之一,吐蕃王室又不是豆腐做的?

之前放了王孝傑的贊普赤都鬆贊,都已長成25歲的青年,可噶爾家族絲毫沒有還政的意思。

藏文《敦煌歷史文書》中記載的一首詩歌,頗能反映當時吐蕃國內的局勢:“加布小河谷平民欲稱王,噶爾氏子想當王……吐蕃悉卜野王,爾等想代替,悉卜野嗣不斷。”

延載元年,王室以謀刺贊普之罪,咔嚓了論欽陵的五弟,可以看出贊普已變得急不可耐。

這種岌岌可危的態勢,讓論欽陵如芒在背,身爲軍人的他錯誤選擇了以軍功證明價值,殊不知其軍功越高、威望越重,對王室的威脅反倒越大。

唐朝名將王孝傑,曾經靠臉救了自己一命,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5張

695年七月,論欽陵和贊婆盡起青海之兵攻洮州(甘肅臨潭)。

武則天以王孝傑爲肅邊道行軍大總管,婁師德爲副總管,率軍迎戰。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三月,王孝傑、婁師德在素羅汗山(甘肅臨洮界)附近與蕃軍決戰。

王孝傑未料到論欽陵的決戰意志如此之高,唐軍被蜂擁而至的敵人前後夾攻,傷亡慘重。

對於這場大戰,唐蕃史料記載較多,可見影響力非同一般。

《舊唐書·吐蕃傳》記載:“萬歲登封元年,孝傑復爲肅邊道大總管,率副總管婁師德與吐蕃將論欽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官軍敗績,孝傑坐免官。”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將此戰記作“虎山之戰”或“唐人墳之戰”,“大相欽陵於虎山唐人墳,與唐元帥王尚書大戰,殺唐人甚多”。

藏文文獻《大事記年》裏,甚至有描述此戰的專篇(《欽陵贊婆與王孝傑之論戰》)。

“吐蕃將軍論欽陵作戰勇如耗牛,在廓瓦爾擺開戰場,擊斃唐軍多人,並立起一具唐兵屍體,謂此乃殺死十萬人的標記。素羅汗山唐人墳與黃河唐人墳即由此得名。”

隴右的大敗震動了整個唐庭,加之涼州也遭受攻擊,都督許欽明倉促應戰被俘。(唐史認爲攻涼州爲吐蕃,但敵軍在未攻取涼州的前提下,掠着許欽明北上靈州,實在不符合邏輯,故任乃強先生以爲是突厥之誤。)

武則天震怒,將去年還大紅大紫的王孝傑,一擼到底成了白丁,副將婁師德也被貶爲原州(寧夏固原)員外司馬。

同年5月,契丹首領李盡忠、孫萬榮起兵叛唐,武則天派曹仁師、張玄遇率軍進討。

8月,唐軍在黃獐谷(河北遷安東北)中伏被全殲,孫萬榮相繼攻陷冀州(河北冀縣)、瀛州(河北河間),河北爲之震動。

此時,由於武周與李唐間的政治動盪,一干名將如程務挺、王方翼、黑齒常之,均受牽連被殺,朝中無人可用。

身爲布衣的王孝傑被即刻啓用,以清邊道總管之職掛帥,左羽林將軍領蘇宏暉爲輔,率18萬唐軍伐契丹。

次年三月(697年),王孝傑領兵至東硤石谷,由於穀道狹窄險峻,契丹軍憑險守衛。

爲取得戰役主動權,王孝傑親率精銳奮勇突擊,但在將出谷口時,被契丹軍四面圍攻。

王孝傑佈陣據守,拼死抵抗,可總督後軍的蘇宏暉畏敵不前,先行逃走。

孤立無援的王孝傑,雖奮力衝殺,終因寡不敵衆,被契丹兵逼至懸崖邊,墜崖而死,唐軍先鋒也死傷殆盡。

唐軍再敗的消息傳來,武則天向節度管記張說詢問敗因。

張說言道:“孝傑忠勇敢死,乃誠奉國,深入寇境,以少御衆,但爲後援不至,所以致敗。”(《舊唐書·王孝傑列傳》)

武則天遂下詔追贈王孝傑爲夏官尚書,封耿國公,其子王無擇爲朝散大夫

唐玄宗開元年間,王無擇官至左驍衛將軍,又追贈王孝傑爲特進(“特進”爲對大臣的優待名義,唐朝至北宋前期爲正二品文散官)。

縱觀王孝傑一生,大起大落之劇烈實屬罕見,單以運籌帷幄的能力來說,王孝傑比之蘇定方、裴行儉差距明顯。

如果說這兩位是妖孽級的名將,那王孝傑則是個只知道猛打猛衝的“愣頭青”。

但無論如何,收復四鎮之功不容忽視,人一生能有一個巔峯,就很難得了,更何況是威鎮西域的層級!

正是這個原因,他才能與一干唐朝大神比肩,坐享武廟之祀。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