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和戰將韓信白起相比,爲何感覺李靖的知名度略低?

和戰將韓信白起相比,爲何感覺李靖的知名度略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李靖,探索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對於古代的名將,向來有“韓白李嶽”這個說法,也就是韓信、白起、李靖、岳飛。但也許有一些朋友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爲啥從各平臺的歷史文章曝光度來看,李靖亮相的頻率並不高呢?

其實單就個人軍事成就而言,李靖比另外三位可高了不少;至於有些朋友感覺他知名度略低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爲他的人生太過於完美了,沒有戲劇性。

和戰將韓信白起相比,爲何感覺李靖的知名度略低?

李靖——唐王朝的“滅國專業戶”

統帥的職責是什麼?不是殺人,而是實現政權的戰略目的。而李靖在這方面則堪稱典範:他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定一擊致命。

公元621年,協助李孝恭平定在江南稱帝的蕭銑;

公元624年,跟隨李孝恭滅掉另一個在江南稱帝的梟雄輔公祏。

這兩次出征,雖然名以上是李孝恭掛帥,但實際的指揮者是李靖。至於爲什麼李淵不直接任命李靖爲統帥,其實也很容易理解:結合南北朝以來的教訓,帝王們向來忌憚功臣奪權;因而消滅一方諸侯這種曠世大功,必須由本家人牽頭。掃平北方的重任,主要由李世民完成;南方,則大體由李孝恭掛帥。李靖雖強,但畢竟是外人,不可能讓他獨掌軍權,否則消滅舊諸侯、養成新軍閥,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而在李世民即位後,一衆功臣不僅沒被兔死狗烹,反而繼續爲大唐的事業發光發熱。在一衆武臣中,李靖的表現繼續一騎絕塵:

一戰滅東突厥。公元629-630年,大唐發起了對東突厥的反擊戰,而總指揮正是李靖。此戰中,他突襲、離間相結合,用最小的代價,一舉端掉了東突厥的老巢,頡利可汗走投無路之下被唐軍俘虜。一戰滅其國,大唐滅東突厥之戰,以超強的機動性,擊敗了以機動性安身立命的遊牧民族,創造了中原王朝對抗北方政權的新紀錄,稱得上古代的閃電戰。

降服吐谷渾。吐谷渾是鮮卑慕容氏的一支,其“創始人”慕容吐谷渾,是前燕奠基人慕容廆的異母兄長。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以來,這一政權一直頑強地在西部生存、發展,隋唐以來,更是多次襲擾中原。公元634年12月,李世民任命李靖爲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前去討伐。此戰唐軍抱着除惡務盡的目的,兵分多路、窮追猛打,最終,多名吐谷渾首領被殺、被俘,吐谷渾王慕容伏允的兒子慕容伏順率領全國殘餘人員向唐軍投降,慕容伏允萬念俱灰、自縊而死,吐谷渾歸附於唐朝,成爲唐朝屬國。(到了公元663年,安史之亂後的唐王朝失去了對西部的控制,吐谷渾最終被吐蕃所滅)

“人屠”白起以殺敵數量聞名,但並沒有滅國的成就;“兵仙”韓信擊敗趙國、滅掉齊國,在垓下以數倍兵力圍攻西楚霸王,如果能對匈奴取得戰績(當然他沒這個機會),那就能跟李靖並駕齊驅了;岳飛的可貴之處,則在於不畏強敵,力主抗金,先後收復建康、襄陽六郡,其後率師北伐,屢屢打破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可謂是積弱南宋的軍事脊樑。

四人中,最可敬的當屬岳飛,但在客觀成就上,李靖位居前列。如今,爲啥圍繞白、韓、嶽三人的討論更多呢?關鍵在於李靖的一生太過於“常規”了,缺少了戲劇性。

和戰將韓信白起相比,爲何感覺李靖的知名度略低? 第2張

李靖的一生堪稱完美,因此也缺失了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性

“功高震主、兔死狗烹”,在幾千年的封建史上幾乎是難以避開的慣例。功勞越大、下場越慘,幾乎成了時代規律;那些爲創立政權立下赫赫功勳的名將們,大多難逃悲慘的命運。

但這種巨大的反差,卻也在客觀上提高了這些受害者的亮相頻率:他們要麼被後世封建臣子視爲經驗教訓反覆研究,要麼被義憤填膺老百姓當做飯後談資屢屢提及。而白起、韓信、岳飛三位,正是這一類功臣的代表,他們都是所在王朝的軍事頂樑柱,但最終的下場卻一個比一冤、一個比一個慘,這種情節上的反差與衝突,無異於使他們的名字自帶流量。

而相比較之下,李靖就過於“幸福”了:

首先,他遇上了個數百年難得一見的好領導,對功臣不屠殺、不架空,甚至讓他們繼續在崗位上幹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其次,李靖本人情商太高。

也許是受舅舅韓擒虎的影響,李靖政治覺悟極高,從不居功自傲:滅掉東突厥的過程中,一向馭兵嚴厲的他卻故意放縱士兵掠奪,成功“自污”,避免了功勞過大、封無可封;

善於藏拙。在戰場上他“詭計多端”,在朝廷上卻“性沉厚,每與時宰參議,恂恂然似不能言”,即參與朝政時,卻經常顯得極爲憨厚,反應遲鈍,彷彿口齒不清一樣。

此外,李靖從不拉幫結派,退朝後深居簡出是常態,甚至多次以年老爲由提出退休;但每當朝廷需要時,他又會義不容辭地獻計獻策。

能力出衆、功績顯赫,卻極端低調、從不參與政治,給人以人畜無害的印象,加上又幸運的身處貞觀年間這樣一個政治空前清明的時代,大唐軍神李靖不僅未被兔死狗烹,反而享受了身居凌煙閣功臣錄第八位、死後獲贈司徒公並且陪葬於李世民的昭陵的待遇。作爲武將,李靖的一生可謂是行業楷模了。

但戲劇性與衝突性的缺乏,加上人們天生對弱者的同情,使得李靖缺少了一些話題性。從史學研究的角度而言,凡是能護國安邦,讓人們安居樂業的古代武人們,都值得我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