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遼爲什麼沒有被罵三姓或者五姓家奴?原因是什麼

張遼爲什麼沒有被罵三姓或者五姓家奴?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遼爲什麼沒有被罵三姓或者五姓家奴?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關於張遼的戰績,比如東海平昌豨,合肥大戰孫十萬等等,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過,今天就不做過多着墨。

今天的文章主要說一件事:張遼這個人,其實也是換公司的達人,跳槽界的強者,爲什麼就沒有人罵他三姓家奴?

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爲要罵,至少也是五姓家奴: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曹操(開個玩笑)。

接下來,我整理了3點,張遼在轉換陣營的時候,做的不錯的小技巧,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當然,這一定不會是全貌,或是唯一的歷史真相,但至少可以幫大家想想古今的英雄人物成功,絕對不會僅僅只是靠一兩次的幸運而已。帶“槍”投靠

張遼原本是一個基層公務人員,後來幷州刺史丁原發現他的才華,就提拔他爲從事。哪方面的才華呢,不好說。

我們接下來先看看張遼每次轉換工作環境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張遼爲什麼沒有被罵三姓或者五姓家奴?原因是什麼

丁原派張遼帶着兵馬進到洛陽,去找大將軍何進;然後何進又派張遼帶人到河北募兵;何進掛了之後,張遼帶兵從屬於董卓;董卓掛了之後,又帶兵從屬於呂布;呂布被西涼軍團排擠逃出長安,張遼也跟着來到徐州擔任魯相,相當於是鎮守一方的行政負責人,不是純軍職。

因此,在《英雄記》裏面則稱呼張遼是北地太守。我們可以注意到,張遼的每一次移動,幾乎都是帶着自己的兵馬班底,俗稱“帶槍投靠”。

以現在的職場來舉例,就是整個團隊跟着主管走。他擔任魯相的時候才28歲,在東漢亂世,仍然是相當了不起。

帶槍投靠的優點當然很多,除了成爲空降主管,馬上就有即戰力之外,老闆多半也會給你適度的尊重空間,畢竟你下面還有人要養。

但是光有一羣小弟還不夠,張遼的團隊,當然還要讓曹操曹老闆看到他們的表現。加入之後要爭取立功機會

在加入新陣營後,他必須要趕快爭取立功的機會。在五子良將中,我們扣掉“先登王"樂進不看,張遼、張郃這兩個降將的身份比較像,他們都是原本曹操正在打仗的敵營將軍。

而於禁跟徐晃相對來說屬於和平轉移。而於禁又曾經是曹操恩人鮑信的屬下,後面兩者的信任基礎,是比二張高很多的。

神奇的是,張遼在不能說是很有利的開局中,向上爬升的速度飛快,甚至超越了徐晃,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呢?

我認爲他不僅是爭取出戰機會,而且還努力打造出讓曹老闆印象深刻的戰功。張遼加入曹軍沒多久,就在夏侯淵的陪同之下,到東海圍剿角頭老大昌豨。

夏侯淵這個小主管,多半也是在擔任考覈的任務,要跟曹操彙報張遼是不是真的如傳聞中那麼勇猛。

張遼爲什麼沒有被罵三姓或者五姓家奴?原因是什麼 第2張

結果在這次的出圍過程中,張遼觀察到對手昌老大的戰意薄弱,似乎有投降之意,於是他就假傳了曹操的命令,單槍匹馬進入敵人位在山上的營寨,成功勸降昌豨,還帶他一起去拜會曹操。

曹操看了之後點點頭,就把昌豨打發走了,接着關起門來,眉頭一皺,責怪張遼說,“你身爲大將,下次不要再這樣以身犯險了”。

此時張遼大概是用他那雙誠懇的大眼睛,看着曹操說,“多謝主公關心,我心裏想的是靠着主公的威名,去收服四方的賊寇,他們感動都來不及,必定不敢害我。”

以張遼的本事,要打爆一個地方角頭,絕對不是問題。換成張郃,大概就是直接碾壓過去,然後史書上留下“東海破昌豨”5個字。

反觀張遼,則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搏得了幾百字的版面。當然這種嘴上功夫不能常用,一個沒有實力,純粹靠嘴皮子的同事,是很惹人討厭的。

後來,張遼在跟曹操一起平定北方的過程中,就展現了各種花式得分技巧。包括真刀真槍攻下城池,或者用威脅利誘勸降敵將,甚至秀了一手單挑,在陣前斬殺了單于蹋頓。

張遼用實力告訴曹操:教練,我根本就是萬能球員,一定要把我排入先發5人的名單中!因爲立下了這些戰功,讓張遼有了擔任小主管考覈別人的機會。

他在天柱山之戰中,帶領張郃去討伐陳蘭這個叛黨。張遼考覈張郃?不對啊,他們都是五子良將啊,爲什麼張遼爬的這麼快?這就要來到今天的第三點。

張遼爲什麼沒有被罵三姓或者五姓家奴?原因是什麼 第3張

換老闆的黃金時機

換老闆的時機,不能早,也不要太晚。前面說到張郃與張遼都是降將,作戰能力坦白講也是各有千秋。張郃後來在西線作戰,深獲獲夏侯淵的肯定,也曾經擋住蜀漢的攻勢,不是浪得虛名的。

張郃原本是在袁紹的手下工作,他是什麼時候投降曹操的呢?他是在兩軍即將黃金交叉的關鍵時刻,棄船逃亡。

總之,張郃跳槽的時候,老東家袁紹是還活着的,他的離開就算不是壓垮原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實際上也造成了不小影響。

而張遼他每次換工作,多半都是選在大勢將定的時候,才轉投新的陣營,雖然不是死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的那種人,但也不是看到風向一變,馬上就投降的牆頭草。

有趣的來了,回到剛剛說的天柱山之戰,張遼是個小主管,然後帶着張郃同行,這兩個人有沒有一些交流互動呢?

以下完全就是我的個人猜想,沒有足夠的證據。天柱山的地勢險峻,道路又十分狹窄,張遼領兵到了這裏,手下的將軍都勸他說:大人啊,我們兵力不多,道路又危險,還是不要輕舉妄動吧。

張遼怎麼回答呢?他說:勇者無懼,沖沖衝!此時的手下將軍有誰?有沒有包含張郃在內?我只要想想後來張郃在勸誡司馬懿的場景,我個人覺得是有87%像啦。

而且觀察後來陳壽留下來的記錄,天柱山之戰結束的領獎名單裏,于禁、張遼都有封賞,張郃呢?照時間推斷,他應該已經飄向西方,去支援夏侯淵作戰。

而他爲什麼會戰爭打到一半,就飄向西方?又是誰上文讓他調職?我覺得張遼很可能就是那個幕後操盤手。

張遼爲什麼沒有被罵三姓或者五姓家奴?原因是什麼 第4張

回顧今天提到的張遼在跳槽過程中,具備的三種要素:第一擁有自己的班底,第二爭取立功機會,第三慎選合適的時機。

同時別忘了,張遼還有一顆善於察言觀色的心。我們常常會說,職場上面,做人比做事重要,我個人覺得,這麼說稍微有點武斷,與其要說哪個比較重要,不如說是路線選擇,還有個人天賦的問題。

認真說起來,做人做事的能力,都應該要求自己至少六十分及格,剩下的部分,就看你喜歡把技能點到哪一條路線。

之前說過的太史慈,還是今天的張遼,他們可以說都是把武將最高榮譽作爲努力目標。兩個人風格雖然不同,但都是頗爲成功的典範。

亂世當中,能力會決定你的成就,會做人又會做事的張遼,他順理成章的就以五子良將頭牌的名聲,流傳後世,而非三姓或五姓家奴。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