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巨頭指的是哪三個人?司馬懿排第幾?

三巨頭指的是哪三個人?司馬懿排第幾?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軍中“三巨頭”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曹丕死後,他的長子曹叡剛登基不久,孫權那邊就率先發難了,他想乘人之危,先發制人,於當年八月御駕親征,攻打魏之江夏郡。明帝連忙召集御前會議,商討對策。羣臣紛紛建議發兵救援。司馬懿沒發話,他想觀察一下新天子是否有自己的見解。

明帝道:“孫吳擅長水上作戰,現在卻拋棄船隻改爲陸地作戰,肯定是想着出奇制勝。我們只需要固守就行了,孫權他不敢久戰。”司馬懿不禁暗自誇讚,明帝的這個看法正與自己的見解相同,他對年輕的天子不禁增加了許多好感。看來天子在深宮之中埋頭讀書,並沒有讀成書呆子。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只小明帝四歲,司馬懿在感情上願意把這個年輕人作爲自己的子侄來看待,他總是難忘文帝在崇華殿託孤的那一幕,文帝渴盼的眼神他永遠忘不掉。

三巨頭指的是哪三個人?司馬懿排第幾?

果然如明帝所料,孫權雖然來勢洶洶,曹魏這邊沒費多大力氣便把他擋了回去,甚至連文聘都沒出動,孫權就回去了。

曹魏御史臺的治書侍御史荀禹當時正在南方帶視察,剛好到達前線,碰上孫吳大軍來攻。治書侍御史是管監察的,品秩六百石,經常赴各地巡察,相當於中央朝廷派出的巡視組組長。荀禹記載不詳,至少不是潁川荀氏本家。但是,荀禹作爲文官卻很有膽略,強敵突然壓境他一點也不驚慌,既沒逃跑,也沒有盲目拼命,他立即發動附近各縣軍民上千人,趁夜舉火造勢。吳軍以爲魏軍早有防備,偷襲無法成功,隨後撤回。

按照文帝生前的安排,司馬懿以撫軍大將軍的身份長駐許昌,雖爲託孤之臣,但由於朝廷新的人事佈局尚未下達,一切仍按原先體制進行,爲避免他人議論,司馬懿嚮明帝請示,自己是否可以回許昌駐守。明帝詔允,命司馬懿仍以撫軍大將軍的身份駐守宛城。宛城,南陽郡的郡治,是曹魏的南大門,距曹魏襄陽前線不遠。

司馬懿剛到許昌,就接到報告說孫權撤走後,吳國左將軍諸葛瑾又率兵來攻,目標是襄陽、尋陽,司馬懿趕緊上報軍情。明帝詔令很快下達,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率部增援襄陽,徵東大將軍曹休率部增援尋陽。這一仗是司馬懿統兵以來打的第一仗,對手是孫吳老臣、蜀丞相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

司馬懿所部最初有五千人馬,以後陸續有所增加,目前直接統率的人馬在一萬上下,但他如今有了託孤大臣的身份,又有皇帝的詔令,所以必要時可以調度周圍的軍隊。司馬懿明白,在曹魏政壇說話靠的是實力而不是名望,而實力靠的是戰績。有了實力才擁有安全,有了絕對的實力,就擁有絕對的安全。

三巨頭指的是哪三個人?司馬懿排第幾? 第2張

司馬懿爲謹慎起見,決定輕易不調動別人的隊伍。靠着自己這一萬人馬,加上襄陽當地的守軍,這一仗司馬懿打得很漂亮,不僅擊潰敵人的進攻,而且斬殺敵將張霸。

尋陽那邊,曹休也將敵人擊退。這一年十二月,明帝才頒佈了大家期待已久也議論紛紛的新的人事任命。根據明帝的詔令,新設太傅、大司馬二職,分別由鍾繇、曹休擔任,地位均高於三公;鍾繇空出的太尉一職,由華歆擔任;華歆空出的司徒一職,由王朗擔任;王朗空出的司空一職,由陳羣擔任;任命司馬懿爲驃騎大將軍。

新的人事佈局不涉及曹真,曹真仍爲大將軍。如果按照這份名單,僅從地位上來看,鍾繇、曹休排前兩位,以下依次是曹真、華歆、王朗、陳羣、司馬懿。司馬懿在這份名單裏排名第七位,這是曹魏帝國新的權力核心。

從排位上看,司馬懿作爲四位託孤大臣之一如今排到了第七位,影響力似乎有點下降。但從實力上看,司馬懿還是滿意的,因爲驃騎大將軍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大將軍,意味着如今他的地位超過了張郃、朱靈等人,成爲軍中數一數二的重臣。一直處於休養狀態的曹洪,被明帝拜爲後將軍,名義上也在司馬懿之下。

更爲重要的是,驃騎大將軍按慣例可以開府,也就是擁有自己的辦事機構,相關人事安排可以自行決定,這就爲名正言順地培養自己的勢力提供了條件。三國時期各國內部多實行類似於世襲的兵制,一名將軍所帶之兵通常情況下會一直跟隨他,直到其死後手下的人馬纔會重新被整編,司馬懿利用擔任撫軍大將軍、驃騎大將軍的機會可以迅速建立自己的隊伍。張遼、徐晃、曹仁等生前掌有重兵,司馬懿新建隊伍中很多都來自於他們的舊部,以後長期追隨司馬懿的部將牛金等人就是在此前後轉到司馬懿麾下的。

三巨頭指的是哪三個人?司馬懿排第幾? 第3張

除此之外,明帝還下詔,命司馬懿“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

這一項任命很厲害,也很實惠,也可以說它徹底鞏固了司馬懿在軍中的地位。“督某州諸軍事”是文帝的首創。其時,“曹統區”面積很大,防務極爲繁重,東面青、徐、揚、荊各州與孫吳毗鄰,西面雍、涼二州和蜀漢交界,北面的幽州、冀州還要防禦烏桓、鮮卑。對於各地的軍務,除朝廷統一調度指揮外需要派重臣駐守於一州或二州,統轄和指揮本轄區內的各種軍隊,也就是所謂的“都督”,類似於大軍區司令。

成爲定例後,這些“都督諸州軍事”便形成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戰區,而以西線、中線和東線這三個戰區最爲重要。自文帝至明帝時期,曹真和曹休通常一個在西線,一個在東線,一個對蜀漢,一個對孫吳,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格局。而中線戰區一直以來沒有固定人選,司馬懿“都督荊、豫二州諸軍事”的任命,正式明確了他作爲中線戰區總指揮的地位,治下不僅有荊州,還包括曹魏最重要的經濟區豫州,使司馬懿成爲與曹真、曹休並駕齊驅的軍中“三巨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