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劉裕爲什麼要屠殺司馬氏皇族?

揭祕:劉裕爲什麼要屠殺司馬氏皇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劉裕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公元416年,東晉太尉劉裕率晉軍北伐後秦,於次年攻滅之,北方另外兩個強大政權胡夏和北魏均對此進行了內部辯論,結果是一致的——劉裕必退,因爲劉裕急着回朝篡位。

《魏書·崔浩傳》:“臣嘗私論近世人物,不敢不上聞。若王猛之治國,苻堅之管仲也;慕容玄恭之輔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劉裕之平逆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

崔浩的這個比喻非常恰當,劉裕從一介平民起步,平孫恩、滅桓楚、攻西蜀、擊劉毅、破司馬休之,使得自東晉建立以來就經常割據分裂的南方合爲一體,對外也是戰功赫赫,滅南燕、後秦、降服仇池、大破北魏,光復洛陽、長安,跟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何其相似。

功業的輝煌自然伴隨權力的加身,曹操自己沒稱帝,卻給兒子曹丕打好了基礎,至今還有人以此爲他辯護,說他是漢朝的忠臣,可劉裕卻沒有這個條件,他可以做曹操,但沒人能做曹丕,他的兒子都太小了。

劉裕的長子劉義符出生於406年,此時劉裕已經44歲了,可謂老來得子。在克服長安後,劉裕一度想要繼續西征,平定關中後回師東向,徹底收復中原。

揭祕:劉裕爲什麼要屠殺司馬氏皇族?

但他留在建康的心腹劉穆之卻在這時病逝了,後方那幫晉朝君臣會不會趁機搞事呢?劉裕不放心,他不可能辛苦大半輩子還給別人打工的,必須要回去。

劉裕前腳剛走,後腳胡夏騎兵便殺到了長安城下,晉軍大敗,北伐後秦,卻是爲他人作嫁衣。

劉裕惋惜不已,卻也不顧上北部,專心經營內部事務。

418年,劉裕被任命爲相國、總百揆、揚州牧,受封宋公,受九錫。同年,晉安帝司馬德宗被殺,其弟司馬德文繼位。

419年,劉裕進爵爲宋王,獲得皇帝規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禮。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爲宋,東晉滅亡。

建國後,劉裕多少有機會對外開拓了,稱帝同年便派兵南征林邑(今越南南部),將林邑國收爲屬國。可惜天不假年,422年,劉裕還計劃出兵北魏,結果病倒了,離開了他親手出來的王朝。

從這些時間點我們可以看出,滅後秦以後,劉裕都很忙,忙着建國。這跟曹操不同,曹操在封魏公之時,曹丕就已經27歲了,在軍中待了快十年了,威信和能力都有,而劉裕去世時,劉義符也才17歲,從未接觸過軍事,政治手段也沒有天生加持。

在這種情況下,劉裕不可能學曹丕和司馬炎,善待前朝皇族,雖然善待能獲得個寬厚美名,但爲此揹負江山顛覆的風險,實在太不值當了,尤其是在前朝皇族還有威脅的時候。

我們知道東晉君權一向很弱,宗室力量也不強,但不代表沒有,劉裕稱帝時司馬氏宗室還存在一定力量,有不少司馬氏宗室逃往北方,降附北方政權。

揭祕:劉裕爲什麼要屠殺司馬氏皇族? 第2張

這種宗室外逃的局面是曹丕和司馬炎所未曾遇到的,而曹魏和西晉都是在天下之爭中佔據巨大優勢,劉裕卻並非如此,他的北伐未竟全功,北方政權打着司馬氏的旗號對劉宋的統治造成了一定威脅。

此外,劉裕的統治根基也有問題,他並不能獲得國內士族的支持,可在魏晉南北朝,世家大族是怎麼也繞不開的,本質上來說,皇族也不過是一個士族。

士族的權力在東晉達到頂峯,從建國伊始的“王與馬共天下”算起,東晉百餘年的歷史先後經歷了王氏、庾氏、桓氏、謝氏等等大族的門閥統治,皇帝說話反倒不怎麼管用。

如果說劉裕也能夠獲得士族的支持,上位那是輕而易舉,可他出身底層,“僅識文字”,士族看不上他,直到他當了太尉,士族對他也是愛理不理的。而他也不想分權給士族,他的權力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從士族手裏奪過來的。

按理說,東晉士族力量無比強大,對付劉裕不是難事,但之前桓玄篡位給東晉的士族政治造成了巨大打擊,幾個士族互相掐架的時候,劉裕卻在平亂中崛起,逐漸掌握了軍權。

正好,劉裕崛起的時期,士族並沒有王導、謝玉這種人才,劉裕一個接一個個地輪過去,建立了寒門崛起、打壓士族的南朝宋。這也導致劉裕跟士族的關係很差,他打壓士族,也擔心這些士族拼死一搏,把前朝皇帝拉出來跟他拼,這事他當年對付桓玄的時候就做過,還是名正言順的征討逆賊!

在擔心前朝皇族造反的情況下,處理掉他們自然是最好的選擇,要是像苻堅這種爛好人,什麼叛徒都寬恕的,一朝戰敗,昔日的手下敗將瞬間變成王朝大敵。

揭祕:劉裕爲什麼要屠殺司馬氏皇族? 第3張

當然,劉裕也不是屠夫,他並沒有殺掉所有司馬氏宗室,只是殺了裏面有能力有威望的,毒殺了司馬德文,又翦宗室之有才望者,這才安心治國理政,至於司馬氏宗室的小魚小蝦,劉裕是不屑一顧的。

只不過,劉裕的想法,也是後來者的想法,打他這起,亡國之君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此後直到宋朝,這種禪讓亡國的君主就基本沒有善終的,包括劉裕自己的子孫。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