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真實的蘭陵王是個怎樣的人?爲國忠誠殫精竭慮

歷史上真實的蘭陵王是個怎樣的人?爲國忠誠殫精竭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蘭陵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也許有人要問:遊戲裏哪來高長恭這麼個英雄?是的,確實沒有英雄叫高長恭;但是,高長恭還有個代號,這個應該就是無人不知了——蘭陵王。

蘭陵王這個英雄,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隱身,標配是開技能近身,一套帶走,是無數脆皮的夢魘。且不論這個英雄在各個版本里的強度如何,是廢還是強,潛身入陣都是他的標籤。

而在歷史上,高長恭也正是這樣一個角色——戴着青面獠牙的面具,隻身殺入敵營;一陣清風拂過,深藏功與名。

高長恭是高澄的四兒子,他的大哥和三哥都被九叔高湛弄死了,二哥高孝珩雖然得以自保,但基本也沒什麼作爲。高澄的幾個兒子裏,真正幹出點事業出來的,唯有高長恭。

有關高長恭的早年經歷,史無所載,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出生年月,只知道他曾經做過幷州刺史,並且在任上抵擋住了北周和突厥聯軍的南下。而當北周受挫於此,調轉槍口和北齊在邙山下再次會戰的時候,高長恭上演了他一生中最精彩的一幕——

長恭爲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冑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爲《蘭陵王入陣曲》是也。

公元564年,北周與北齊爲了爭奪洛陽,於三十年前激戰過的邙山再次爆發激烈戰鬥。此戰一開始,齊軍根本無法抵擋住周軍的攻勢;直到高長恭帶着部隊從北方轉戰而來纔算穩定住了局勢。

隨後,高長恭帶着五百名親隨騎兵殺入周軍陣中,與敵人纏鬥不止,一路從洛陽打到附近的金墉城。此時的高長恭摘下了他臉上的面具,城中守軍認出是蘭陵王,立刻派弓弩手支援。這場戰爭的結果,也以北齊反敗爲勝告終。

歷史上真實的蘭陵王是個怎樣的人?爲國忠誠殫精竭慮

在戰鬥結束後,北齊的士兵們延續了他們打完仗以後唱歌的傳統。只是這一次齊聲高唱的歌謠不再是當年高歡領唱的悲涼的《敕勒歌》,而是日後享譽整個東亞的名曲——《蘭陵王入陣曲》!

邙山之戰堪稱是高長恭一生中的最高光時刻,而在戰後皇帝的慶功宴上,他的一句無心之詞也攪動了帝王心事,並最終給他帶來了禍根。

對於高長恭的勇武,高湛不能不有所表示,於是他便客套地問:“四哥衝的太深了,一旦失利我可就沒有哥哥了啊!”高長恭一激動,脫口而出八個字:“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高湛當時歲數還小,一切都寫在臉上。一聽高長恭這麼不客氣地把國事稱之爲家事,立刻掉了臉色拂袖而去。一場慶祝邙山大捷的酒席也就此草草收場。

歷史上真實的蘭陵王是個怎樣的人?爲國忠誠殫精竭慮 第2張

從那以後,人們發現高長恭變了。曾經的蘭陵王,是個待人寬厚、喜賞不喜罰的人,對錢財更是相當淡薄;而現在他什麼錢都要,什麼都拿,只恨太少不說太多,彷彿掉進了錢眼裏面出不來。

高長恭有個下屬叫尉相願的看出來了,便主動跟他說:“王爺以前從不貪黑錢,怎麼現在變得如此貪婪?是因爲邙山大捷以後怕陛下猜忌,才故意如此的嘛?”高長恭沉默着點點頭。

尉相願又說:“王爺您以爲這樣能自保,其實謬矣!如果朝廷真的要動手的話,您現在這樣做反而是授人以柄。您想求平安,恐怕只會換來速死啊!”

高長恭頓時恍然大悟——天威本就難測,高家又盛產腦回路清奇的皇帝。哪天高緯回過味兒來想到這一茬,自己恐怕只能死得更快!想到這一層,無限的心酸涌上心頭,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向尉相願膝行而去:“先生給我指條明路吧!”

歷史上真實的蘭陵王是個怎樣的人?爲國忠誠殫精竭慮 第3張

尉相願也立刻跪倒在地扶起高長恭:“王爺您對社稷有大功,已經是功高震主了;如今之計,只好徹底不問政事,一心只求歸隱爲好。”

高長恭照辦了,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他數次請求歸隱致仕,都沒得到批准;反倒是因爲陳朝北伐的緣故,他被再次委以統兵之職,卻沒撥給他一兵一卒。感到被侮辱的高長恭只能憤懣地慨嘆:“我之前臉上的箭傷,怎麼還不發作啊!”

對於金瘡,現代醫學最常用的治療方法自然是抗生素。在一千五百年前,人們是不會用青黴素的;而高緯卻給高長恭開出了一張一勞永逸解決的藥房——一杯毒酒。

捧起御賜的毒酒的時候,高長恭對妻子嘆道:“我一生忠於王事,爲何落得個飲鴆自殺的下場啊!”王妃哭道:“爲何不找天子面陳!”高長恭苦笑一聲:“天顏如何可見!”說完,仰頭自盡。臨死前,把別人欠自己的借條全部拿出來,付之一炬。

對於高長恭的死,北周用事實作出了迴應——他去世後僅僅三年,宇文邕就攻破了鄴城,生擒了高緯父子,並在不久以後處死了高家的絕大部分宗室,算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爲曾經自己最頭痛的對手報了仇。

最可惜的是,隨着高長恭的死,他的絕唱《蘭陵王入陣曲》也在華夏大地漸漸失傳。更諷刺的是,這首在中國已經爲人遺忘的曲子,居然在東瀛成爲了雅樂,以致於中國的學者想要復原這首曲子,還要請日本的專家來華表演!

一生爲抵禦外侮殫精竭慮的蘭陵王,死後的文化遺產居然要靠近代中國最兇狠的敵人來傳承,實在是有些諷刺。

當蘭陵王的身影遠去、周師入晉陽的時候,讓我們把眼光再投回到江南,去看看那個已經只剩下一隅的小小陳朝,如何在風雨飄搖之中度過自己的一生?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