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項羽和劉邦見到秦始皇各說了一句話!窺見其成功的必要因素!

項羽和劉邦見到秦始皇各說了一句話!窺見其成功的必要因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項羽和劉邦的性格分析,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第五次也是他最後一次出遊,而在這次出遊中,項羽劉邦恰好都目睹了秦始皇的風采,項羽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我可取而代之;而劉邦不無羨慕“嗟乎,大丈夫生當如此”,大丈夫生就應當這樣!

項羽和劉邦見到秦始皇各說了一句話!窺見其成功的必要因素!

這兩個不同性格的人,他們後來都成爲秦帝國的掘墓人,這段經歷也爲他們打上神奇的色彩。

一個被稱爲西楚霸王,開頭有多絢爛,結束就有多悲壯,終失一代霸業。

一個成爲大漢開國皇帝,楚漢相爭,屢戰屢敗,卻也屢敗屢戰,終成一朝帝業,開一介布衣逆襲當天子的先河。

而通過他們的話我們也得以一窺他們的性格。要知道,項羽叔侄身負人命,時在逃難,說出這樣的話,那可不只殺頭這麼簡單,秦時律法苛刻,對秦始皇說出“彼可取而代也”的話,那是要夷三族的。所以他叔叔項梁聽了,趕快唔住他的嘴,因爲說出這樣的話,要是被人舉報,是要被夷族的。不過,卻也讓項梁對從小他拉扯大的侄子刮目相看,小小年紀就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項羽從小就志向高遠。

而劉邦,當時只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這可不是什麼官,只是一個吏,家裏還要靠自己種地,才能過日子。在那個時候可還沒有流行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場感嘆,大丈夫生當如此,道出了心裏的不甘,羨慕和嚮往。所以等到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時代的洪流來到,劉邦的不甘便隨着時代的洪流裹挾向前。

項羽和劉邦見到秦始皇各說了一句話!窺見其成功的必要因素! 第2張

可以看出兩人都志向遠大,不甘平庸。但僅僅志向遠大,也是空有一身本領,無處施展,可以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還得看時代的進程

起義前的項羽雖說是名門之後,但此時已經成爲流落他鄉的亡命之徒,哪裏還說得上取秦始皇而代之呢。

而劉邦因押着九百多號人服兵役,路遇大雨誤期,按秦法都要砍頭,只能逃亡在氓蕩山,離他的“大丈夫生當如此”相差十萬八千里。

等到陳勝吳廣大澤鄉揭竿而起,項羽叔侄殺郡守舉義旗,劉邦殺郡守而被擁沛公,此時,屬於他們的時代纔到來。

項羽和劉邦見到秦始皇各說了一句話!窺見其成功的必要因素! 第3張

所以說一個人的一生要想獲得成功,他得抓住兩個平臺,第一個是時代的平臺,這個是決定性的,第二個是個人的平臺。

比如秦末各地自陳勝吳廣揭竿而起之後,紛紛起兵響應,有如星火燎原,這就是時代的平臺。

比如項羽,祖先在楚地世世代代爲楚將,名望很大,一呼百應,這就是個人的平臺。

比如劉邦,被擁立爲沛郡的郡守這也是個人的平臺。

而項羽劉邦他們都抓住了,終成一代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