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並不出名的張耳,他與劉邦有何故事?

歷史上並不出名的張耳,他與劉邦有何故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耳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說起張耳這個名字,可能許多人並不十分了解。不過要是提到他的祖父,那可就稱得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張耳的曾祖父正是戰國時期提出"連橫"學說,併成功在戰略層面讓秦國實現獨霸的著名縱橫家張儀。

那麼,這位有着一位厲害先祖,卻不被人們所熟知的張耳究竟是什麼人呢?

公元前264年,張耳出生在魏國的首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部一帶)。據《史記》記載:"其少時,及魏公子毋忌爲客。"也就是說,他年少便成爲了魏國一位叫做"毋忌"的公子的門客,爲其出謀劃策。

"毋忌"這個名字看着令人感到陌生,但若是說他更廣爲人知的名字,相信人們會恍然大悟。這位張耳所追隨的公子,便是"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魏無忌招攬了許多才能出衆的名士,其中便有少年便器宇不凡的張耳。

歷史上並不出名的張耳,他與劉邦有何故事?

張耳亡命到了位於今河南省民權縣的外黃縣,當地有個商人,其女非常貌美,但夫君早喪,於是商人的門客便向他推薦道:"必欲求賢夫,從張耳。"於是商人的女子便嫁給了張耳,女方家族也拿出很多錢財給張耳,"張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爲外黃令,名由此益賢。"

後來,秦國滅亡了魏國,攻佔了其都城大梁,張耳定居在外黃,並沒有任何的驚慌失措或是潛逃。不過,平靜的日子只維持了數年,很快秦始皇聽說張耳是魏國的名士,便懸賞千金捉拿他,懸賞五百金捉拿他的好友陳餘。"張耳、陳餘乃變名姓,俱之陳,爲裏監門以自食。"所謂"裏監門",就是看門的小吏。

二人忍辱負重,直至秦二世元年(前209),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義軍很快達到了數萬人之衆,而且很快就攻下了張耳所在的陳縣。"張耳、陳餘上謁陳涉。涉及左右生平數聞張耳、陳餘賢,未嘗見,見即大喜。"陳勝召集陳縣德高望重之人,獲得了稱王的建議後,他又向張耳、陳餘詢問。

二人回答說:"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願將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後,自爲樹黨,爲秦益敵也。敵多則力分,與衆則兵彊。如此野無交兵,縣無守城,誅暴秦,據咸陽以令諸侯。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則帝業成矣。今獨王陳,恐天下解也。"

張耳、陳餘認爲,陳勝現在應該做的是擁立各國國君的後裔,從而團結曾經六國的遺民,增加秦國的敵人,從而更加有利於誅滅暴秦。隨後再搶先佔領咸陽,號令天下。要是現在急於稱王,恐怕其他起義軍會失去鬥志,不再奮力作戰。

陳勝沒有聽從二人的勸告,執意稱王,於是日後落得衆叛親離。

項梁成爲下一代義軍領袖後,便聽從范增的建議,立楚國王室後裔爲楚懷王,從而團結了原本楚國故地的人們。事實證明,張耳、陳餘的建議十分正確,如果陳勝採納的話,天下或許就歸於陳勝了。

離開陳勝後,張耳跟隨義軍將領武臣,並助他自立爲趙王。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秦朝滅亡,隨後,在項羽的主導下,天下諸侯們各得其所,張耳因其貢獻也被立爲常山王。不過不久,之前反目成仇的昔日好友陳餘便派兵前來攻打,張耳兵敗,逃往劉邦麾下。

早在張耳還居住在外黃縣時,就與劉邦有交情,劉邦還曾在他家居住數月,如今張耳來投奔,劉邦也是厚待了他。漢高祖三年(前204)時,"韓信已定魏地,遣張耳與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陳餘泜水上,追殺趙王歇襄國。"

歷史上並不出名的張耳,他與劉邦有何故事? 第2張

第二年,張耳因功勞和名望而被劉邦立爲趙王,定都於襄國,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邢臺市。又過了一年,張耳去世,享年六十三歲。劉邦賜給他諡號"景",於是世人也稱之爲趙景王。

張耳是名臣之後,自幼有賢名,且戰略眼光出衆,積極反抗暴秦,最終成爲了漢朝的開國功臣。然而,他因爲危難時陳餘救援不力便與昔日好友恩斷義絕,奪取其兵權,最後還跟隨漢軍將其誅殺,可謂是生涯中的一點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