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于謙爲什麼不阻止明英宗篡位?

揭祕:于謙爲什麼不阻止明英宗篡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于謙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于謙,他是明朝的大清官。在國家危難時,以一己之力挽救,黎明百姓感激他,文武百官佩服他,就連皇帝明代宗,也事事讓他拿主意。這樣一個人人愛戴的忠臣,爲何在明英宗篡位時,沒有阻止呢?事實的真相很殘忍。

先說說明英宗和明代宗的關係,他們兩人是兄弟,一樣當過皇帝。于謙侍奉的第一個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鎮,朱祁鎮在位時,重用太監王振,導致朝廷烏煙瘴氣。當時蒙古族侵犯明朝國土,朱祁鎮受到太監的慫恿親征,結果在土木堡被俘虜了。消息一傳到京城,很多官員和貴族想要逃命,被于謙成功制止,下令逃跑者應當斬首。皇帝被俘,太子年幼,爲了保住明朝江山,于謙上書請孫太后立朱祁鈺爲皇帝,也就是明代宗。

經過土木堡一戰,明朝國庫空虛,精銳的騎兵也在土木堡失陷,只剩下不到十萬的老弱殘兵,朝廷上下完全沒有信心抵抗蒙古大軍。這時候,于謙站了出來,他提議全國各省起兵,準備充足的糧食,馬上奔赴順天府,支援京城。

最值得一提就是京師保衛戰,當時,蒙古軍挾持明英宗攻打京城,于謙親自督戰。這一戰關係到國家興亡,他下令若有將士或士兵臨陣逃脫,直接殺無赦。將士們聽到後,知道沒有了退路,果斷和敵人死戰到底,最後取得勝利,保住了北京城。在這場京師保衛戰中,于謙成爲當之無愧的頭號功臣。

蒙古軍戰敗後撤退到了塞外,之後也有過大大小小的戰鬥,在於謙的指導下,明朝軍隊都取得了勝利。蒙古族這邊,常年打仗失敗,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經濟出現了衰退。沒有辦法,只好無條件放了朱祁鎮,再次成爲明朝的附屬國。

明英宗回到京城以後,不僅皇位沒了,還遭到明代宗的軟禁。對於這一切,于謙看在眼裏,卻無可奈何。在別人看來,皇帝防止太上皇篡位,將他軟禁是情理之中的事,于謙不阻止可以理解,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可是在後來,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篡奪當今皇帝的位置,于謙也沒有阻止,這就讓人想不通了。

揭祕:于謙爲什麼不阻止明英宗篡位?

據史書記載,明代宗重病當晚,孫太后和太上皇一黨發動“奪門之變”,于謙爲了大明王朝,爲了天下太平,聽任明英宗的復辟政變,選擇了按兵不動,還犧牲了自己。根據于謙的作風,會覺得很荒謬,可是仔細一想,他真的是一個忠心的臣子。

一般情況來說,皇位是由先皇傳給太子,由於特殊情況,明代宗的皇位是孫太后詔書所立。如今孫太后站在明英宗那一邊,也就是說,既然可以扶他上位,也能廢掉他皇位的合法性,按照君臣之道,這是“合理”的。

明代宗當時已經奄奄一息,而且沒有子嗣。如果於謙出來阻止這場政變,明英宗將成爲罪人,他的後代也都是罪人之子,全部要殺頭,後果就是皇室一脈再也沒有繼承人。皇位後繼無人,只能從其他藩王選舉,藩王誰也不服誰,必然會導致國家大亂。那一晚,于謙什麼都沒做。

揭祕:于謙爲什麼不阻止明英宗篡位? 第2張

明英宗成功後,以“復辟出師有名”爲由,命人把于謙送上斷頭臺。于謙在崇文門外,這座他曾經誓死保衛的城池面前,得到了最後的結局,斬立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也如同他千古絕句一般,高風亮節,名流千古。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