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被《三國演義》扭曲的6個歷史人物!有你想象不到的人!

被《三國演義》扭曲的6個歷史人物!有你想象不到的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三國正史上的人物形象,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不知從何時起,就開始對影視作品失去興趣,但是,記憶中還是有些作品配得上“經典”二字,比如86版《西遊記》、83版《射鵰英雄傳》、94版《三國演義》等等。尤其是對《三國演義》的喜愛,當時基本達到了“癡迷”的程度。

94版《三國演義》是一部很成功的、以歷史爲題材的影視作品,通過一大批優秀演員的精心演繹,將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在觀衆心裏留下極爲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很多人都開始將作品中的內容作爲“正史”的一部分來看待,其實,這是種誤導,因爲“演義”類小說已經可以劃入“野史”的範疇,和正史有着很大的出入,太認真的話,咱們就輸了。

《三國演義》對人物的塑造很成功,但是,也扭曲了很多正史中歷史人物的形象,最嚴重的六位,排名如下:

6,魯肅

被《三國演義》扭曲的6個歷史人物!有你想象不到的人!

《三國》中的魯肅忠厚老實,雖然也展示了一定的才華,但是,綜合來看的話,他更像是一個沒有主見、畏首畏尾的人,壓根沒有什麼太耀眼的表現,有些時候甚至需要在別人點撥之後才能恍然大悟,這和他“謀士”的身份很不相符。

歷史上的魯肅不但計謀超羣,而且眼光長遠,他拒絕袁術的招募而投在周瑜門下就是最好的見證。後來他跟隨周瑜到東吳與孫策共舉大事,在周瑜的保薦下,魯肅很快就得到孫策的重用,每遇大事,總會召魯肅相商。赤壁大戰前,東吳“降曹”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竭力勸導孫權召回周瑜商量的就是魯肅。周瑜病危時,寫信給孫權,推薦魯肅接任自己的位置,被孫權採納。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維護了“孫劉聯盟”,促使了“三足鼎立”的形成,避免了孫、劉被曹操逐個擊破的風險。

這樣的人平庸嗎?

5,蔣幹

被《三國演義》扭曲的6個歷史人物!有你想象不到的人! 第2張

提到蔣幹,大家可能只能想到“羣英會蔣幹中計”這一出:蔣幹被周瑜利用,借曹操之手除去了深諳水兵的蔡瑁和張允,這纔有了後來的赤壁之戰。之後,蔣幹好像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也給人留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愚昧形象

其實,歷史上的蔣幹並非如此。按照《三國志·江表傳》中的記載,蔣幹“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爲對”。曹操聞得周瑜之名,派蔣幹去招募,雖然最終未能達成,但是蔣幹回去向曹操覆命時依然高度讚賞了周瑜的度量。這也是“蔣幹中計”依託的一個情節,事實上,周瑜沒有設計,而蔣幹也沒有中計。

另外,蔡瑁和曹操關係非常好,絕非別人的三言兩語就能將其置之於死地的。

蔣幹在歷史上也確實找不出什麼太大的功績,但是,其本人若沒有一些真材實料,曹操又怎會派他去招降周瑜呢?

4,張飛

被《三國演義》扭曲的6個歷史人物!有你想象不到的人! 第3張

“莽張飛、高人氣”,他和《水滸》中的李逵一樣,被塑造成一個有勇無謀的人,而且最終還爲自己的魯莽付出慘重的代價。

其實,歷史上的張飛不但有勇有謀,而且還十分擅長書法。

公元215年,曹操擊敗張魯後,派大將張郃率大軍奪取關中,一路勢如破竹,劉備派張飛應戰。當時張飛的兵力和張郃相差甚遠,張飛仔細研究地形,最終利用一個狹隘的山谷伏擊了張郃,曹軍大敗。張飛獲勝後,以矛爲筆在石頭上寫下:“漢將軍飛,率精兵萬人,大破賊首張郃於八蒙”。

此外,不管是南北朝的陶弘景、明朝的卓爾昌,他們對張飛在書法上的造詣都十分肯定“張飛喜畫美人、善草書”;清朝的《歷代畫徵錄》裏也有相關記載:“張飛,涿州人,善畫美人”

除此之外,張飛還有很多細膩的表現。馬超投奔劉備之初,首次會面呼劉備爲“玄德”,關羽提議將其除掉,而張飛認爲馬超有才,只需要提醒一下君臣之禮就行。於是劉備和馬超第二次會面時,張飛就和關羽提刀站在劉備後面,馬超見此情形,再也不敢冒昧,這纔有了後來的“五虎上將”。

通過種種史料來看,張飛不但不是個“莽人”,而且還屬於“智勇雙全、文武得益”,也不知道他哪裏得罪了羅貫中,竟被描畫得“面目全非”;

3,魏延

被《三國演義》扭曲的6個歷史人物!有你想象不到的人! 第4張

太癡迷《三國演義》的話,怎麼看魏延都不順眼。但是這些年翻閱很多史料後發現,魏延其實不是得罪了諸葛亮,而是得罪了羅貫中

魏延反蔡瑁、救黃忠、投關羽、奪長沙,是名降將不錯,但是這些功勞也確實不小,可諸葛亮卻要以“殺主”爲由將其罵的不仁不義,並斷定魏延腦袋後面有“反骨”。這都什麼邏輯?那麼多降將不罵,幹嘛非抓住魏延不放呢?這都是在爲後面魏延的“謀反”打基礎

後來魏延反了嗎?嚴格來說真沒有。諸葛亮死後,蜀軍回撤,魏延沒有按照章程辦事。依據《魏延傳》、《楊儀傳》裏的記載,平素楊儀和魏延就積怨很深,魏延當時只是不服楊儀,並沒有想要造反。如果想反,他投奔曹魏就是了,沒必要這麼折騰。

魏延的“謀反”的罪名只不過是楊儀的一種“報復”而已,這讓後主劉嬋也十分不滿,因此,楊儀在回到成都之後,劉嬋並沒有將蜀國大權交給他,而後,楊儀屢發怨言被貶爲庶民,再後來還是抱怨,就被下獄、自殺。

歷史上的魏延屬於劉備的“嫡系部隊”,對蜀漢忠心耿耿,最多可能有些跋扈,但是,絕對沒有謀反的意圖;

2,周瑜

被《三國演義》扭曲的6個歷史人物!有你想象不到的人! 第5張

“既生瑜,何生亮”,沒辦法,這就是《三國演義》留給我們的、關於周瑜的印象,最終周瑜還被諸葛亮給氣死了,一句話——心胸狹窄!周瑜真的是這樣的人嗎?

《三國志》陳壽將周瑜描繪成一個近乎完美的人:高瞻遠矚、忠心耿耿、智勇雙全、情趣高雅。這可能就是對周瑜的一個真實寫照

東吳老將程普,因周瑜年少、卻比自己地位高而心生不滿,周瑜從來都不與他計較,還謙遜禮讓,最終二人成爲好友;赤壁大戰前,以張昭爲首的東吳大臣皆勸孫權投降曹操,而周瑜卻力排衆議,堅持“聯劉抗曹”,最終取得赤壁大戰的勝利,奠定“三國鼎立”的局面。周瑜死後,孫權大哭:“自此從欲染天下轉爲偏安一方”!這都是正史對周瑜的肯定,若他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能有這樣的威望嗎?

那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更是無稽之談!先不說周瑜和諸葛亮在年齡上的懸差,在周瑜去世時,前往憑弔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周瑜的舊下屬龐統,諸葛亮當時還在零陵負責後勤工作呢;況且,當時劉備被曹操打的猶如喪家之犬,東吳只有周瑜同意接納他,他又怎麼會放任諸葛亮去和周瑜鬥,豈不是連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沒有了嗎?

所以說,羅貫中筆下的周都督——冤啊!

1,諸葛亮

被《三國演義》扭曲的6個歷史人物!有你想象不到的人! 第6張

諸葛亮出場,身後是沒帶那個光環,如果帶上,他就不是諸葛亮,而是如來了!

諸葛亮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的“重點培養對象”,主角光環從未消散過,一出場保證就會有驚天動地、扭轉乾坤的盛舉。那麼一個疑問就產生了:諸葛亮真的這麼“神”的話,爲何到死連個關中都沒能拿下呢?10萬大軍圍攻只有數千人的陳倉,爲何還是無功而返呢?

至於“空城計”和“草船借箭”等,那更是爲了襯托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憑空虛設,誰讓人家是主角呢?

可事實上,諸葛亮可能確實有些才華,但是,他和司馬懿根本不在一個級別。司馬懿之所以沒有早早對蜀漢下手,是因爲他懂得“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強大的蜀漢纔是他的“護身符”!

這就是個人彙總的幾位被《三國演義》扭曲的歷史人物,當然,三國時期風雲突變、英雄林立,如果大家還有什麼補充,歡迎不吝賜教!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