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自成奪取城池後爲什麼叫人挖掘陵墓 其實裏面是有講究的

李自成奪取城池後爲什麼叫人挖掘陵墓 其實裏面是有講究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李自成掘墳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641年明崇禎十四年,清崇德六年)月,仗已經越打越大。李自成出手不凡,指揮部屬以猛虎撲食之勢拿下洛陽,其後三次圍攻開封,並分兵連克開封周圍的三十餘座州縣,特別是在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5月間於朱仙鎮這個要地擊潰了十幾萬來援的官軍,奪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李自成發動起義,在奪取城池外還讓人挖掘陵墓,是爲何?

李自成奪取城池後爲什麼叫人挖掘陵墓 其實裏面是有講究的

明朝的失利經常與軍中文武不和的痼疾有關。一些武將在連年的征戰中不斷通過招降納叛等方式壯大實力,逐漸出現了桀驁不馴、擁兵自重的情況,而朝廷故步自封地沿用“以文馭武”的舊制度,時常委派一些缺乏作戰經驗的文官以“總督”“督師”等名義出任前線統帥,難免時常指揮不動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將。例如楊嗣昌、汪喬年、丁啓睿等文官相繼出任督師時,均很難得心應手地對軍中大將左良玉發號施令,特別是丁啓睿在職時,竟然淪落到爲左良玉幹一些“調遣文書之類的雜事,始終未能“自出一令”,被時人侯方域在《寧南侯傳》中諷刺爲“左氏幕客”。可見,這個軍中統帥完全是徒有虛名。朱仙鎮一戰中,左良玉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爲了保存實力率部先逃,其他將領隨即紛紛潰退,丁啓睿事後成了替罪羊,被朝廷逮捕下獄,可是明思宗對於尾大不掉的左良玉投鼠忌器,沒有按照軍法對其進行處置。

李自成奪取城池後爲什麼叫人挖掘陵墓 其實裏面是有講究的 第2張

明朝無力爲開封解圍,城內的守軍困獸猶鬥,悍然於1642年9月間掘開黃河大堤,企圖水淹義軍,義軍亦掘堤還以顏色,結果兩敗皆傷,紛紛被洶涌而至的洪水吞噬。在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橫禍中,城中“百萬戶皆沒”,得以逃脫者不及二萬人。義軍亦在奔騰咆哮的浪濤間漂沒了二萬餘人,不得不撤離。開封的毀滅使明朝在河南的統治岌岌可危。其後,李自成在郟縣擊退陝西總孫傳庭的精兵,圍殲了死守汝寧的保定總督楊文嶽所部,在此前後還陸續收編了各地的一些義軍,勢力如日中天,遂於1642年年底由豫入楚,攻克襄陽、荊州、質天等處,逼近漢陽,將地盤從河南擴大到湖北北部,並於次年春天正式建立政權,以裹陽爲“襄京”值得一提的是,義軍在攻取承天期間,發生了挖掘陵墓的事。

李自成奪取城池後爲什麼叫人挖掘陵墓 其實裏面是有講究的 第3張

由於自古以來存在“敬天法祖”的習俗以及人們對風水學的迷信,因而在戰爭中挖掘敵人的祖墳竟然成了一種心理戰的手段。早在1635年(明崇禎八年,後金天聰五年),股突入安徽的起義軍在經過明朝的“龍興之地”鳳陽時,就一把火燒了皇陵享殿與朱元璋曾經出家的龍興寺,並在撤離前甚至連皇室的祖墳也挖了,致使在政治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遠在北京的明思宗得知鳳陽失守的消息後不得不哭告太廟以自責。

李自成奪取城池後爲什麼叫人挖掘陵墓 其實裏面是有講究的 第4張

然而,城裏的興獻陵享殿還是被拆毀了。獻陵的雷擊事件被個別存在迷信心理的人認爲“天命未改”,明朝還未到滅亡的時候,也許是因爲這類原因,李自成稍後不得不整肅了內部的動搖分子,以加強向心力。遠在北京的明思宗對自命爲“奉天倡義大元師”的李自成如芒在背,必欲除而後快。無奈兵力捉襟見肘,只能強令在陝西體整的孫傳庭所部出戰,以圖孤注一擲。也通過這些行動將士兵們的士氣得到了提升,團結了一切力量!

李自成奪取城池後爲什麼叫人挖掘陵墓 其實裏面是有講究的 第5張

然而,城裏的興獻陵享殿還是被拆毀了。獻陵的雷擊事件被個別存在迷信心理的人認爲“天命未改”,明朝還未到滅亡的時候,也許是因爲這類原因,李自成稍後不得不整肅了內部的動搖分子,以加強向心力。遠在北京的明思宗對自命爲“奉天倡義大元師”的李自成如芒在背,必欲除而後快。無奈兵力捉襟見肘,只能強令在陝西體整的孫傳庭所部出戰,以圖孤注一擲。也通過這些行動將士兵們的士氣得到了提升,團結了一切力量!

李自成奪取城池後爲什麼叫人挖掘陵墓 其實裏面是有講究的 第6張

然而,城裏的興獻陵享殿還是被拆毀了。獻陵的雷擊事件被個別存在迷信心理的人認爲“天命未改”,明朝還未到滅亡的時候,也許是因爲這類原因,李自成稍後不得不整肅了內部的動搖分子,以加強向心力。遠在北京的明思宗對自命爲“奉天倡義大元師”的李自成如芒在背,必欲除而後快。無奈兵力捉襟見肘,只能強令在陝西體整的孫傳庭所部出戰,以圖孤注一擲。也通過這些行動將士兵們的士氣得到了提升,團結了一切力量!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