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名滿天下的文學家賈誼,爲什麼得不到漢文帝的重用?

名滿天下的文學家賈誼,爲什麼得不到漢文帝的重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賈誼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賈誼,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少時就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爲郡人所稱。

漢文帝聞其才名,徵召爲博士,當時賈誼才21歲,在所聘博士中是年紀最輕的,出任博士期間,每逢皇帝出題讓博士們討論,賈誼都有精闢見解,應答如流,獲得同儕的一致讚許,漢文帝非常欣賞,破格提拔,一年之內便升任爲太中大夫

按照常理,賈誼在皇帝面前展露出了自己的才華和遠見卓識,又得到皇帝賞識,那麼應該很快青雲直上,可以大展宏圖。可惜現實卻是形勢急轉直下,賈誼非但沒有得到重用,反倒被謫爲長沙王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轉爲樑懷王太傅。後來樑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再加上不得志,最終抑鬱而亡,時僅33歲,英年早逝,讓人痛惜。

名滿天下的文學家賈誼,爲什麼得不到漢文帝的重用?

賈誼

那麼,造成賈誼悲劇命運的根源是什麼呢?或者說,開啓了“文景之治”盛世的漢文帝,爲何不願意重用他呢?

假如我們從賈誼命運的軌跡來反向推導,問題應該是出在他得到漢文帝賞識之後,被貶謫之前,在那個突如其來的轉折點,即賈誼向皇帝提出了兩條建議,非但沒有被採用,反倒引發了周勃、灌嬰等人的質疑、反駁和構陷。

第一,賈誼提議進行禮制改革,上《論定製度興禮樂疏》,以儒學與五行學說爲本,設計了一整套漢代禮儀制度,主張“改正朔、易服色、製法度、興禮樂”,以進一步代替秦制,以消除已經表現出來的弊端。

從表面上看,這個建議不過是個純粹的禮制的改革,但實際上是用一整套的制度和禮法來將皇權推崇到最高的位置,加強中央集權,約束諸侯勳貴們的行爲,削弱諸侯的力量,降低其地位和重要性。“製法度”,更是強調和突出嚴格的等級秩序和法制,必然侵害到貴族階層的特權。

第二,基於王朝的長治久安考慮,賈誼強烈建議諸侯到自己的封地上任,不得無故滯留京城的主張。

漢初之時,從劉邦、呂后到漢文帝,雖然原因不盡相同,但都在大肆封賞。貴族們從封賞中得到的領地不過是權力、地位和財富的象徵而已,並沒有多少人願意放棄長安舒適、優雅、乃至奢靡的生活到偏遠的封地做鄉巴佬。

顯而易見,這些舉措嚴重的侵害劉姓諸侯和因功封侯的漢初羣臣的利益,自然引起強烈的不滿和反擊。然而,作爲賈誼上疏對象的漢文帝,在這方面並沒有遠見卓識,完全沒有預料到後續形勢的發展(諸侯王的叛亂)。更要命的是,漢文帝本身就是在諸侯王的位子上繼承皇位,並且又是被羣臣擁戴、硬推上去的,無論是從個人感情出發,還是從當時的政治形勢考慮,他都不願也不可能採取這些舉措。

毫無疑問,賈誼屬於少數具有驚人洞察力的政治家,已經預見到皇權與諸侯的王權之間的劇烈衝突,想未雨綢繆,可惜的是,遇到了“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漢文帝,想不悲劇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