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周培公一生有哪些功績?康熙爲何要貶謫他?

周培公一生有哪些功績?康熙爲何要貶謫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周培公一生有哪些功績?康熙爲何要貶謫他?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周培公是清朝官員,康熙皇帝的謀臣之一,可能多數朋友都是通過《康熙大帝》這部小說認識的周培公。在小說裏,周培公入仕無門,後來在街頭被康熙皇帝發現,就這樣開啓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不過歷史上週培公的確是依附顯赫者才順利入京,但這個人應該不是康熙。周培公雖然深得皇帝重用,但最後卻落得一個被棄用的下場,也是表明世事無常。周培公到底如何得罪康熙的呢?

周培公一生有哪些功績?康熙爲何要貶謫他?

崇禎五年,即1632年,周培公在湖北荊門出生。當時已是明朝末期,崇禎皇帝雖然勵精圖治,勤於政事,但是,在內憂外患之下,大明江山已是搖搖欲墜。

周培公自幼喪父,十歲那年,李自成率兵進城,母親也在兵荒馬亂中去世了。在這樣的狀況下,周培公只好自謀生路,不得不依附他人以維持自己的生計。但是,身世的悲慘,並沒有讓周培公的前程受阻。他一直堅持讀書,不斷學習,並胸懷大志,立志要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漸漸地,周培公憑藉自己不俗的談吐與高超的眼界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周培公的老師伍次友驚訝於他的才華,於是,便寫了一封推薦信,把他推薦給了康熙皇帝。

這樣的機會,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但是,才華橫溢的周培公,卻自有一股作爲文人的傲氣。在他看來,只有通過正式的科舉考試步入仕途纔是正道。於是,他將價值千金的推薦信棄如敝履,自信滿滿地步入了考場。沒有想到的是,在試卷上週培公卻忘了避諱康熙皇帝的名字。

這在古代,可是大不敬之罪。因此,周培公被趕出了考場,開始了以賣字爲生的生活。好點的時候,所得的收入還可以勉強充飢,不好的時候就只能餓着肚子了。儘管如此落魄,周培公也沒有拿着推薦信找康熙,反而在信的背面寫了一支曲子。

之後,他就隨手將這封信送給了一位來京告狀的女子。

一次,康熙皇帝來到民間體察民情,恰好看到了這封信,於是,喚來周培公問話。當時,康熙皇帝穿的只是普通平民的衣服,並沒有說自己是皇帝。但是,周培公根據康熙的言談舉止,很快便意識到眼前之人就是皇帝無疑了。

周培公一生有哪些功績?康熙爲何要貶謫他? 第2張

於是,他抓住機會,說出了自己對當今時局的看法,然後,道出了康熙的身份。康熙皇帝聽後,驚歎於他的滿腹韜略,又聽他道破自己的身份,更是覺得此人不凡。從此,康熙皇帝非常器重周培公,倚之爲左膀右臂。

在蒙古叛亂之時,察哈爾王突然來襲,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而且,當時的兵士都排出去平定三藩了,京城空虛,康熙皇帝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而周培公則冷靜地建議皇帝,想要讓孝莊皇太后的舊部出動,用他們的實力來平定此次叛亂。

康熙皇帝在深思熟慮後,認爲周培公的計策可行,並讓他親自率領這些人。孝莊皇太后的舊部,雖然,驍勇善戰,但是,大多桀驁不馴,根本不把周培公放在眼裏,甚至,公然違反法律,帶頭鬧事。周培公見狀,嚴肅地將幾個帶頭之人依法處置,以起殺一儆百之效。

然後,他告訴衆人,說:察哈爾王擁有數不清的財富,如果,將他打敗了,那麼,他的金銀財寶就一半歸國庫,一半大家分。

在恩威並施之下,衆人都聽從周培公的命令,很快,察哈爾叛亂就被平定了。

周培公不但見識過人,而且,很有膽色。在吳三桂叛亂之時,他的舊部王輔臣在北方呼應,情況十分危急。康熙皇帝爲了不讓他們兵合一處,立即派大軍征討王輔臣。但是,領軍的將軍圖海立功心切,想要用大炮將城牆轟塌。

然而,周培公認爲,這樣做雖然可以迅速平叛,但是,大炮威力巨大,一定會讓很多無辜的百姓因此喪命。周培公看出王輔臣有左右搖擺的心思,決定親自前去勸降。衆人擔心他的安慰,可是,他毅然說到:“勸降成功,那是我的福分;如不成功,我死而無怨。”

周培公一生有哪些功績?康熙爲何要貶謫他? 第3張

周培公面對王輔臣這樣的悍將,毫無懼色,不卑不亢地爲其分析了當今的局勢。王輔臣思前想後,決定歸降清朝。就這樣,周培公憑藉自己的膽識爲清朝立下了大功,可是,功勞卓著的周培公,卻受到了朝廷的猜忌。

如今大權在握的周培公,手中更有幾十萬的將士。所以,很多人向康熙皇帝進言,擔心周培公會成爲第二個吳三桂。

康熙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聽的多了,也不免心生懷疑,再加上,周培公的漢人身份,康熙決定將他調往盛京(今瀋陽)。周培公雖然奉命前去,但是,這一去,卻是十一年。這十一年來,康熙對周培公不聞不問。

十一年後,等康熙想要重新重用他時,周培公已經力不從心了。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在向皇帝推薦了姚啓聖和留給皇帝一副地圖後,便駕鶴西去了。周培公在危難之際,臨危受命,憑藉自己出色的才能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

他逝世後,康熙皇帝爲他守了一夜的靈,可能,康熙也感覺,對他實在有些不公了。周培公一生寫過不少詩,曾在當時廣泛流傳,他在陝西軍旅時寫有:

老去辭家事遠遊,幽年何故久淹留。

燕關秦塞長爲客,露竹蟬風早報秋。

半壁燈昏人破夢,一聲雞唱月當樓。

此時離愁添多少,不見歸鞍到郢州。

周培公一生有哪些功績?康熙爲何要貶謫他? 第4張

晚年,他寫有一首詩寄朋友、兵部左侍郎張可前,詩云:

青山作障水環洲,遙念名園花事稠。

別後孤舟對明月,歸來臥病又新秋。

門無剝啄皆因懶,邑有流亡徒抱愁。

何會與君重會面,晚風同上仲宣樓。

其實,歷代的皇帝都一樣,在他們心中,皇權永遠是第一位,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康熙皇帝雖然不會輕易相信大臣的奏摺,但是,他還是按照大臣的意願,把周培公發配到了盛京,還是擔心周培公會叛變,擔心周培公會利用手中的權勢,對自己構成威脅。

所以,康熙纔會順水推舟,貶謫周培公,讓滿族大臣與康熙自己都覺得合情合理,但是,周培公卻悲劇了。在中國的歷史上,從來都是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康熙是一代明君,他的氣魄就如同歷史上的勾踐、劉邦一樣,而周培公的結局,也與文種、韓信一樣。

他們這些人,都不過是爲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