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仲景爲了給窮人治病,發明一道食物流傳至今

張仲景爲了給窮人治病,發明一道食物流傳至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張仲景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從來沒有哪一種食物能像餃子一樣在中國人的食譜中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冬至要吃,大年三十也要吃,還是作爲團圓餃子,可謂百吃不厭。那麼,爲什麼大年三十要吃餃子?餃子從何而來?誰發明的?

跟其它美食一樣,餃子也被賦予了傳說和故事。如同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一樣,人們吃餃子是爲了紀念東漢名醫張仲景。

張仲景號稱“醫聖”,他曾被舉孝廉,當過長沙太守,但光明磊落的他不願意在爾虞我詐的官場,所以捨棄官職,專門救死扶傷,鑽研醫學,最後在廣泛收集醫方的基礎上,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這本《傷寒雜病論》影響了後世中醫一千多年,被海內外醫學家廣爲研究,按照學術水平的高度,可謂至今無人能及。

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藥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貧富,他都認真醫治,一視同仁。如果遇到給不起醫藥費的,他免費看病。這麼一個懸壺濟世、醫術高超的人跟“餃子”有什麼關係呢?

故事是這樣的,那年張仲景辭官歸鄉,從長沙回老家,回去的日子正值隆冬。走到家鄉白河岸邊,他見很多窮苦百姓因戰亂而流離失所,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頓時非常難受,但一時也想不到什麼辦法。

張仲景爲了給窮人治病,發明一道食物流傳至今

不過很快張仲景就找到了解決的方法,他仿照在長沙行醫的樣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把羊肉、辣椒和祛寒的藥材放在鍋裏,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樣子下鍋煮熟,分給窮人。他叫這種“藥”爲“嬌耳”,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

據說大家吃了“嬌耳”之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人們的耳朵不再受凍,之前爛耳朵的人在吃了一段時間後,也完全康復了。

張仲景就這樣一直舍藥,持續到了大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大家歡歡喜喜慶祝新年。

從此以後,每到冬至,人們就想起張仲景爲父老鄉親治病的情景,也模仿做“嬌耳”的辦法,做起了食品。人們稱這種食物爲“餃耳”、“餃子”,天長日久形成了習俗。現在每到冬至或者大年三十,家家都流行吃餃子,就是這麼來的。

實際上,在民間,餃子的歷史恐怕還要久遠,可以追溯到女媧娘娘。

相傳女媧娘娘摶土造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爲了使人類的耳朵能夠固定不掉,女媧娘娘就在人的耳朵上紮了一個小眼兒,然後用細線把耳朵給拴住,用嘴咬着,這樣就不掉了。

後來人們爲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食。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相比女媧,我們更相信張仲景的故事。餃子的歷史悠久是有考古學證據的。

公元1978年,在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發掘出了距今約兩三千年的古代遺蹟薛國故城。在古城遺址當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迄今爲止最爲原始的餃子,不過其形狀更像現在的餛飩。

公元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納唐代墓葬裏發現的三枚餃子,其顏色和形狀與現在的餃子幾乎無差別,距今大約1500年多年。當然,餃子出現在餐桌上,肯定要比唐朝早得多。

不管怎麼說,中國人對餃子的喜愛已經持續了上千年,從古代延續至今,並且吃出來一種獨特的餃子文化。

我們從餃子的名稱繁多就可以看出來。餃子在古時有“牢丸”“扁食”“匾食”“餃餌”“粉角”等多種別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唐代稱餃子爲“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爲“角子”,元代稱爲“扁食”,清朝則稱爲“餃子”“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等。

“牢丸”的叫法最早出現在西晉,《餅賦》中說:“四時從用,無所不宜,唯牢丸乎。”古人用在祭禮上的牛羊豕三牲被稱爲“牢”,由此推測“牢丸”可能是以麪皮裹住肉餡的圓形食物,類似今天的餃子。

“月牙餛飩”也是三國魏晉時期的叫法,在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這種月牙狀叫“餛飩”的食品和餃子形狀基本類似,但吃法跟現在的餃子不同,是連湯吃的,像現在這樣蘸料吃要到唐朝。

唐代的餃子已經變得和今天的餃子幾乎一樣,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個吃,叫“偃月形餛飩”。而餃子和餛飩在稱呼上“分家”,大抵也是從此時開始的。

宋代時稱餃子爲“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北宋文學家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追憶汴京的繁盛,就曾提到市場上有“水晶角兒”“煎角子”,還有“駝峯角子”。宋人周密所輯《武林舊事》中也提到了臨安的市場上有“市羅角兒”“諸色角兒”的叫法。

張仲景爲了給窮人治病,發明一道食物流傳至今 第2張

宋代稱餃子爲“角兒”的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到了元朝,餃子也隨着蒙古帝國的征伐,傳到了世界各地。元明時期,餃子稱之爲“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這裏面的“匾”,就是“扁”,出自蒙古語。

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吃餃子已經成爲一種春節習俗。明代之前,吃餃子是冬至的節俗。明之後,不僅冬至吃餃子,春節也吃了。

春節吃餃子更有寓意,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爲“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史料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

值得一提是儘管到唐宋時餃子有了獨立的稱謂,不過在實際應用中,餃子、餛飩這兩種經典麪食稱呼還是經常你我不分。那麼,餃子和餛飩到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古時候,餛飩不稱之爲“餛飩”,而叫“餅”。西漢揚雄《方言》上說:“餅謂之飩”,意思是餛飩是餅的一種,差別爲其中夾內餡,經蒸煮後食用。如果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古人認爲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爲“渾沌”,後來才稱爲“餛飩”。

跟餃子一樣,餛飩的由來也有故事。餃子可以追溯到女媧,餛飩直接追溯到盤古。

話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前,宇宙渾沌,惟象無形,盤古孕育其間。盤古開天,他的身體各部分化爲山川大海、日月風雲,反正天地萬物間都是從“渾沌”演化而來,“餛飩”這種食物即從此而得名。

關於餛飩由來,最流行的說法是漢朝匈奴之說。在漢朝,北方匈奴經常南下騷擾邊疆,弄得當地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百姓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

除此之外,餛飩還有道教之說、春秋吳越爭霸說等等,總之,來歷很多。

張仲景爲了給窮人治病,發明一道食物流傳至今 第3張

餛飩最開始是用於祭祀的,到宋代的時候,每逢冬至時節,市鎮店肆停業,各家包餛飩祭祖,祭畢全家長幼分食祭品餛飩。

餛飩的名號也很多,比如四川人稱呼餛飩爲“抄手”,有“牽起你的手”之意。重慶部分地區稱其爲“包面”,安徽皖南地區則直接叫“包袱”,江西人稱“清湯”,廣東稱“雲吞”,福建稱“扁食”“扁肉”等等。

總之,餃子和餛飩是一個糾纏不清的話題。據《漢語方言大辭典》,今錦州、天津、保定、西寧、臨汾、太原、呼和浩特、烏魯木齊、徐州、南通等北方城市稱“餃子”爲“扁食”,而宜賓、如皋、玉山、廈門、福州、臺灣等南方城市則稱“餛飩”爲“扁食”。

其實,最初餛飩與水餃並無區別,但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二者漸漸有了區別。要區別二者其實很簡單:餃子重在吃餡,餛飩重在喝湯。無湯的即餃子,有湯即餛飩。

無論是餃子、餛飩,還是扁食、雲吞、龍抄手之類的,依然活躍在美食界,人人愛吃,百吃不厭。或許,只有吃過才能領各自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