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簡介

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過五關,斬六將”是出自小說《三國演義》的杜撰情節。關羽勇武雙全,“斬顏良誅文丑”“溫酒斬華雄”中得以充分體現,尤其是“過五關,斬六將”,關羽連過曹操五個關卡,斬了六員大將才擺脫曹操投奔劉備,後比喻英勇無比或下決心克服重重困難,含褒義。

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簡介

詞語釋義

【示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76回:“這如今萬世之下,那一個不說道過五關斬六將、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典故】

出自《三國演義》:過東嶺關時殺孔秀;過洛陽城時殺韓福、孟坦;過汜水關時殺卞喜;過滎陽時殺太守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秦琪,“過五關斬六將”因此得名。

【主要人物】

關羽(約162-220年),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的名將。劉備起兵時,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劉備、諸葛亮等入蜀國,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漢中後,關羽乘勢北伐魏國,曾圍襄樊、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中原震動,但是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被害。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爲“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爲“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爲“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爲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爲“《演義》三絕”之“義絕”。

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簡介 第2張

原文摘錄

斬孔秀

前至一關,名東嶺關。把關將姓孔,名秀,引五百軍兵在嶺上把守。當日關公押車仗上嶺,軍士報知孔秀,秀出關來迎。關公下馬,與孔秀施禮。秀曰:“將軍何往?”公曰:“某辭丞相,特往河北尋兄。”秀曰:“河北袁紹,正是丞相對頭。將軍此去,必有丞相文憑?”公曰:“因行期慌迫,不曾討得。”秀曰:“既無文憑,待我差人稟過丞相,方可放行。”關公曰:“待去稟時,須誤了我行程。”秀曰:“法度所拘,不得不如此。”關公曰:“汝不容我過關乎?”秀曰:“汝要過去,留下老小爲質。”關公大怒,舉刀就殺孔秀。秀退入關去,鳴鼓聚軍,披掛上馬,殺下關來,大喝曰:“汝敢過去麼!”關公約退車仗,縱馬提刀,竟不打話,直取孔秀。秀挺槍來迎。兩馬相交,只一合,鋼刀起處,孔秀屍橫馬下。衆軍便走。關公曰:“軍士休走。吾殺孔秀,不得已也,與汝等無干。借汝衆軍之口,傳語曹丞相,言孔秀欲害我,我故殺之。”衆軍俱拜於馬前。

斬韓福和孟坦

關公即請二夫人車仗出關,望洛陽進發。早有軍士報知洛陽太守韓福。韓福急聚衆將商議。牙將孟坦曰:“既無丞相文憑,即系私行;若不阻擋,必有罪責。”韓福曰:“關公勇猛,顏良、文丑俱爲所殺。今不可力敵,只須設計擒之。”孟坦曰:“吾有一計:先將鹿角攔定關口,待他到時,小將引兵和他交鋒,佯敗誘他來追,公可用暗箭射之。若關某墜馬,即擒解許都,必得重賞。”商議停當,人報關公車仗已到。韓福彎弓插箭,引一千人馬,排列關口,問:“來者何人?”關公馬上欠身言曰:“吾漢壽亭侯關某,敢借過路。”韓福曰:“有曹丞相文憑否?”關公曰:“事冗不曾討得。”韓福曰:“吾奉承相鈞命,鎮守此地,專一盤詰往來奸細。若無文憑,即系逃竄。”關公怒曰:“東嶺孔秀,已被吾殺。汝亦欲尋死耶?”韓福曰:“誰人與我擒之?”孟坦出馬,輪雙刀來取關公。關公約退車仗,拍馬來迎。孟坦戰不三合,撥回馬便走。關公趕來。孟坦只指望引誘關公,不想關公馬快,早已趕上,只一刀,砍爲兩段。關公勒馬回來,韓福閃在門首,盡力放了一箭,正射中關公左臂。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飛馬徑奔韓福,衝散衆軍,韓福急走不迭,關公手起刀落,帶頭連肩,斬於馬下;殺散衆軍,保護車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