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代善如此忠心爲什麼皇太極還是要打壓呢 揭祕兩人背後的矛盾所在

代善如此忠心爲什麼皇太極還是要打壓呢 揭祕兩人背後的矛盾所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代善如此忠心,爲什麼皇太極還是要打壓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皇太極能當上汗位,他的哥哥、大貝勒代善功不可沒。並且皇太極登上汗位後,代善對他又極盡忠心,可是爲什麼,皇太極卻因爲一件小事,便嚴厲打壓他呢?

代善如此忠心爲什麼皇太極還是要打壓呢 揭祕兩人背後的矛盾所在

(代善像)

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性情溫和,對努爾哈赤很有孝心,對兄弟也頗多關懷。本來,按努爾哈赤的想法,自己的汗位是準備讓長子褚英繼承的。可是褚英對兄弟多苛刻,甚至要求他們但凡稟事,先要告知他再向努爾哈赤稟告。兄弟們不堪其苦,集體向努爾哈赤告發褚英的種種劣跡。最終功勞無數的褚英,不光被廢除了繼承人的資格,還丟了性命。

褚英死後,努爾哈赤見代善不管是在兄弟中,還是在大臣那裏,都頗得善緣,再加上他也有軍功,因此將他立爲繼承人。

經過時間的考驗,代善無論是性格還是能力,都是繼承汗位的不二人選。因此,努爾哈赤很滿意自己的安排,年老時,曾在公衆場合表示,等自己百年之後,大妃阿巴亥和皇太極兄弟們,等都託付給代善。

也許阿巴亥急於將自己的未來打點好,也許是代善急於接管努爾哈赤的大妃,總之,這兩人遭人告發,說他們有不可告人的關係。

一個是自己最爲信賴的兒子,一個是自己最爲寵愛的妃子,努爾哈赤儘管心裏無比悲痛,但他再不願意對自己的兒子舉起屠刀。於是便以阿巴亥偷盜爲由,休離了她。至於代善,自此卻再也無緣汗位了。

代善如此忠心爲什麼皇太極還是要打壓呢 揭祕兩人背後的矛盾所在 第2張

(努爾哈赤)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來不及安排身後事便疾病突發,猝然離世了。

努爾哈赤離世後,汗位的空缺讓手握軍權的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蠢蠢欲動。

就在此時,代善的長子嶽託說服了代善,擁立皇太極繼位。

代善經過幾番思量後,也認爲自己就算繼承汗位,面對後金政治複雜的局面,也難以應付。再加上自己若是強行稱汗,必然會招致其他貝勒的不滿,於是他和嶽託等人步調一致,堅決擁立皇太極。

代善在朝中位高權重,說話自然有份量。再加上阿敏又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而莽古爾泰又爲人殘暴,曾手刃生母,幾乎無人擁戴他倆。既然大貝勒代善高風亮節,不與皇太極爭奪汗位,要擁立他爲新的大汗,阿敏和莽古爾泰還有朝中大臣們自然都沒有意見。

皇太極繼位後,因代善有擁立之功,將代善封爲和碩禮親王。

代善深知皇太極爲人疑心較重,事事謹小慎微,忠心耿耿。緊密地團結在皇太極身邊,南征北戰時,更是在前方衝鋒陷陣,頗有舍掉一身皮,也要爲皇太極的江山立汗馬功的架勢。

儘管如此,代善卻很快惹怒了皇太極。

天聰八年,被皇太極多次征伐的蒙古林丹汗在逃亡路上病逝,久經戰亂的蒙古察哈爾部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次年,林丹汗的八大福晉紛紛歸降皇太極。

代善如此忠心爲什麼皇太極還是要打壓呢 揭祕兩人背後的矛盾所在 第3張

(皇太極

做爲戰敗者的女人,還有財物和牛馬,自然都歸皇太極所有。

皇太極爲了顯示自己“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於是將林丹汗的福晉,分發給與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其中也分給長子豪格一個女人。

豪格的嫡福晉是哈達公主的女兒,哈達公主是努爾哈赤的女兒,也是皇太極的姐姐。她得知這件事後,認爲女兒的權益會受到損害,於是當着衆人的面,質問皇太極,事情鬧得很不好看。

代善是個和事佬,他將滿腹怒火的哈達公主,迎到自己的府邸設宴款待,並且在她臨走時,還送了些財物給她。

代善的做法讓皇太極很不高興,認爲他居心叵測。於是通知諸貝勒開大會,並在會上歷數代善的罪狀,最後直說他拉幫結派,居心險惡。

不光如此,還罷工,揚言自己做不了大汗,還是另請高明吧。

皇太極撂了挑子,諸貝勒亂了陣腳。罪魁禍首代善自然受到了大家的譴責,甚至還列舉了很多代善的不是,跪求皇太極給代善定罪。不光要剝奪他的爵位,還要沒收他十牛錄的人口。

皇太極見鬧也鬧得差不多了,代善也幾次登門謝罪,這才“勉爲其難”繼續工作。至於對代善的責罰,則從輕發落。

代善對此感激萬分,再次誓告天地:“若不恪守忠貞,殫心竭力,而言與行違,又或如莽古爾泰、德格類謀逆作亂者,天地譴之,讓代善不得善終。”

代善不過是盡兄妹情誼,請哈達公主吃了頓飯,何至於此呢?

很顯然,皇太極這樣小題大做,是因爲代善在朝中位高權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二號。再加上他又年長,對自己又有擁立之功,自己不得不對他禮讓三分。這種狀況,讓皇太極十分憂心。因此,才借這個事件,通過“打一巴掌給顆棗”的方式,藉此削弱代善的權威,並讓代善對他產生畏懼。這也是這位具有極強政治平衡術的皇帝的一種慣常做法。

(參考史料:《嘯亭續錄》《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