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邱福有多厲害?才能堪比韓信、白起,朱棣肉眼不識英雄,犯下大錯

邱福有多厲害?才能堪比韓信、白起,朱棣肉眼不識英雄,犯下大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此人才能堪比韓信、白起,明成祖朱棣肉眼不識英雄,犯下大錯。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一共六次北伐蒙古,後五次都是他本人御駕親征,第一次則由大將邱福統率。

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被明太祖朱元璋打敗後,向北遷移,史稱“北元”。朱元璋時期多次派兵北伐北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公元1388年,農曆四月,明朝大將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北元。十月,北元的最後一位皇帝脫古思帖木兒被部下也速迭兒殺死。也速迭兒自稱可汗,“大元”這個國號消失於歷史舞臺。

傳到第五代,鬼力赤篡位爲可汗,他們自稱“韃靼”。蒙古從此一分爲二,東爲韃靼,西爲瓦剌,互相之間,仇殺不斷。

公元1406年,韃靼權臣阿魯臺殺死鬼力赤,奉元朝宗室本雅失裏爲可汗,自居太師之位。

明成祖朱棣數次派人向韃靼通好,第一次韃靼根本不理睬,第二次韃靼竟將朱棣的使者殺死。

朱棣大怒,決心大舉征討韃靼。

邱福有多厲害?才能堪比韓信、白起,朱棣肉眼不識英雄,犯下大錯

公元1409年,明成祖朱棣派淇國公邱福爲大將軍,王聰、火真爲副,王忠、李遠等爲參將,率領騎兵十萬討伐韃靼。

朱棣本人是當世最出色的軍事統帥,他率領燕軍在絕對的劣勢之下奪取了皇位,身經百戰,經驗極爲豐富。對於邱福北征,他早已制定好作戰方略。

邱福出發前,朱棣叮囑他:帶兵打仗一定要小心謹慎,從開平往北,即使看不到敵人,也要時時刻刻做好戒備,是進還是退隨機應變,不要太過固執,就算這次沒能打垮對方,退回來下次再去也可以。

朱棣的這段話深得用兵的精髓。自古以來對北方的遊牧民族作戰,最大的困難之處就是要能夠在茫茫草原和荒漠之地找到敵軍的蹤跡。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也不興建城池,地形又千篇一律,明軍到那裏去作戰很容易迷路。如果敵人利用對地形的熟悉,作出襲擾、截糧等戰術安排,明軍很容易會陷入危險。

所以,朱棣強調了兩點:第一是要謹慎戒備,不要冒進、防止被敵偷襲;第二要保持足夠的機動力,如果找不到敵人,退回來,下次再去。

作爲上級領導,朱棣對於邱福可以說關懷備至了。漢武帝北伐匈奴的時候,如果戰敗或無功而返,是要殺頭的。

霸道和王道並用,法術與仁政通行,朱棣不愧爲永樂大帝。

如果按照這個作戰計劃執行,明軍有很大的可能性能保平爭勝。對於北伐韃靼的安排,朱棣已經盡力,他應該高枕無憂了。

但不知爲何,朱棣總是有一絲絲憂慮。邱福率軍北上之後,朱棣又派好幾撥人去提醒邱福:要是軍中有人說敵人不堪一擊,你要謹慎對待,千萬不要相信。

八月,邱福親自率一千多人爲先鋒到達臚朐河,遇到零散的韃靼騎兵。邱福進攻獲勝,抓到了韃靼的一個尚書。

邱福請他喝酒,問他:本雅失裏在哪?

那個尚書說:本雅失裏聽說你們來了,向北逃走了,現在在這裏向北三十里的地方。

邱福大喜,喊道:我們趕緊追上去抓他吧!

邱福的興奮是有道理的,前面我們說了,這一戰的難點就在於怎麼找到敵軍,現在難點已經被克服。從前漢朝的老將李廣雖然善於用兵但每次都找不到匈奴軍,而衛青、霍去病雖然年輕卻總是能夠找到匈奴的蹤跡。李廣也因此被稱爲“數奇”,用現在話說就是命不好。

邱福認爲,命運對自己太好了,名將李廣一輩子都沒有遇上的機會,讓自己給遇上了。

邱福有多厲害?才能堪比韓信、白起,朱棣肉眼不識英雄,犯下大錯 第2張

他急不可耐,不等後面的大軍會合,準備率領手下僅有的一千多騎兵去抓本雅失裏。

將領們提出反對:還是等大軍都集合,派出偵察兵查探清楚虛實再進攻吧。

邱福不聽。

我在之前曹操北伐烏桓的白狼山之戰中曾經詳細講解過對遊牧民族作戰的一種經典戰術:輕騎突襲。如果按照這個戰術來看,邱福的想法正好符合。

有一句話叫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也有一句話叫做“兵貴神速”。如果慢吞吞地集合再偵查,敵人早就跑了。英雄和凡人往往就在這一念之間。

但英雄和蠢材往往也在一念之間。

兵法這個東西往往呈現出矛盾的兩面性,比如趙奢在閼與之戰曾採用過居高臨下的戰術就成了經典,而馬謖採用相同的方法卻成了笑話。

到底如何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而不是生搬硬套。而最終,檢驗戰術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就是有沒有打贏。

很不幸,邱福這次屬於反面案例。這個所謂的“尚書”根本就是韃靼人故意留在這裏散播虛假軍情的。本雅失裏可能確實在北面不遠的地方,但絕對不是潰散逃跑的狀態,而是嚴陣以待。

邱福用這個尚書當嚮導,一路北上。邱福一連追了兩天,路上果然不斷遇到零零散散的韃靼騎兵,一觸即潰,不堪一擊。

這種情況更加堅定了邱福追擊的決心,因爲敵軍正在潰散四逃!

這時候,參軍李遠提醒邱福:將軍你太過輕信了,這個尚書很可能是敵軍的間諜,他們示弱於我們,是在誘敵深入,要是再貿然前進,恐怕會不利。

緊接着,李遠又說:但我們現在也不能退後了,萬一敵軍來掩殺,我們就完了。爲今之計,應該就地駐紮,修築營壘,設置防禦,然後大張旗鼓,迷惑敵軍,夜裏再把火把都點着,讓敵人搞不清我們到底有多少人。等我們的主力都到達後,我們再全面進攻,萬無一失。就算無法交戰,我們也能全身而退。皇上早就和你交代過的事情,你怎麼了忘了?

看了李遠的這些軍事意見,我大吃一驚。此人從料敵到應變,簡直算無遺策。如果說看得出敵軍在誘敵只是一個較高明的將領的眼光,那麼李遠對於已處於孤軍深入情況下的明軍的戰術安排就堪稱名將風範了。

固守待援,以求萬全;虛張聲勢,迷惑敵軍——李遠表現出的軍事謀略遠遠在邱福之上。

明軍的副將王聰也苦勸邱福不要再貿然前進。

邱福一概不聽,並且聲色俱厲地說:誰敢違命,斬!

邱福有多厲害?才能堪比韓信、白起,朱棣肉眼不識英雄,犯下大錯 第3張

官大一級壓死人。

將領和士兵們只能聽從,繼續前進,很多士兵邊走邊哭。

八月十五日,明軍終於找到了韃靼軍。與邱福想象中完全不同的是,韃靼軍軍容整齊、鬥志旺盛,根本就不像是一路逃到這裏的。

沒錯,韃靼軍已經在此恭候多時了。明軍人少,根本就不是對手,被韃靼大軍圍住猛攻。

明軍副將王聰戰死。參軍李遠率領五百多騎兵突圍,斬殺幾百人,最終馬失前蹄被俘。明軍主將邱福也被生擒。韃靼人將邱福、李遠都斬殺,然後繼續前進,迎戰明軍的後續部隊。

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此戰的剩餘部分,只是交代了最終的結果——“一軍皆沒”。也就是全軍覆沒。明軍的五位將領全部死於此戰。

明成祖朱棣得到消息後,雷霆震怒。他很後悔自己沒有選對正確的主將人選。這次戰爭也使朱棣失去了對其他將領的信心,以後每次征討蒙古,朱棣都是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