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昱是什麼樣的人?兇殘不亞於劉子業,每天以殺人爲樂

劉昱是什麼樣的人?兇殘不亞於劉子業,每天以殺人爲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山陰公主的堂弟,兇殘不亞於劉子業,每天以殺人爲樂,最終橫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劉宋政權統治江南近60年時間,共經歷過9位國君,大多數皇帝的血液中都流淌着變態或嗜血的基因,山陰公主劉楚玉與前廢帝劉子業的堂弟、第八位皇帝劉昱(後廢帝),便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此君在位五年間壞事做盡,每天以殺人爲樂,實在是變態兇殘至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劉昱。

劉昱是宋明帝的長子,生母爲陳妙登。不過按史料記載,明帝並無生育能力,他的兒子們要麼是抱養而來,要麼是借種生子,沒有一個是自己的親骨肉,而劉昱的生父其實是明帝的寵臣李道兒。陳妙登在與李道兒交合懷孕後,被明帝重新召入宮中,然後才生下的劉昱。而劉昱長大後也對這件事有所瞭解,所以經常自稱李將軍或李統。

劉昱是什麼樣的人?兇殘不亞於劉子業,每天以殺人爲樂

始有寵,一年許衰歇,以乞李道兒。尋又迎還,生廢帝,故民中皆呼廢帝爲李氏子。廢帝后每自稱李將軍,或自謂李統(見《宋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一》)。先是人間言明帝不男,故皆呼廢帝爲李氏子。廢帝后每微行,自稱李將軍,或自謂李統(見《南史·卷十一·列傳第一》)。

雖然劉昱是個野種,但明帝不僅把他當親兒來養,而且還立他爲儲君,準備把劉家的江山交給他來繼承。可劉昱從小頑劣不堪、性格乖張,實在不是一位做儲君的料兒,而且坐沒坐相、站沒站相,經常像個猴子似得玩爬杆,在距離地面一丈有餘的地方,一玩就是半天。至於學業,從來都是荒廢怠惰。

年紀稍大點後,劉昱喜怒無常的性格暴露無遺,稍有不滿便對身邊的人鞭打痛擊,顯得極爲暴躁殘酷,爲此沒少挨明帝和陳妙登的鞭打,但劉昱依然我行我素,活脫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

劉昱是什麼樣的人?兇殘不亞於劉子業,每天以殺人爲樂 第2張

公元472年,明帝駕崩,劉昱登基爲劉宋第八任皇帝,當時才僅有十歲(虛齡)而已。由於劉昱年紀太小,所以明帝臨終前爲他挑選了四位輔政大臣,即中書令褚淵、尚書令袁粲、丹陽尹劉秉、領軍將軍蕭道成,時人目爲“四貴”。可事實證明,在頑劣殘暴的小皇帝面前,這四大輔臣最終全都成了擺設。

劉昱登基之初,尚且內畏王太后(明帝正妻)、外憚四貴,不敢過於放縱,但等到元服(即成人禮)一過,馬上便故態萌發,而且變得更加殘酷變態。劉昱整日裏以遊戲、屠戮爲樂,不僅超級喜歡親自動手殺人,而且還癡迷於屠宰犬馬牛驢,把處理政事的大內耀靈殿變成了屠宰場。劉昱的身邊經常着針、鑿、鋸等工具,只要左右侍從稍有不如意,就要加以殘殺,每天不殺人便怏怏不樂。

鉗鑿錐鋸,不離左右,爲擊腦、槌陰、剖心之誅,日有數十。常見臥屍流血,然後爲樂。左右人見有顰眉者,帝令其正立,以矛刺洞之...天性好殺,一日無事,輒慘慘不樂。見《南史·卷三·宋本紀下第三》。

除殺人外,劉昱還超喜歡出宮遊玩,每次外出時都讓從人手持長矛大棒,路上凡遇見行人及犬馬牛驢立時殺死,以至於人民驚擾、道無行人(“四年,無日不出,與左右解僧智、張五兒恆夜出,開承明門,夕去晨反,晨出暮歸,從者並執鋌矛,行人男女及犬馬牛驢逢無免者。人間擾懼,晝日不開門,道無行人。”引文同上)。

劉昱是什麼樣的人?兇殘不亞於劉子業,每天以殺人爲樂 第3張

王太后見劉昱如此殘暴變態,難免會有所申斥,結果惹得小皇帝怒火中燒,竟想用鴆酒毒死太后,虧得左右力勸才作罷。孝武帝共有二十八子,其中被明帝殺害的有十六個,剩餘十二人全部被劉昱處死。諸如此類的暴行,史不絕書。

劉昱在位5年間,犯下種種罪行罄竹難書、令人髮指,朝臣們每日戰戰兢兢、朝不保夕,最終纔想明白一個道理:要想活命,唯有訴諸於政變一途。而最終發動政變的頭目,正是領軍將軍蕭道成。

蕭道成之所以跟劉昱結怨,全系劉昱曾在蕭府中想要用弓箭射死蕭道成,雖然在衆人的勸說下,最終搞成了一款射擊遊戲,但蕭道成明白,遊戲總有成真的可能。所以爲求自保,蕭道成便與心腹王敬則密謀,買通小皇帝身邊的侍從楊玉夫等人,準備伺機發難。

公元477年七夕節,小皇帝在臨睡前告訴楊玉夫,等到牛郎織女在銀河會面時,一定要告訴他起來觀看,如果到時候看不到,就會殺死楊玉夫。楊玉夫聽後恐慌至極,自知再不採取動作唯有死路一條,於是等劉昱睡熟後,便與同黨將他弒殺。劉昱被殺時,虛齡只有十五歲,死後被追廢帝號,因堂兄劉子業被稱爲前廢帝,所以後世便稱他爲後廢帝。

劉昱是什麼樣的人?兇殘不亞於劉子業,每天以殺人爲樂 第4張

後廢帝死後,蕭道成火速擁立後廢帝的弟弟劉準爲帝,隨即把控軍國大政,在完成一系列剷除異己的工作後,於479年篡宋建齊,登基稱帝。至此,統治江南60個年頭的劉宋政權正式覆亡。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