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朱棣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遷都燕京的 遷都燕京簡介

朱棣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遷都燕京的 遷都燕京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永樂遷都又稱明成祖遷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往北平,是具有中國歷史重大意義的事件,其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造成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遷都北平,有利於控制全國的政局,同時有利於抗擊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於經營東北地區。

朱棣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遷都燕京的 遷都燕京簡介

背景

遷都前的南京

自唐朝以後,江南經濟迅速發展並超過北方,成爲全國的經濟重心所在。位於江南的南京和其上下游的採石、瓜洲一起構成的江防體系是保證南京安全的直接屏障。同時,南京自身的地理條件也十分優越。因此,幾乎所有佔據中國南方的政權都以南京作爲首都。明太祖朱元璋也以南京作爲基地,統一全國建立明朝。

南京地勢險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西邊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磯。從西南往東北有石頭山、馬鞍山、四望山、盧龍山、幕府山,東北有寧鎮山脈的最高峯鐘山,北邊有富貴山、覆舟山,雞籠山,南邊有長命州、張公州、白鷺等沙州形成夾江,這些天然屏障拱衛着南京,使得歷代統治者都很看中這塊地。 不僅如此,南京還交通便利,東南的太湖平原和錢塘江流域是水資源豐富的地方。沿江可上溯到九江、武漢,沿江下行可到上海,加上秦淮河與太湖水系,使得南京四通八達。

朱棣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遷都燕京的 遷都燕京簡介 第2張

明初的南京城自外而內,有外城、京城(內城)、皇城、宮城四層。內城周長九十六裏,外城周長一百八十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都城形制與歷代故都近似方形的佈局不同,明南京城形狀不規則,南京明城牆(即京城城牆)根據南京山脈、水系的走向築城,據崗壟之脊,依山傍水而建,呈“南鬥”與“北斗”聚合形佈局,是中國禮教制度與自然相結合的典範。

遷都前的北平

北平位於華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環山,俯瞰中原,號爲形勝。自唐朝安史之亂以來,北平(范陽)在全國的地位日漸顯著。北平是遼的南京,金元兩代的故都。

洪武元年(1368年),徐達攻克元大都,大都改稱北平。徐達將城中部分居民遷往開封,平毀了元朝宮殿,其在舊址堆土築成景山;爲了便於防守,將北面城垣南移。由於運河淤塞,南方的物資主要改由海運和陸運轉運。這樣,原本繁華的元朝京師大都城變成了一座相對冷清的北方邊城。

朱棣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遷都燕京的 遷都燕京簡介 第3張

洪武三年,太祖四子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燕王之國,在北平設立王府,俗謂燕平。徐達死後,華北邊防部隊多由燕王節制,北平也就成爲明朝北部邊防的中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