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信息快遞十分不方便 古人打仗時時怎麼傳遞軍情

古代信息快遞十分不方便 古人打仗時時怎麼傳遞軍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打仗沒手機,怎麼傳遞軍情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受惠於通信科技發達,現代人傳遞信息只要拿出手機、打開網絡,就算相隔半個地球也能輕鬆對話;反觀古人光是魚雁往來都有可能“寄丟”,更別說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想要即時傳遞正確信息可說難上加難。無風起念小編總結了古代打仗官兵們的通信,其方法主要有四,最後甚至連風箏也派上用場。

烽火傳軍情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烽火戲諸侯”出自司馬遷《史記》卷四《周本紀》: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爲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悅之,爲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古代信息快遞十分不方便 古人打仗時時怎麼傳遞軍情

“烽火”是古代用來傳遞邊疆軍情的通信方法,周幽王在位是公元前781年至前771年。從周朝一路沿用至明清時期,數千年來又以漢代的烽火系統規模最龐大。

當時,中央政府爲了溝通與邊疆的信息往來,在邊關重鎮及交通要道沿途修築烽燧,即烽火臺,如同高高聳立的碉樓,儲備柴草。一旦外敵入侵,即燃起柴草(也有一說爲狼糞),各烽燧相繼燃起火光或“狼煙”,傳遞緊急軍情,上達中央政府。

至於烽火如何才能傳遞軍情?據漢朝典籍記載,古代軍人主要會在軍事重地周遭的制高點設置“烽火臺”,每隔一定距離就會有一座。當衛兵發現敵軍來犯,就會逐一點燃烽火臺,透過濃煙或光亮來通知友軍。

“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歷史的教訓太深刻了!以致這個以喜劇開場又以悲劇閉幕的古老故事,幾千年來,在我國,幾乎婦孺皆知:國之重器豈可視作兒戲!那大漠荒野上的一個個烽燧殘丘,至今仍訴說着古老的傳說。

古代信息快遞十分不方便 古人打仗時時怎麼傳遞軍情 第2張

飛鴿傳書

飛鴿傳書,顧名思義就是用鴿子傳遞書信,人類利用家鴿天生具有的良好方向感,將紙張或信息的載體綁在家鴿腿上,並讓它們往收信方飛去。

飛鴿傳書,早於先秦已流入民間,後於魏晉時期,得以廣泛使用飛鴿傳書這種通訊方法。不過,在部隊中用來傳遞軍情的確切起源目前尚未出現明確說法,不過唐朝時,信鴿傳輸就已相當普遍。

此外,飛鴿傳書甚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都還投入使用。不過訓練及飼養鴿只成本過高,加上存在較高的不確定因素,導致在古代難以普及。

驛站傳遞信件

古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非馬莫屬,但馬畢竟是動物也會疲倦,因此需要在傳遞信息的路上設置更換馬匹的休息站;通過不斷更換精力充沛的馬匹奔跑,以保證信件傳遞的速度不見衰退。中國是最早使用驛站的國家,約在3000千年前的周朝,就已經擁有相當完善的郵驛系統。

漢朝每30裏置驛,由太尉執掌。唐朝郵驛設遍全國,分爲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三種,驛站設有驛舍,全國共有1,639個驛站,人員共20,000人,中央由兵部駕部郎中管轄,節度使下設館驛巡官4人,各縣由縣令兼理驛事。天寶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祿山范陽起兵,兩地相隔3,000裏,6日後事件即傳至京城,可見效率迅速。

古代信息快遞十分不方便 古人打仗時時怎麼傳遞軍情 第3張

古代驛站雞鳴驛

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中有證: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穿州過府,要拼命運送楊貴妃的荔枝,每年會累死幾匹馬、幾個可憐的驛官兵。

隨著鐵路及汽車的發展,古代主要供官方及軍隊使用的驛站已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平民也可利用的車站與服務區,現今日語及韓語仍沿用“驛”稱呼車站。

古代信息快遞十分不方便 古人打仗時時怎麼傳遞軍情 第4張

風箏傳遞信息

風箏最初誕生的目的主要爲軍事用途,包括軍事偵察、傳遞軍情或加密情報等等。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爲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爲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

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到了唐朝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爲一種娛樂的玩具。

古代信息快遞十分不方便 古人打仗時時怎麼傳遞軍情 第5張

軍事上利用風箏的例子,史書上多有記載。漢初楚漢相爭時,劉邦圍困項羽於垓下,韓信向漢王劉邦建議用絹帛竹木製作大型風箏,在上面裝上竹哨,於晚間放到楚營上空,發出嗚嗚的聲響,同時漢軍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發楚軍的思鄉之情,從而瓦解了楚軍的士氣,贏得了戰事的勝利。

參考資料:《史記》《舊唐書》《資治通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