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造反的皇帝那麼多 最後爲何只有朱棣一個人成功了

古代造反的皇帝那麼多 最後爲何只有朱棣一個人成功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造反的藩王這麼多,爲何只有朱棣能成功,還名垂千古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創建了很多新的制度,很多對後世影響都非常大。其中有一個就是在全國推行郡縣制。秦朝之前,中央對地方的統治都是實行分封制,諸侯分封建國。秦始皇覺得這種制度不利於中央集權,所以廢除分封實行軍銜。不過秦朝歷二世而亡,西漢建立後,實行雙軌制,就是分封制和郡縣制並行。之後的歷代王朝都有一定的分封。當然,秦朝之後的分封,諸侯的實力和之前完全不能相比,後來被限制得越來越小。但不管怎麼說,還是有諸侯王存在的。

諸侯王的權力再小,也都是有一定大權的。有些朝代的諸侯王還能掌握地方大權。這些諸侯並不是都會聽從中央的,有的則會反對中央,甚至進行進行造反。不過縱觀整個歷史,造反的諸侯有很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個或者衆多個。但成功的卻之後朱棣,而且他不僅成功了,還名垂千古。我們看一下朱棣是如何做到這些的。

古代造反的皇帝那麼多 最後爲何只有朱棣一個人成功了

我們先看一下古代藩王造反的案例,比較出名的無非就是以下幾個。西漢時期的七王之亂,因爲漢景帝削藩導致的,最後被平定。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因爲賈南風亂政導致。明朝後期的寧王叛亂,最後被王陽明平定。清朝時的三藩之亂,也是藩王造反的一種,結果被康熙平定。這些藩王造反最終都被平定。可以說朱棣和他們相比是非常幸運。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而且是嫡子,被封爲燕王,鎮守元大都北京。朱元璋去世後,他的孫子朱允炆繼位,在大臣的建議下開始削藩。朱棣可以說是爲了保全自己,最後才決定造反的。說真的,這個狀況和漢景帝時的七王之亂差不多,都是因爲削藩出現的。不過人家朱棣造反卻成功了。

1399年,朱棣在北平起兵。當然,任何時候起兵造反的都要有理由,否則名不正言不順。朱棣的理由很簡單,說皇帝被奸臣掌控纔開始削藩,逼死其他諸侯王。自己起兵主要是清君側的,這個理由和七王之亂一模一樣。經過三年的時間,1402年,朱棣攻佔了明朝首都南京,建文帝朱允炆消失不見,朱棣正式稱帝。朱棣的造反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持續的時間非常長,但是參加的諸侯國卻非常少。可以說,朱棣造反能成功真的是不可思議。當然,成功肯定是有理由的,不可能是巧合這麼簡單。我們看一下,哪些原因促使朱棣成功的?

首先朱棣在皇位繼承上有絕對的優勢。其實,對於絕大多數大臣來說,不管是誰稱爲皇帝,對他們沒有什麼影響。天下是朱家的天下,不管誰是老闆,大臣還是打工領工資。當然,也有極個別的大臣不這麼認爲,這些大臣肯定是參與儲君之爭了,有自己支持的人,這些人肯定是希望自己支持的人當皇帝。

我們看一下朱棣在皇位繼承上到底有什麼優勢。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兒子。從這點說,朱棣是嫡子。按照我國古代正常的繼承順序,一般都是嫡長子繼承製比較多。即使不是嫡長子繼承製,也都是堅持嫡子繼承。除非沒有嫡子,纔會在其他皇子中選擇。可以說,歷朝歷代都是這樣的。朱棣是四子,本來機會不是很大。而且朱元璋很早就立了嫡長子朱標爲太子。結果朱標在朱元璋去世前早逝了。所以朱元璋在選皇位繼承人上一直很糾結。當時朱元璋的二兒子、三兒子都去世了,所以朱棣此時變成了嫡長子。按照正常的狀況,朱棣成爲皇帝的可能性非常大。

古代造反的皇帝那麼多 最後爲何只有朱棣一個人成功了 第2張

不過朱元璋想了很久,最後把皇位傳給朱標的長子朱允炆,跳過了兒子輩,直接傳給孫子。說真的,這種狀況在歷史上有,但並不是很多。朱元璋這樣做,讓很多藩王不高興。跳過兒子傳給孫子,本來就不符合規矩。其中最不高興的就是朱棣了,按照正常的狀況,朱棣極有可能成爲皇帝,但朱元璋卻跳過了他。這種狀況下,朱棣如果造反的話也很正常,因爲很多人也都認爲皇位應該是他的。此時其他人並不反對,尤其是地方官員,誰當皇帝都可以。反正都是朱家的人,其他人也沒有這個機會。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次造反的主角就是朱棣,一旦朱棣成功的話,皇帝肯定就是他,不會是別人。朱棣就不需要繼續和別人爭奪皇位了。

其次建文帝的舉措很大程度幫助了朱棣。建文帝即位後就開始進行削藩,因爲很多藩王手握大權,對中央的威脅非常大。削藩這一點是任何一個君主都會做的。不過只要削藩就會得罪那些藩王。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一出來,很多人心裏都是反對的。當朱棣出來造反的時候,這些藩王雖然只有寧王加入了朱棣的隊伍,其他藩王看起來是中立,但心裏都是向着朱棣的。其實這些藩王的中立對朱棣來說就是最大的幫助了。因爲他們一旦再反對朱棣的話,朱棣是沒有可能成功的。

當然,建文帝不僅得罪了藩王,還有就是他上臺後實行的一些政策還得罪了武將,他重視文官,輕視武將。重文輕武是很多王朝建立後都會做的事情,因爲王朝建立之後,武將的存在對王朝是個重大威脅。所以纔有劉邦殺功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的胡藍之獄。建文帝這樣做沒有什麼錯,要是在正常狀況下,這些武將也做不了什麼。不過此時朱棣起兵了,所以那些武將立刻投到了朱棣的麾下,追隨朱棣。反正跟着建文帝是沒有出路了,跟着朱棣或許還有出路,這樣狀況下,大家肯定選擇追隨朱棣。就這樣朱棣的隊伍越來越大。

古代造反的皇帝那麼多 最後爲何只有朱棣一個人成功了 第3張

建文帝還做了一件錯的離譜的事,就是在讓大將平叛的時候不要殺朱棣。要知道朱棣這可是造反,你讓自己的手下去平叛結果還不讓殺對方主將,這下自己人肯定施展不開。再看一下朱棣,當他知道對方不敢殺自己之後,每次打仗都衝在最前面,這非常鼓舞士氣,對戰局非常有利。

第三朱棣個人非常有謀略。朱棣在靖難之役前,在外征戰多年。朱棣的封地在北平,這個地方是元朝的首都,同時也是明朝北方的邊關,對對抗蒙古的前線。朱棣做燕王期間,多次對外征戰,而且功勞非常大。可以說在帶兵打仗方面,朱棣還是非常厲害的。而且他手下個個都是能征善戰的老兵,這些軍隊是朱棣造反成功的重要因素。

朱棣在造反開始的時候,打着是靖難的旗號。說白了,人家不是反對朝廷,只是反對小人。因爲有小人在建文帝面前建議削藩了,所以朱棣才反對。這個旗號就確定了一件事,朱棣是認同削藩的。這樣的話,那些藩王肯定是支持朱棣的。因爲朱棣反對削藩,這是藩王最想看到的。

除了這些,朱棣最後的決策非常聰明,就是直接進攻南京。縱觀朱棣的起兵,前面幾年打的雖然順利,但地盤一直僅限於北京附近,距離南京非常遠。所以最後朱棣決定直接進攻南京,不打其他地方了。由於朝廷平叛不斷失敗,所以很多人對朝廷失去了信心。在朱棣進攻南京的時候,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就這樣順利的打進了南京。

最後一點,建文帝的結局讓朱棣順利繼位。其實不管朱棣有多大的優勢,建文帝做了多少錯事,朱棣畢竟是藩王,建文帝畢竟是皇帝。朱棣造反的旗號是靖難,說白了如果建文帝在世的話,朱棣根本不好處置他。無論是殺了他還是廢了他,都違反自己的初衷。要是繼續讓建文帝當皇帝的話,跟着自己造反的人肯定不願意。而朱棣想要登基爲皇帝也肯定是難上加難。巧合的是,建文帝消失了。這對朱棣來說是最好的消息。他不關心建文帝是怎麼消失的,但只要他消失,朱棣就能順利繼承皇位。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

古代造反的皇帝那麼多 最後爲何只有朱棣一個人成功了 第4張

這些就是朱棣造反成功的重要因素。當然,朱棣後來之所以能名垂千古,並不是因爲他當上了皇帝。而是因爲他當了皇帝后還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比如五次親政蒙古、修建《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疏通運河、建造北京城等。也正因爲做了這些事,朱棣才名垂千古的。如果沒有後面的這些事,即使造反成功了,在歷史上的名聲也不會好的。

不管怎麼說,像朱棣這種造反成功的都非常難得了。成功之後還能流芳千古,更是難上加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