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五國攻秦之戰出動20萬軍隊 秦國是怎麼力挽狂瀾的

五國攻秦之戰出動20萬軍隊 秦國是怎麼力挽狂瀾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五國出兵20萬,大戰函谷關,生死關頭秦國是如何力挽狂瀾的?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五國出兵20萬,大戰函谷關,生死關頭秦國是如何力挽狂瀾的?問題中所提及的爲五國攻秦之戰。魏、韓、趙、楚、燕五國聯軍,相約一同進攻秦國,此戰最終結果爲五國聯軍戰敗。五國攻秦之戰是戰國時期大規模的一次諸侯合縱攻秦之戰,此戰之後六國再也無法抵禦秦國的進攻和兼併,秦王嬴政最終統一六國,成爲始皇帝。

五國攻秦之戰出動20萬軍隊 秦國是怎麼力挽狂瀾的

五國聯軍內部各有所圖,心口不一

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秦國因商鞅變法而逐漸崛起強大,後期秦國不在滿足當時各國的勢力分佈,企圖向外擴張。秦國爲此制定東向擴張戰略以及張儀的連橫策略,在危機意識下魏王驅逐張儀,改用公孫衍爲相,欲行“合縱”之策。後來魏、趙、韓、燕、楚五國共推楚懷王爲縱長,組織五國聯軍共同進攻勢大的秦國。

兩方函谷關交戰之前,五國聯軍佔據壓倒性優勢,形勢一片大好,但五國聯軍行至函谷關時,兩方格局發生逆轉。函谷關是秦國的門戶,它的穀道僅能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名。當五國聯軍攻打到了函谷關的時候,秦軍憑藉函谷關的天險發動精銳軍隊出擊,將當時諸侯的聯軍打的節節敗退。由於當時各國的利害關係不同,且戰事不斷失利,難有大勝,各國因爲損失良多,不斷引發爭吵,導致五國攻秦之戰期間各國無法達到真正的團結。因爲各國心懷鬼胎,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前,自然難以堅持太久。

函谷關的特殊地理位置

函谷關地理形勢十分險要,它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自古就是中原地區東西交通必經的要塞,號稱天險。在函谷關“車不分軌,馬不併鞍”,所以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因爲秦國的特殊地理位置,五國聯軍攻破函谷關,即可直擊秦國,另外,除函谷關外,秦國國內基本無險可守,所以秦國必然在此駐紮重兵,這一切導致五國很難在損失很小的情況下,攻下函谷關。

五國攻秦之戰出動20萬軍隊 秦國是怎麼力挽狂瀾的 第2張

秦國國力昌盛,軍事力量強大

秦國因爲地理位置原因自開國以來,長期和西戎等少數民族搏鬥,造就秦國民風彪悍。尤其在商鞅變法之後,全民皆兵,軍事動員和戰鬥力極強。另外,秦國除了依託地理和軍事上的優勢,在政治外交上,秦國擁有張儀等優秀的外交人才,一直實行對其他各國的分化瓦解和遠交近攻策略,這些戰略都使某些國家能在合適的時機得到一些好處,造成其他各國難以達到真正的團結。除此之外,秦國連續幾代秦王,都算是勵精圖治之輩,在父輩的基礎上實力不斷穩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