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朱元璋爲何如此痛恨蒲氏家族?不僅有錢還有兵

朱元璋爲何如此痛恨蒲氏家族?不僅有錢還有兵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古奸臣惹人痛恨,比如秦檜他被稱爲千古奸臣,那罵名絕對是再過一萬年也洗不清,不過在明朝初期,漢人卻對南宋另外一位宋奸更加的痛恨,死了百來年,還被朱元璋命人挖了出來鞭屍三百,這人便是蒲壽庚,且他的子孫在明朝永遠入賤籍。明人爲何如此這個家族呢?

朱元璋爲何如此痛恨蒲氏家族?不僅有錢還有兵

網絡配圖

  蒲壽庚祖先是中東人,做東西方貿易,後來定居占城(現在的越南),約11世紀移居廣州,經營商舶,成爲首屈一指的富豪。不過到了南宋中後期,蒲氏在廣州越來越混不下去,蒲壽庚之父蒲開宗即舉家自廣州徙居泉州,定居臨近泉州後渚港的法石鄉雲麓村,繼續從事以運販大宗香料爲主的海外貿易。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任安溪縣主簿;紹定六年(1233年),爲鼓勵蒲氏的中外貿易活動,南宋政府賜“承節郎”的官銜。(參見《泉州人名錄·蒲開宗》)不過在蒲開宗晚年,蒲氏的生意又出現了問題,他死後蒲壽庚接過了這爛攤子,此人能有做生意的天賦,將蒲氏的生意起死回生,而且還越做越大。

  根據《福建通志》,蒲壽庚任提舉泉州舶司是在淳祐十年(1250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換爲揚瑾,直到南宋末年也沒有蒲壽庚的名字。因此實際上蒲壽庚只做了三年不足的提舉市舶使,這也符合地方官員在任三年一輪換的宋代官制。但不管其任提舉泉州市舶司或離職,均能“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可見蒲壽庚勢力之強大。

  蒲氏不僅有錢,而且還有兵,也就是養了一些私兵用於護商之用,蒲氏養的私兵還不少,在南宋末年還曾幫助南宋的軍隊平定泉州一帶的匪患。

  而宋朝鼓勵經商,所以對蒲氏一直非常優待,蒲壽庚於宋末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30年,“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鉅萬,家僮數千。”而且在剿匪後,因功被授福建安撫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合稱福建安撫沿海都置制使),安撫一路之兵事民政,統領海防,權力很大。

  總之一句話,宋室對蒲氏那是非常厚待的。

朱元璋爲何如此痛恨蒲氏家族?不僅有錢還有兵 第2張

網絡配圖

  可沒想到的是蒲氏卻恩將仇報。

  至元十三年即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軍南下,包圍臨安。因元軍善陸戰不善海戰,所以便想招降海上勢力龐大的蒲氏,遭到了蒲氏的拒絕。

  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元·丞相伯顏陷臨安,恭帝降,南宋事實上滅亡。南宋·遺臣奉恭帝兄趙昰入閩,欲圖恢復。五月,趙昰在福州另立朝廷,是爲端宗,年號景炎元年(1276年)。同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爲避元軍,並冀得蒲壽宬、蒲壽庚兄弟之助,南宋·陳宜中、少保張世傑率舟師十萬,奉宋·端宗趙昰及衛王趙昺、楊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輦村,“欲作都泉州”。

  當時南宋遺老遺少們想憑藉泉州這座城池堅厚,又海路通暢之地作爲新的都城,繼續抗元。可是蒲壽庚竟然緊關城門,不許南宋遺老遺少們進城。這惹惱了張世傑,沒收了他們家停在海邊的海船,至此蒲氏和宋室決裂,之後蒲氏正式降元。

  爲保護泉州百姓而降元,蒲氏的選擇也可以理解,即便是蒲氏爲了保護他蒲氏的利益降元,也可以理解,但是蒲壽庚卻喪心病狂,竟將宋室在之前遷往泉州,並已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的宋外宗室三千餘人盡數屠盡,不僅如此,蒲壽庚還下令屠戮泉州漢人百姓,前後達數萬人。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次改朝換代,不是沒有過對宗室的屠殺,但那要麼是皇族內部的內訌,要麼是北方野蠻異族南下後由敵對國進行的,而由一個本國地方官員決策並執行的宗室大屠殺,僅此一次。

  泉州許氏家族起義兵抗擊蒲壽庚,掩護二帝南逃,被蒲壽庚幾乎滅族,還有在泉州忠心宋室的陳氏家族和曾氏家族也被蒲壽庚幾近滅族。

  泉州清源少林寺僧衆反蒲壽庚之降元,遭蒲壽庚和元將奇握溫思的鎮壓,他們率元軍萬人衝進少林,千餘僧衆被屠,只剩數十人逃出。

朱元璋爲何如此痛恨蒲氏家族?不僅有錢還有兵 第3張

網絡配圖

  蒲壽庚此舉實在是喪心病狂,甚至讓元軍都爲之側目,要知道攻打南宋時,蒙古人已經不怎麼屠城了,即便是蒙哥汗死於釣魚城,之後蒙古人接收了釣魚城後也未屠城。

  而蒲壽庚用他的屠刀換來了蒲氏的百年富貴,在元一朝蒲壽庚家族一直掌控海上貿易,獨霸了市舶。

  有意思的是,蒲氏腦長反骨,在元末時蒲壽庚家族又故伎重演,他們勾結當時的提舉泉州市舶使色目人那兀納作亂。但這次蒲壽庚家族再沒有宋末那麼幸運了,亂兵被元軍強力鎮壓,當地的蒲家乃至許多西域人都被滅門。

  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漢人對蒲壽庚的恨意一點沒消退,蒲壽庚被朱元璋下令從墳墓裏拖出來“鞭屍三百”(也有說是在元末色目人叛變時,被元軍挖出來鞭屍的)。蒲氏後人被定爲“餘孽”,全部充軍禁錮,“世世無得登仕籍”。經朱元璋這番打壓,蒲姓受到壓制,遷往各地的蒲姓紛紛改姓卜、楊、吳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