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女子十三四歲都沒有發育成熟 古人爲何早早就嫁人了

古代女子十三四歲都沒有發育成熟 古人爲何早早就嫁人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女子嫁人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女子沒發育成熟,爲何十三四歲就得嫁人?

古代很流行童婚跟童養媳,這使得很多女孩子沒多大就成爲了別人的小媳婦,特別是大部分女子剛滿13歲左右還沒發育成熟,就被早早的安排了嫁人。

古代女子十三四歲都沒有發育成熟 古人爲何早早就嫁人了

縱觀現代社會,女子比例少,且隨着女權漸大,單身的大齡女子越來越多,不少經濟獨立且過得好的女人,表示不需要男人自己也能過得很好。故此這些卓越女子都不用去考慮結婚,但在古代卻不同,身爲女子無論你能力多強,身份多高貴,其終要嫁人。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大家瞭解嗎?

因爲古代是一個封建思想濃郁的社會,父輩總希望自己的女兒越早嫁出去越好,不管是否成年,嫁了就完事。而大多數有女兒的古代家庭,都會選擇在女兒十三四歲的時候嫁掉。其中道理很簡單,主要是古人的生活水平較低,財力不允許自己多養女兒幾年。

首先,我國曆代均是農耕社會,老百姓看天吃飯,而多口之家,糧食往往不夠吃,所以通常情況下,大家都吃不飽,日子久了就造成營養不良,成個人看起來面黃肌瘦的。特別是不管秋收多少,糧稅都得按時準量上繳,這時候貧窮的農戶就不得不想辦法減輕負擔。

最終,嫁女兒就是農戶的最佳減壓辦法,有男兒的家庭沒嫁的道理,而女兒則不同,嫁出去不僅能減少口糧需求,還能收到嫁妝彩禮。這些東西足夠養活一個即將餓死的家庭,而幼小的女兒嫁過去後,也能養活自己,從而及早的爲夫家生育兒女,早早過上美滿的家庭生活。

古代女子十三四歲都沒有發育成熟 古人爲何早早就嫁人了 第2張

基本上早婚對古人來說算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不過,有一點得說,那就是古代因受到儒家文化薰陶,大體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大部分人希望生個兒子傳宗接代,如果生了女兒,自然會想把她早點嫁出去。加至古代是父系主權當家,母親很少有發言權,所以女兒一旦長髮及腰,不嫁也得嫁,鬧騰的就被五花大綁着嫁。

其次,健康問題,這也是確實難以啓齒,爲何這樣說由於中國古代的醫術水平較低,通過中醫很難治癒各種疑難雜症,特別是一些婦科病,老中醫們更是無從下手,如果一個女子患上婦女重病,那麼意味着即將要結束生命。而古代的幼齡女童,一旦迎來初潮,就代表着自己“長大成人”了,那麼家人就會爲了安全起見,就及早把女兒嫁掉了。不僅百姓如此認爲,就連歷代的一些朝廷都主張女子早嫁。

古代女子十三四歲都沒有發育成熟 古人爲何早早就嫁人了 第3張

第三,國家政策規定,諸如南北朝時代,北周政權的皇上宇文邕就曾下旨規定,凡是女子者年滿十二就需嫁人,不然會被懲罰。到了大唐盛世時期,朝廷允許唐代女子的最晚結婚年齡爲14歲。其實這並不算什麼,最嚴格的懲罰據說是在漢朝,當時漢惠帝就下令規定,漢朝女子長及15歲就必須成婚,若是超齡未結者,就需處罰五倍糧稅。試想,一個普通農戶繳一年的糧稅都異常艱難,如果被罰五倍的話,等於是要了一家老小的性命,故此爲了家庭,當女兒的就必然得早早嫁人。

最後,古代經常兵荒馬亂,男兒被派往戰場殺敵,但戰爭往往都是兩敗俱傷。隨着戰爭的頻繁發生,人口自然會減少,古代朝廷爲了擴大自己的大軍,就提倡早生優生政策,因此妙齡的女子就成爲犧牲目標,剛到初潮就被判定長大成人,故此被嫁了出去,跟着爲丈夫生育兒女,一則是給家族傳宗接代,二則是提升國家勞動力,賦予大軍增加新生兵源。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