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周赧王和漢獻帝都是落難天子 漢獻帝爲何比周赧王搶手

周赧王和漢獻帝都是落難天子 漢獻帝爲何比周赧王搶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周赧王和漢獻帝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同爲落難天子,爲什麼周赧王沒人關注,而漢獻帝卻如此搶手?

在漢末到三國鼎立這段時期,在歷史課本上重點描寫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講述了這位梟雄如何從一個校尉晉升爲魏王的故事。曹操迎落難的漢獻帝於許縣,並且在許縣設立都城,並以漢獻帝名義對袁術等諸侯進行討伐,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周赧王和漢獻帝都是落難天子 漢獻帝爲何比周赧王搶手

自從漢桓帝之後,漢室衰相顯現,境外羌、胡、鮮卑等部落不停侵繞,國內宦官和士人爆發嚴重的政治鬥爭,政治腐敗不堪,百姓流離失所。等到漢獻帝時期,好不容易逃出了董卓的迫害,又被李傕、郭汜所劫持,最後被曹操所救才得以保全性命。雖然曹操把持朝政,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在自不自立的基礎上曹操還是十分清楚,一直保持漢臣身份,並優待漢獻帝。

而在八百多年前的西周末期,綱常崩壞,周幽王被殺,諸侯立舊太子爲帝,號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周赧王和漢獻帝都是落難天子 漢獻帝爲何比周赧王搶手 第2張

東周各國

隨着諸侯坐大,東周王朝一路走向衰微,已經不能和強大的諸侯抗爭,所轄領土範圍越來越小。到了東周最後一任君主周郝王時期,戰國七雄勢力已然形成,東周國和宋衛等若干小國一樣依附在大國之下,看人臉色行事。秦武王時期,甚至公然派人把東周君主逐出宮殿,昔日王朝的天子在亂世之下如同草芥一般。

漢獻帝和周郝王同樣式亂世的落難天子,一個被搶着要,一個卻沒人理會,爲什麼生活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我認爲,主要有這兩個原因。

中央公信力不同

漢獻帝時期,各地郡守和宗親形成了反董聯盟,在這個時候纔敢名正言順公開募兵,培養自己的大軍勢力。自秦朝實施的郡縣制度以來,都尉、刺史所掌握的城防大軍是相當有限的,一個郡守的兵力大概在兩千人左右,如果兵力規模過大會受到《漢律》處罰。哪怕是爲了反抗董卓,還有很多人都不敢以自己的名義募兵,“當是時,豪俠多附紹。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從這句話就能看出,很多地方官用袁紹的名義進行割據,實在是懼怕朝廷秋後算賬,遭受制裁,所以都借用袁氏的名義坑袁紹,大家對漢室還是抱有希望的,也說不準和當年漢宣帝即位一樣來個“昭宣中興”的局面,再給大漢多延續數百年。

總的來說,漢末時期的軍閥割據也就十幾年的時間,前期雖有朝中政治鬥爭比較嚴重,但是漢朝政府的公信力還是比較強的,讀書人和百姓對劉氏天下還存在着樂觀的態度,所以對於漢朝皇帝不能貿然廢立,否則就會遭受天下輿論巨大的壓力,袁術的遭遇就是當時最典型的例子。

反觀戰國時期,東周國雖有天子之名,但無天子之實,從周幽王被殺到周郝王登位,各個諸侯的相互攻伐戰爭已經經歷二百多年。禮樂崩壞的周朝,對國土各處失去統治力,各個諸侯也摒棄了春秋時代的戰爭法則,把戰爭變成了攻城略地的絞殺機器。等到七國先後稱王,秦齊互相尊帝,各方勢力在權力和地位上一步步僭越,試探天下人的底線,而東周君主國早已經如同枯槁一般被“囚禁”在洛邑。

周赧王和漢獻帝都是落難天子 漢獻帝爲何比周赧王搶手 第3張

公元前279秦國疆域

諸侯地位不同

就戰國和漢末的天下來看,戰國諸侯是真正意義上的諸侯而非軍閥,七國都有位極人臣的爵位和統治地區,君主的概念也經過數百年戰爭的沖刷被人所淡忘,禮法不存,自然就不顧上下尊卑。漢朝十八路聯軍,不過是官場中的底層階級在鬧革命,所作所爲都受到尊卑、禮法和君臣的限制,所以兩個時代諸侯們掀起的波瀾不可同日而語。

看漢末紛爭,反董聯盟之中官職最高的要屬袁紹爲之前擔任的司隸校尉,其他的如張邈、公孫瓚、孫堅、袁術等人都是太守,充其量這場聯盟就是全國十八個市的地方武裝發動的起義,在百姓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十分有限,甚至還不如之前的黃巾起義的規模。而戰國時代,秦等國家就是天子特封的伯爵國,甚至可以與其他國家互通使節,甚至可以對外發動戰爭,是完全以國家的機制在運轉,控制着城池、土地、人口,還有獨立的內政調控,這幾個方面在規模和量級上,就超過漢末時期。

周赧王和漢獻帝都是落難天子 漢獻帝爲何比周赧王搶手 第4張

漢末割據

經過多年的經營,各地百姓特別是秦國百姓已經形成和君主意志相匹配的價值體系,言行充分遵循國家價值觀,從而摒棄了舊時周王城的禮法模式,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之下,雖爲諸侯,但統治和執政模式已然上升到國家層面。諸侯不斷坐大,中央權力遭到削弱,周王室已經無力對衆多諸侯國實行管控,只能派使者遊走於各國之間,保障王室安全。

周赧王和漢獻帝都是落難天子 漢獻帝爲何比周赧王搶手 第5張

商鞅變法

自此這些侯國開始對其他鄰國發動戰爭,擴張領土,掠奪財富,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東周無力與天下爭,甚至承諾秦國打下的土地都歸秦國,已然顯現衰敗,只得討好強國並附屬他國之下求得安寧。

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就大概能瞭解爲什麼周郝王被冷落,而漢獻帝很搶手的原因。在國家發展之中,君主上臺無一不是加強中央集權收歸權力,一旦諸侯權力過大而得不到限制,都會爆發中央和地方的利益矛盾,最終演變成爲武力鬥爭。在最後,強大的一方吃下相對弱小的一方,重新洗牌,把新的權力重新進行分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