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霸王氣蓋世,

凌雲志未酬。

烏江夜若渡,

兩漢不姓劉。

——李清照

這是北宋傑出女詞人李清照,對英姿勃發,力能槓鼎,氣吞山河,不可一世,但最終窮途末路,兵敗垓下,於公元前202年的深秋,31歲自刎烏江的西楚霸王項羽,發出的千古喟嘆,令人唏噓不已。

2019年6月3日,《合肥晚報·巢湖晨刊》刊發了筆者的專版論文《項羽不肯過江東之謎》,筆者通過查閱司馬遷的《史記》原著,通過借鑑學習王立羣、蒙曼等著名歷史學專家教授的觀點,總結了項羽最終不肯過烏江的4 條原因:

一是有天之亡我之宿命論。即“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從23歲起兵江東,身經70餘戰,從未有敗績,並一統天下,分封諸侯。有這等作爲,仍然滅亡,天理何存?二是確無顏面再見江東父老。當年領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江西進,今無一人還,“縱彼不言,籍不獨愧於心乎?”。貴族的出身,坦蕩的襟懷,“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何面目見之”。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三是認定江東故地已盡被攻佔。鴻溝議和之後,撤退的項羽兵團遭到劉邦的反戈一擊。雖然沒有擊垮項軍,但新加封的齊王韓信、樑王彭越和淮南王英布的加入,加上劉邦共4路大軍60萬人的合圍,四面楚歌,垓下突圍又迷途東城,他認定故土江東已無存,想回也回不去了。(其實9郡還有5 郡在手)。四是有兒女情長之性格羈絆。“有美人名虞,常幸從”。跟隨項王征戰沙場,不離不棄,唯一的正妻、美人虞姬的自殺,讓驕傲多情自尊自負的項王情無所寄,生無可念,“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垓下歌》)。

2004年8月2日,在古城西安召開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針對項羽之死,在日本東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師從史學大師田餘慶先生的李開元教授,提出了新的有趣的命題(李開元歷時30餘年,撰寫了《楚亡》《秦崩》《秦謎》三部歷史研究專著)。他說,司馬遷在寫項王自殺時,漢軍有60萬之衆,爲什麼只提到了呂馬童、楊喜、楊武、呂勝、王翳5名騎兵的名字(漢軍本來沒有騎兵,劉邦建立的5000人騎兵部隊皆是投降歸順的秦軍),在進一步查證中,李開元發現,《史記》中對項羽自殺的詳細實錄,正是源於5 人中的赤泉候楊喜。《後漢書·楊震傳》中記錄,楊震是楊喜的第八代孫,楊震的高祖是漢昭帝時的丞相楊敞,經推算,楊敞是楊喜的第五代孫。而在《漢書·楊敞傳》中,對楊敞之子楊惲的記敘中明確指出,楊敞之妻正是司馬遷的女兒。楊喜是項羽之死唯一兩次現場見證之人。垓下之戰中楊喜追殺項王是楊喜一家發跡的起點。全部事蹟記錄在漢朝帝國中央政府的檔案裏,楊家代代口口相傳,引以爲傲。傳到楊敞,楊敞講給司馬遷聽,太史公遂精彩記錄,栩栩如生。如,項王怎麼叫某某是故人呂馬童,楊喜是現場所聽所見。縱是史官慣用的春秋筆法,但這是史官與英雄的一次心靈對話,是對軍事天才項王生命最後時刻的極盡描摹,令後世讀者嘆息不已。

項王的失敗,乃至烏江自刎,更深層次的原因,我認爲還有以下方面:

一是目光短視,政治失敗。項羽的爺爺項燕、叔叔項梁皆爲楚國大將,在保家衛國上有不世之功。項羽可謂世襲貴族和豪門,更重要的是傳承了祖輩英勇善戰的衣鉢。公元前224年,秦國大將王翦率60萬大軍進攻楚國,項燕撤軍東歸途中忽遭追擊,兵敗自殺。前208年八月,在項羽、劉邦滅秦之戰中,因項梁輕敵,秦將章邯擊破項梁軍於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西北),項燕戰死。目睹爺爺、叔叔幾代人被殺的仇恨,加上楚國亡國的仇恨,“秦滅六國,楚最無罪”,“楚雖三戶(屈、景、昭三大姓),亡秦必楚”,這些國仇家恨,一直埋藏在年輕的項王心中。通過臣鹿之戰,挾一舉殲滅秦軍主力之威,天下諸侯“衆皆莫能仰視”的項王,屠城越貨復仇竟是其終極目標,也是唯一的政治目標。復仇之後,雖然一統江山,分封天下,但如何謀國,如何高舉義帝楚懷王熊心的旗幟,如何定都安邦,如何羸得民心,皆無長遠考慮。只呈匹夫之勇,無經天緯地之略,縱彼取得一時的勝利,但天平傾斜,實力轉換,似乎已在不遠處。雖然8年征戰,沒有一起敗仗,但歸之爲天之亡我、非戰之罪,沒有認識領悟其失敗終究是政治上的失敗,而非軍事上的失敗。

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二是屠城燒掠,不得人心。項王在鴻門宴放走劉邦後,隨即攻入秦都咸陽,“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人民生靈塗炭,關中百姓自起恨透項王。反觀漢王劉邦,先入關中後,沛公要項伯轉告項羽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在樊噲、張良的勸說下,拒絕誘惑,勇於納諫。范增說項羽曰:劉邦“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秋毫無犯,俘獲了關中人心,待漢王劉邦第二次入關,及在楚漢相爭中,關中百姓源源不斷地輸送糧草後勤補給,戰略優勢不斷累積擴大,而項王軍事勝利所佔有的優勢,則不斷弱化消解。

三是定都彭城,非戰之地。項王攻入咸陽,在戲下分封天下後,雖然聽從亞父范增建議,將強勢有篡權後患的漢王劉邦,分封到偏遠的巴蜀、漢中之地,暫時化解擔憂,但屠城燒掠後,面對殘破的秦故都咸陽,他作出了不定都關中,而定都非戰略之地的楚地彭城(今徐州)的失敗之舉。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八百里關中沃土乃富庶之地,背靠崤山(崤關),東據涵谷關,南有數千裏秦嶺阻隔,自西周以降,先秦歷代帝王大都定都鎬京、咸陽一帶,就是看重其作爲都城的戰略地位(長安作爲封建帝國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十三朝古都就是明證),而彭城位居黃淮,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同時遠離受遊牧民族侵襲最多的北方邊境,難守難攻,在戰略上絕非定都的理想之地。同時,項王定都彭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骨子裏有一種“衣錦還鄉”的炫耀心態,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項王最終爲他的虛榮和短視,付出沉重代價。

四是背信棄義,天下共憤。公元前209年,當陳勝、吳廣領導的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秦農民起義失敗,張楚政權垮臺,陳勝被殺後,反秦復楚事業受到重創。在江東起事力量強大的項梁項羽叔侄,在薛地會盟各路反秦義軍,遵亞父范增之計“立以爲楚懷王,從民所望也”,並形成歷史上著名的“懷王之約”——“先入關中者王之”,激勵各路義軍反秦復國。漢王劉邦率先入關進入秦都咸陽後,懾於項王的憤怒被迫退守霸上;項王不遵守約定,還流放軟禁並終至殺了天下盟主楚懷王,行無道,引起天下共憤,成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再入關中的劉邦,召集56萬諸侯聯軍攻擊楚都彭城討伐項羽的最大理由。

五是貴族情結,困守內心。先秦的時代,是貴族精神大放異彩的時代;貴族是世襲的,天然高人一等,沒有失敗一說。同時作爲貴族,行事也是光明磊落的,明人不做暗事,一切憑軍事實力說話,鴻門宴上放走劉邦,就是貴族情緒(精神)放大的明證。殊不知,經謀善略是作爲一個統帥的必修課。今天來看,項王不懂韜略,在政治上是實足的“傻白甜”。項羽所代表的集團,是封建貴族集團最後一次肆意忘爲的起舞。項羽敗,劉邦勝,歷史從此開啓了成王敗寇的分野。成王敗寇也成爲中國大衆評價歷史人物的普遍態度和重要標尺。但唯有項王不同,千百年來,其遺風流韻總能引人共鳴,他在人們的心中仍然是英雄,因爲除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們還追求生命價值另一種超然的境界。悲情英雄項羽,符合人們所有的審美標準和期待,只有對他,人們不以一時一事,還有千秋萬代的永恆評說和不斷修善;只有對他,才“不以成敗論英雄”。

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六是衆叛親離,用人失敗。在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最終決定者是人,而不是物。秦朝末年,天下英才都曾彙集在項王麾下,如率先起義的劉邦,大謀略家陳平,號稱“滅楚三傑”的大將韓信、英布、彭越等等,都是項羽的舊部,後紛紛離去,足見其用人的失察、失信、失當。他斬殺秦降王子嬰,偏信項伯,就連其叔叔項梁託付其拜爲亞父,履獻奇計戰無不勝的楚國貴族和將軍、忠心耿耿輔佐項王成就霸業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七十老翁范增,也遭到項王的猜忌和疏遠,以至亞父喟然長嘆:“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爲之擄也”,憤而請辭,客死彭城。無人可用、無人能用,用人上的失敗,最終使項王敗給劉邦。劉邦登基後說,“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爲我擒矣”;蘇軾《范增論》雲,“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亦人傑也哉!”這應該是歷史對項羽、對亞父范增最客觀公正的一次評價。

風雲漫卷,鐵血鏗鏘。2200前的中國,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活力的時代之一。歷史的煙塵早已消散殆盡,面對這位年輕蓋世,所向無敵,最終卻一敗塗地的英雄人物時,歷來人們心情複雜。作爲一個失敗者,項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促成了劉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強大而統一穩固的漢王朝。歷史不能重寫,歷史從來沒有假如,命運讓這個短命的西楚王朝2000年來不斷被提及又難以言說。驀然回首,其實真正的歷史從來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