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皇帝身邊跟着一羣御前帶刀侍衛 他們爲何沒有刺殺皇帝

皇帝身邊跟着一羣御前帶刀侍衛 他們爲何沒有刺殺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御前侍衛和皇帝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看過清宮劇的人都知道皇帝身邊總跟着一羣穿着黃馬褂的御前帶刀侍衛,那麼就會有疑問了,這些穿着黃馬褂的御前帶刀侍衛如果萬一想謀害皇帝,那皇帝豈不是很輕易就被刺殺了?

皇帝身邊跟着一羣御前帶刀侍衛 他們爲何沒有刺殺皇帝

但是想一想清朝歷史上有哪位皇帝是被御前帶刀侍衛刺殺的?答案是沒有,這就是因爲能當到御前帶刀侍衛的人都是對皇帝極爲忠誠,個人家族利益都是和皇帝綁定在一起的人,所以這樣的人是絕不可能刺殺皇帝的。

清初時期侍衛曾經對皇帝有過威脅,因此後來選拔侍衛時要“根紅苗正”

清朝皇帝的侍衛制度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就已經具備,但是制度並不完善,努爾哈赤最初只是在皇室貴族中選拔了四十名年輕子弟作爲隨身侍衛,並由親信的重臣或皇室宗親領導這些侍衛。

但是在努爾哈赤時期皇宮中並沒有專職的侍衛機構,到了他兒子清太宗皇太極時期才設立了內大臣來統管皇宮侍衛,清朝的侍衛制度才逐漸形成。

在皇太極時期,還是大汗的時候,也就是皇帝身邊的安保人員和親王、郡王、貝勒身邊的安保人員都叫做侍衛,清朝入關之後,則明確了稱呼,皇帝身邊的都叫侍衛,而王公貝勒身邊的則都叫做護衛,總得來說護衛品級比侍衛要低一等級,這也是爲了彰顯皇權的至高無上。

在順治時期還發生了侍衛企圖廢立皇帝的事情,當時禮親王代善的兒子碩託和孫子阿達禮曾圖謀勾結管理侍衛的內大臣和皇宮侍衛廢除順治,擁立多爾袞繼位,這件事被代善知道後,他選擇了支持順治而大義滅親,殺了兒子和孫子,雖然一衆侍衛圖謀擁立多爾袞的事沒有成功,但從此之後皇帝身邊的侍衛也引起了重視。

皇帝身邊跟着一羣御前帶刀侍衛 他們爲何沒有刺殺皇帝 第2張

因此在順治時期歷經了侍衛們圖謀廢立皇帝的事,清宮侍衛制度再次得到完善,清朝設立了領侍衛內大臣來總管皇宮侍衛,領侍衛內大臣通常都在兩人以上,就是爲了讓他們互相制衡。但凡出任領侍衛內大臣的人基本都是王公貴族或者皇帝的心腹重臣兼任。

順治在親政後也十分重視侍衛制度的建設,他將領侍衛內大臣人數擴充,而且全部由順治認可的心腹重臣兼任,順治認可的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四人同時出任領侍衛內大臣,順治此舉就是爲了加強對侍衛的管理,防止再出現侍衛受皇室宗親拉攏圖謀廢立皇帝。

順治臨終時更是以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四人爲託孤重臣,並命四人輔佐年幼繼位的康熙處理朝政,當時稱之爲輔政四大臣,而與此同時四人也都兼任着領侍衛內大臣職位,順治也是希望四人互相制衡。

但到了康熙初期,輔政四大臣中鰲拜勢力獨大,已經威脅到康熙皇權,鰲拜兼任着領侍衛內大臣之職,宮中侍衛大多與其親近,後來康熙擒鰲拜,公佈鰲拜大罪,鰲拜也就徹底失勢,康熙先是任命老丈人即索尼長子噶布喇出任領侍衛內大臣,隨後又吸取了鰲拜專權的教訓,設立了御前大臣和御前侍衛以及乾清宮侍衛之職。

在此之前不管是皇帝身邊的近身侍衛還是外圍侍衛都由領侍衛內大臣統一管理,康熙吸取鰲拜專權教訓之後,在領侍衛內大臣的職位中平級出來了御前大臣的職位,實際就是分散了領侍衛內大臣的權力。

御前大臣負責總管御前帶刀侍衛和護衛皇帝寢宮的乾清宮侍衛,而御前侍衛和乾清宮侍衛也脫離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直接由御前大臣負責管理。而領侍衛內大臣則主要負責保衛紫禁城外城,拱衛皇宮,因此御前大臣負責管理皇宮內宮安全,領侍衛內大臣負責管理皇宮外圍安全,這兩個職位也是平級職位,都是直接由皇帝統一調度管理。二者一內一外,領侍衛內大臣的權力就被分散了,這樣一來對皇帝的威脅就變小了。

皇帝身邊跟着一羣御前帶刀侍衛 他們爲何沒有刺殺皇帝 第3張

除了分散領侍衛內大臣的權力,減少侍衛首領對皇帝的威脅,同時在選擇侍衛方面清朝也是十分重視其家族出身。

其實清朝的侍衛入選條件非常高,清朝的侍衛從努爾哈赤開始就一直是選擇皇室子弟或者朝廷重臣子弟入職,也就是所謂的“根紅苗正”。

能入選侍衛的大多是王公貴族,在乾隆時期曾經規定凡承襲公爵者都需要先出任一等侍衛。清朝的侍衛分爲一等侍衛、二等侍衛、三等侍衛和藍翎侍衛,不過地位最高的還是御前侍衛和乾清宮侍衛。

御前侍衛和乾清宮侍衛在清朝中期之後大多都是由閒散宗室出任,比如康熙的不少孫子在乾隆時期都是以宗室身份出任御前侍衛或乾清宮侍衛。

這些人以關係論也都算是乾隆的堂兄弟,所以想一想他們如果刺殺乾隆有什麼好處,乾隆名位已定,而且清朝侍衛的管理制度也很嚴密,他們即使想勾結其他皇親篡位也實現不了,自己如果刺殺了乾隆基本就是連自己都搭裏面,沒有人願意犧牲自己便宜其他人當皇帝的,所以像這種關係的御前侍衛根本不可能刺殺皇帝。

侍衛中除了皇室宗親,還有就是清朝開國功臣世襲公爵的子弟,他們家族本身就是清朝開國功臣,家族本身就已經享受到了極高的待遇,他們刺殺皇帝沒有意義,如果換了其他人當皇帝,他們反而會失去現在的利益。

皇帝身邊跟着一羣御前帶刀侍衛 他們爲何沒有刺殺皇帝 第4張

所以說清朝的侍衛選拔門檻都很高,基本都是皇室宗親和王公貴族,這些人的利益本身就都是和皇帝綁定在一起的,因此他們沒有理由去刺殺皇帝。

清朝侍衛的各方面待遇都很豐厚,晉升空間還很大

一說起侍衛很多人都會認爲不就是皇帝的保鏢,但其實在清朝侍衛待遇非常高,在清朝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都是正一品官;領侍衛內大臣的副手內大臣是從一品;散秩大臣是從二品;一等侍衛是正三品;二等侍衛是正四品;三等侍衛是正五品;藍翎侍衛是正六品。

看看這些級別待遇是不是非常高了,而作爲侍衛中地位最高的御前侍衛和乾清宮侍衛享受到的待遇比同級別的侍衛還要豐厚得多。

皇帝身邊跟着一羣御前帶刀侍衛 他們爲何沒有刺殺皇帝 第5張

御前侍衛和乾清宮侍衛也是衆侍衛中最能接近皇帝和被皇帝關注到的崗位,他們在侍衛中地位最高,待遇也是最爲豐厚的。

御前侍衛都是賞穿黃馬褂的侍衛,不要小看穿黃馬褂,在清朝被賞穿黃馬褂是政壇上十分榮耀的事情。

由於在清朝明黃色被限定爲皇帝專屬顏色,因此賞穿黃馬褂就成爲了皇帝對朝臣的無上恩寵,一般朝臣不得皇帝賞賜是根本沒資格穿黃馬褂。

當初康熙時期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收復臺灣,立下汗馬功勞,康熙賜封施琅家族世襲爲靖海侯,施琅後來上表拒絕接受侯爵封位,願意用世襲靖海侯爵位換取黃馬褂一件,這件事最初先傳到兵部,但是兵部拒絕了施琅用侯爵換黃馬褂的想法。

皇帝身邊跟着一羣御前帶刀侍衛 他們爲何沒有刺殺皇帝 第6張

後來康熙得知此事大爲感動,他念在施琅立下汗馬功勞和對清朝如此忠心的份上,格外開恩在晉封施琅爲靖海侯時特賜黃馬褂一件。從施琅拿侯爵換黃馬褂這件事上就能看出在清朝穿黃馬褂是何等特殊待遇,而御前侍衛直接就是戴花翎穿黃馬褂,這在清朝屬於特殊待遇了。

除了賞穿黃馬褂賞戴花翎的待遇,御前侍衛由於經常伴隨在皇帝身邊,還經常會受到皇帝各種賞賜,比如皇帝壽誕,你把皇帝伺候好了,一開心是不是得賞賜一些禮物,皇帝賞賜的東西那肯定都價值不菲。

賞賜比較多這只是經濟方面的作用,在仕途方面御前侍衛也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清朝規定凡是侍衛出宮外放到綠營當武官大多是提一級任用,比如正三品的一等侍衛外放到軍隊中,那就是從二品的副將,級別提一級,還有利於仕途升遷,這也是收買人心的好手段。

還有就是御前侍衛由於經常在皇帝眼前晃悠,很容易得到皇帝賞識,清朝歷史上由侍衛出身封侯拜相的名臣也很多。

比如乾隆時期的大貪官和珅,他最初就是一名侍衛,機緣巧合之下他得到了乾隆賞識,此後一路獲得乾隆大力提拔,被封爲領班軍機大臣、大學士等各種要職,和珅在不設宰相的清朝比宰相權力還大,當時人甚至在背後稱其爲“二皇帝”。

除了和珅,乾隆的小舅子傅恆也是從藍翎侍衛出身,一直做到御前侍衛,後來獲得姐夫乾隆賞識,被封爲軍機大臣兼大學士,是乾隆時期的名將,幫助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之亂和平定準噶爾部,可以說是出將入相了。

皇帝身邊跟着一羣御前帶刀侍衛 他們爲何沒有刺殺皇帝 第7張

因此來說清朝侍衛待遇豐厚還能享受殊榮,而且晉升空間還很大,這樣情況下怎能換不來他們的忠心。

清朝侍衛制度完善之後,侍衛們也處於皇帝監視之下

如果說清初時期侍衛們還對皇帝有威脅,由於靠近皇帝,可以被皇室宗親收買參與廢立皇帝的事,但康熙完善了侍衛制度,到了雍正時期之後,這種制度更是又被進一步完善了。

雍正是通過康熙晚年“九子奪嫡”而獲取了皇位,但他繼位之後人心不穩,當時康熙中後期領侍衛內大臣是由遏必隆之子阿靈阿出任,他就曾經黨附雍正的政敵弟弟老八胤禩,阿靈阿在康熙晚年去世,他死後他的兒子阿爾鬆阿接替了阿靈阿的職位,成爲了新一任領侍衛內大臣。

阿爾鬆阿也黨附胤禩,雍正繼位後擔心阿爾鬆阿把控侍衛勾結胤禩,對自己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雍正立刻找罪名將阿爾鬆阿處決。

之後雍正讓他的鐵桿支持者,他最信任和器重的十三弟怡親王胤祥出任領侍衛內大臣兼御前大臣。這可以算是雍正對胤祥的絕對信任,雍正把內外侍衛全交由胤祥負責管理。

後來雍正發現王公貴族很多都不服從自己,他信不過讓王公貴族當侍衛,於是他又下旨以後武科舉狀元直接授一等侍衛,榜眼和探花授二等侍衛,其餘二甲進士都授爲三等侍衛。自此,非旗籍的漢人也可以通過考武舉而成爲侍衛,雍正就是希望藉助重用厚待這些漢人武舉人來制衡王公貴戚。

胤祥在管理侍衛時就藉助了雍正這個辦法,他制定了滿漢侍衛互相監視的辦法,並且一旦侍衛有何圖謀不軌的想法,他的同事都必須舉報,如果沒有舉報,將來事發是要受連坐責任,並且連家族都受到連坐。

皇帝身邊跟着一羣御前帶刀侍衛 他們爲何沒有刺殺皇帝 第8張

胤祥的這一辦法也一直被後來的皇帝應用下來。所以說在清朝這種滿漢侍衛互相監視,一人事發同事們及其家族都要受到連坐的制度下,誰敢去刺殺皇帝,就算他敢,他的同事們也絕不會允許他去刺殺皇帝。

寫在最後

所以說在清朝歷史上從沒有出現過侍衛刺殺皇帝,其實不管是清朝也好還是其他朝代也好,基本沒出現過侍衛刺殺皇帝的事情,皆因皇帝身邊的侍衛大多都是與皇帝綁定利益共同體的人,他們與皇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清朝的侍衛也是如此,福利待遇高,晉升空間大,再加上連坐和互相監視的制度,那些侍衛如果還想着去刺殺皇帝,那除非腦袋被門擠過。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