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劉敗夷曹敗赤 那麼孫權又敗於什麼戰役

劉敗夷曹敗赤 那麼孫權又敗於什麼戰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孫權敗仗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勝敗乃兵家常事,這句話放在漢末三國時期,無疑是比較適合的。比如曹操的一生中,挾天子以令諸侯,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馬超、韓遂、張繡、張魯、劉表等衆多諸侯。但是,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卻吃到了一生中最慘痛的敗仗。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而就劉備來說,則是在夷陵之戰遭遇了一生中最慘痛的失敗。

劉敗夷曹敗赤 那麼孫權又敗於什麼戰役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揮兵攻打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一面向曹魏稱臣,一面任命陸遜爲總指揮率軍應戰。陸遜與劉備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那麼,問題來了,劉備慘敗於夷陵,曹操慘敗於赤壁,對於和曹操、劉備相抗衡的孫權,有什麼敗仗嗎?

首先,對於劉備和曹操來說,夷陵之戰和赤壁之戰,分別是他們慘敗之仗。並且,就夷陵之戰和赤壁之戰來說,最後的贏家,實際上都是孫權所在的東吳,也即在赤壁之戰中,曹操本來準備消滅江東,一統天下,結果沒有成功。而在夷陵之戰中,劉備志在向東吳復仇,結果同樣吃到了敗仗。當然,就孫權來說,對外也不是戰無不勝的。在攻打合肥的過程中,孫權同樣吃到了敗仗,甚至可以說是慘敗了。

劉敗夷曹敗赤 那麼孫權又敗於什麼戰役 第2張

在漢末三國時期,合肥是曹操命劉馥建設的一座東南方重要、繁榮的城市(後再增築,命爲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敵人的寨壘,所以守備能力對曹軍極爲重要;而東吳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個障礙點及補給點,所以雙方於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發過五次較大型的衝突。在215年(第二次)、253年(第五次),曹魏大勝,東吳敗逃。在208年、233年、234年,東吳攻城不克。其中,就第二次合肥之戰,也可以說是逍遙津之戰,就讓孫權遭到了重創。逍遙津之戰,指的是公元215年,曹魏名將張遼率領七千人迎擊東吳的十萬大軍,先後兩次大破東吳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劉敗夷曹敗赤 那麼孫權又敗於什麼戰役 第3張

建安二十年(215 年),孫權趁曹操用兵漢中之際,親率十萬兵馬攻向合肥。除了呂蒙、陳武、甘寧、淩統、潘璋、宋謙、徐盛、丁奉、賀齊、蔣欽等東吳將領明確參戰之外,由於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曹魏因西征漢中的張魯而在江淮地區的兵力非常空虛。孫權在出徵合肥之前,與劉備完成了湘水劃界,所以,東吳再無後顧之憂,當時駐守於江淮附近的東吳將領孫皎、周泰、朱然、朱桓、全琮等人,都應參與此役。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曹魏的整體實力要強於東吳,但是,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也即逍遙津之戰中,東吳卻擁有兵力上的優勢,甚至可以說是天大的優勢。此戰,孫權擁有10萬兵馬,而就張遼等守將,則只有數千人馬。

劉敗夷曹敗赤 那麼孫權又敗於什麼戰役 第4張

不過,張遼卻並不畏懼。在決戰的前一天晚上,張遼就在七千人中募選死士,選出了八百人。第二天的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張遼被甲持戟,親自先登,直陷敵陣。在衝入東吳的營壘之前,張遼就已經親自斬殺了數十名東吳士卒和兩名東吳將領。他一邊大聲呼喊着自己的名號,一邊登鋒陷陣,衝入東吳的營壘。對於孫權一方,雖然擁有兵力上的優勢,可是,這也讓東吳將士心存大意,而這一問題,正好被張遼抓住了。

同時,對於張遼來說,趁着剛剛到合肥,也即立足未穩之際發起了猛攻,這無疑讓東吳大軍自亂陣腳,乃至於迅速潰散開來。在混戰中,東吳猛將陳武不幸戰死,宋謙、徐盛都負傷往後退,潘璋這時正好在他們後面,便馳馬上前,斬殺了宋謙、徐盛的後退士兵兩人。在東吳軍隊“圍遼數重”之後,張遼便率左右將士突圍,殺出一條血路。在戰鬥中期,張遼曾經帶領着先出的幾十人突出了重圍。不久之後,張遼帶領着先出的數十人,又殺入了重圍,救援餘衆數百人。東吳軍皆披靡潰敗,望風而退,不敢再抵擋他們。從凌晨戰到中午,吳軍將士原本高昂的鬥志都萎靡下去了。

劉敗夷曹敗赤 那麼孫權又敗於什麼戰役 第5張

《三國志》中記載的“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魏書》的“孫權率十萬衆圍合肥,遼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鋒陷陣,大破之”、《魏略》中記載的“張遼爲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衆破走”都表明張遼800人是大勝之後才返回城中。凡此種種,都體現出張遼在逍遙津之戰中的勇猛,也反襯出孫權一方的狼狽。

最後,在銳氣受到重創之後,東吳諸軍連續強攻了十幾日都打不下來,此時,孫權見士氣低落、奪城無望,只好下令班師。張遼在城上瞭望吳軍的退軍情況,發現東吳軍隊大多已經先行出發了,而在逍遙津以北只僅剩下少量的兵力。張遼覘望知之,率諸軍追擊,同時分兵去毀橋。孫權與甘寧蹴馬趨津,逃到逍遙津的橋邊,發現橋已被曹軍破壞,只剩下兩邊延伸的橋板,中間有一丈多的地方沒有橋板可供依託。孫權親近的手下谷利,要孫權持著馬鞍,然後讓馬後退,再飛縱向前,谷利在後面用鞭抽馬,以助馬勢。孫權就這樣連人帶馬的飛到南岸。

劉敗夷曹敗赤 那麼孫權又敗於什麼戰役 第6張

總的來說,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張遼、李典、樂進這次以七千人大敗東吳十萬大軍,曹操大爲歎賞,封張遼爲徵東將軍,又在次年“乃增遼兵”。李典增加采邑三百戶。樂進此次軍功並以前的數次軍功,增邑五百戶,又有一個兒子被封爲列侯,樂進本人升至右將軍。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孫權來說,自然也錯過了攻佔合肥的最好機會。對於合肥來說,因爲緊貼東吳的長江防線,所以,合肥一直被曹魏佔據的話,無疑會讓孫權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從而無法在江淮一帶掌握戰場的主動。此外,或許是因爲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慘敗,這導致孫權調整方向,也即將目標放在了關羽鎮守的荊州三郡。於是,孫權選擇在公元219年偷襲荊州,斬殺關羽父子。對此,你怎麼看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