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雍正朝唯一陪葬的大臣是誰?背後有何原因?

雍正朝唯一陪葬的大臣是誰?背後有何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田文鏡,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看看。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駕崩,廟號世宗,葬於清西陵之泰陵。根據他的祕密立儲方法,由皇四子寶親王弘曆繼位。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爲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並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他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而他也是清代帝王中第一位葬在西陵的皇帝,他的泰陵在清西陵是首陵,規模最大。而雍正朝有一位大臣得以陪葬泰陵,他就是有模範總督之稱的田文鏡。

雍正朝唯一陪葬的大臣是誰?背後有何原因?

田文鏡,漢族人,隸屬於漢軍正黃旗,是雍正時期的朝廷重臣,與李衛、鄂爾泰並受雍正皇帝寵信。由於不是通過科舉入仕,田文鏡的官場生活頗不順利,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當上縣丞,直到過了差不多30年,纔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始爲侍讀學士。康熙帝辭世時,田文鏡已經是六十一歲,所任不過是州縣官、郎官而已。雍正帝即位之後,已經步入老年的他纔開始得到雍正帝的賞識,之後更成爲心腹重臣。雍正當上皇帝的第一年,就升任他爲山西布政使,第二年又升任河南巡撫。在河南任內,田文鏡凡事悉秉至公,以“無人不可以共事”爲準則,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清理積牘,剔除宿弊,使吏治爲之一新。

雍正朝唯一陪葬的大臣是誰?背後有何原因? 第2張

田文鏡以嚴厲苛責的風格治理河南,辦事認真,鐵面無私,事無鉅細均親力親爲,且爲官清廉,做了近十年的封疆大吏家境卻還是極爲貧寒。但因田文鏡爲官刻薄,雷厲風行,先後受到直隸總督李紱、監察御史謝濟世等人的參劾,在朝中引發不小的非議,更被一些官員稱之爲”酷吏“。而雍正皇帝對這些朝臣中的非議卻並不在意,還稱田文鏡能實心任事,是“模範疆吏”,且任用如故。田文鏡受到彈劾後,雍正帝曾在其奏摺中勸諭道:“越發小心勉力就是了。你若信得過自己,放心放心就是!” “此事朕已洞悉原委,你一些不必繫念。只要自己信得,乃可對天地神明,小人之流言何妨也?不必氣量窄小了。”

田文鏡之所以能在雍正初年平步青雲,獲得如此信任,實在於田文鏡完全符合雍正的用人標準:盡心竭力、勇於任事、不避嫌怨、厲行新政、清廉節儉,雍正帝更稱讚田文鏡爲“巡撫中之第一人”。不過,田文鏡爲政過於嚴苛,比如推行墾荒、攤丁入畝、追討積欠,爲完成任務而一味迎合上意,對下屬和百姓殘酷刻薄,世人也不無非議。田文鏡政事幹練,以鐵腕聞名,是個結合清官與酷吏於一身的人物。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田文鏡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二歲,諡端肅。雍正下令在清西陵柳林莊西爲他修了一座規模很大的田公墓,這也是清西陵唯一的大臣陪葬墓。然而僅僅數年後,乾隆帝在即位的第三年前往清西陵拜謁雍正的陵墓,以田文鏡墓侵佔御道三尺爲名將其剷平。清朝末年,盜匪四起,田文鏡墓的地宮也被盜挖,墓中的棺槨、屍體都被毀壞,只剩下了兩座石龜馱着的雍正皇帝題寫的祭文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