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何進引董卓進京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何進,曾是一個讓我忽略的歷史人物

以前在讀三國那段歷史的時候,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到魏、蜀、吳三國之間精彩紛呈的對決和諸葛亮、司馬懿、曹操、劉備、孫權、關羽等英雄們的個人風採上去了,對於三國亂世局面的形成一直未及深思。總覺得歷史就如《三國演義》那句開篇詞“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樣,亂局就是那麼理所當然地開始了。

再讀三國的時候,看到何進引董卓進京時,我不由得停頓了一下,習慣性地問了自己幾個問題:1、何進爲什麼要引董卓進京?2、何進引董卓進京到底是對還是錯?3、何進引董卓進京到底誰是最大的推手和受益者?

我相信這幾個問題也是很多愛好歷史的朋友所關心的問題,更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是理不辯不明,歷史本就是供人討論和思考的。就這樣的問題,我願意拋磚引玉地和大家再來回顧和探討這段混亂的歷史。

何進當時身處的政治環境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2張

何進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粗獷

任何歷史事件都不應該是孤立因素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們要想綜合客觀地去評價或者思考一個人的行爲或思想,首先必須要了解清楚其身處的環境。

何進原本是殺豬的屠夫,因其妹與漢靈帝劉宏結髮於市井之間,最後劉宏否極泰來、一舉登基,何家和何進也跟着“一人得道、全家昇天”。這在東漢末年是一種政治常態,即所謂的外戚專權。等到漢靈帝去世時,何進已經是身兼大將軍之職、權掌天下之兵了。

漢靈帝跟何進的妹妹生有一子,名叫劉辯。又與登基後大臣們進獻的王美人生有一子,名叫劉協。王美人早早地死在了後宮鬥爭中,但也因此把漢靈帝的思念帶走了,所以漢靈帝在位時,曾多次因愛屋及烏想立劉協爲太子。但這個事情自然會引起何進身後的外戚集團的強烈反對,所以這個事情也就一直沒有得以實施,直到漢靈帝去世時,他依然沒有明確太子的人選。可能在他的心目中,立劉協又不能,立劉辯又不願,所以故意拖着。

但是,在封建社會的權力交接過程中,稍有一點含糊都會引起強烈的鬥爭。漢靈帝去世沒有明確太子人選的政治漏洞,被不同的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起來了,於是最終形成東漢末年一個誰也堵不住了的政治缺口。原本是劉傢俬有的江山,變成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公衆大舞臺,各種政治人物粉墨登場,有的倉促收場、有的持續掙扎、有的渾水摸魚、有的陪演到底……只有司馬家族笑到了最後。當然,這是後話。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3張

漢靈帝扔下一個爛攤子就不管了

東漢末年,本來就是一段外戚和宦官不斷纏鬥的歷史。當時漢靈帝一死,這種“戚宦之爭”一下子失去了約束和核心,在新舊更替的時機,爲了爭奪更多更大的政治權力,這種鬥爭不可避免地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了。當時,朝堂之中合計有六股勢力:

一、以董太后、驃騎將軍董重爲首的河間董氏外戚勢力。董太后爲漢靈帝之母,撫養孫兒劉協長大,漢靈帝意欲廢長(何太后之子劉辯)立幼(即劉協),與董太后意願相同。董太后與宦官勾結,圖謀廢立。

二、以蹇碩爲首的宦官勢力。蹇碩深受漢靈帝信任,被任命爲上軍校尉(西園八校尉之一)。漢靈帝不滿何進擅權,欲扶植蹇碩誅何進,並廢長立幼。蹇碩在宦官中權力極大,難免受到其他宦官的嫉忌,最終成爲趙忠的棄子,死於非命。

三、以張讓爲首的宦官勢力。張讓、趙忠等宦官禍亂朝綱,賄賂公行,又與何進及世家大族格格不入,但權力不如蹇碩,又猜忌蹇碩。

四、以何進爲首的外戚勢力。何進獨攬朝廷大權,與袁紹等世家大族聯繫緊密,意欲除盡宦官,獨掌朝綱。

五、以何太后、何苗、舞陽君(何進之母)爲首的外戚勢力。何家並非鐵板一塊,何進與何太后雖爲兄妹,卻是各懷鬼胎。何太后不滿何進擅權,與張讓的宦官勢力暗中勾結,以扼制其兄野心。當然何太后也不願意消滅何進,畢竟何進是何家外戚的基礎,可歷史的力量不是她能決定的。

六、以袁紹、袁術爲首的世家大族勢力。袁紹的世家大族掌握了西園八校尉外除蹇碩那支外的其他七支,袁術是虎賁中郎將,掌握了另外一支禁軍。與宦官勢力不共戴天,與外戚何進聯合,意圖剷除宦官。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4張

這些宦官也只是見風使舵

這六股勢力中河間董氏和蹇碩支持劉協,何氏、世家大族們支持劉辯。張讓等宦官首鼠兩端,最開始與蹇碩勾結,後來反而出賣了蹇碩。掌握軍隊的有:何進、何苗掌握了京師衛戍部隊(北軍)、蹇碩統領了西園軍(禁軍),但袁紹、曹操等在西園軍握有大權、袁術掌握了虎賁(禁軍)。

支持劉協的董太后、董重、蹇碩等人計劃率先動手滅掉何進,然後強力把劉協推上皇位,但是消息泄露,被何進和袁紹等人聯手剿滅。隨後,袁紹意欲趁熱打鐵,慫恿何進將宦官斬盡殺絕;但宦官張讓他們則賄賂何苗、舞陽君,攀援了何太后,何太后另有打算,於是何家也分成兩派了。

從上述情況來看,當時的何進正處於“戚宦之爭”的權力鬥爭的漩渦中,雙方的陣營就是,何進聯合了士族力量,而宦官聯合了何太后等一部分外戚力量。雙方各有優劣勢,何進和士族們實力上佔優,而何太后和宦官們名義上佔優。

何進究竟想不想要殺掉十常侍?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5張

何進真有那麼重的殺心嗎?

通常人們會說,政治鬥爭不是你死就我活,本來就是刀刀見血的事,又何來何進想不想殺十常侍一說?但是,這樣的局面通常是出現在魚死網破或者進退無路的情況下,否則刻意打破原有的平衡局面,只會適得其反。

所以我們在分析何進究竟想不想殺十常侍之前,先來分析這背後的利害得失。

一、何太后爲什麼會和何進離心離德?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6張

何太后也心懷鬼談

何太后和何進本是兄妹,都是圍繞着劉辯(皇權)建立起來的政治利益,原本不應該有什麼利益衝突。但偏偏兩兄妹卻漸行漸遠,甚至何太后不惜和張讓他們聯合起來對抗何進,這背後的邏輯究竟是什麼呢?

顯然,何太后也看到了平衡局面被打破之後的後果,那就是何進所代表的外廷勢力失去控制,一家獨大,這對兒子劉辯的皇權和安全都是一個很大的威脅。這是何太后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所以何太后果斷地借用宦官的勢力來對抗自己的兄長,只有這樣才能維持政局的平衡,自己兒子劉辯才有機會翻身。但何太后也不想致何進於死地,否則她的權力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二、都是擁立劉辯的何進和十常侍爲什麼會水火不容?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7張

十常侍實際上主動向何進靠攏的

董太后和蹇碩是因爲她們的政治立場不同,她們想擁立劉協,所以被何進他們誅殺。但是何進和張讓等十常侍都是劉辯的擁立者,也都是這個政治選擇背後的既得利益者,沒有道理非要你死我活的。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爲東漢末年的政治慣性,畢竟那麼多年,宦官和外戚都是那麼鬥過來的。但是,如果雙方從一開始就是水火不容的時候,何進當初爲何不就着誅滅蹇碩的時機,一起把張讓他們永絕後患了呢?而張讓又何必要投靠死敵的妹妹何太后呢?何太后又怎麼會接受一心想致自己哥哥於死地的宦官們呢?所以,只能說當時雙方的矛盾遠遠沒有達到魚死網破的地步,他們之間的矛盾是被人爲地放大和激化了。

三、何進誅殺宦官集團誰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8張

袁紹的政治套路很深

從理論上來講,這個答案自然是何進!何進現在就是大將軍了,本就是權傾朝野了,如果清除了宦官集團,軍政大權合二爲一,東漢的話事人自然何進會當仁不讓。

但是,我們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何進手下坐着的都是一些什麼人,後來在三國政壇上叱吒風雲的袁紹、曹操等人赫然在列。雖然這些後來的英雄此時都委身在何進門下,但是他們背後卻是屹立着穩如泰山的世家士族。這可能表面上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可怕的,但是細心的朋友聯想一下後來雄才偉略的曹操終其一生也不能拿司馬懿那樣的士族豪門怎麼樣,就知道其中的厲害之處了。

何進只不過是一個殺豬的屠戶出身罷了,他的權力來自於他的運氣,沒有妹妹何太后陰差陽錯地成爲漢靈帝的皇后,他根本就沒有登上政治舞臺的機會。所以袁紹、曹操之流真的會心甘情願地接受他的領導嗎?

何進現在可以冠冕堂皇地坐在袁紹、曹操等人的上面,無非是因爲大漢帝國是內廷、外朝相互制約,而何進作爲漢靈帝的舅子,作爲劉辯的舅舅,所以處於內廷、外朝權力的平衡點上罷了。何進的權力來自皇權的輻射而已。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9張

何進其實也很清楚

所以,只要我們能明白這種利害關係,自然就會知道,基於大將軍何進的角度,他是絕不可能一心要清理宦官集團的。因爲內廷、外朝相互制約的權力格局破裂了,何進的權力立足點也就失去了。清理宦官集團最後只能成爲士族閥門趁機填補權力真空的契機。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何進其實並沒有很強烈地誅殺十常侍的動機,所以建立在誅殺宦官邏輯基礎上的引董卓進京,也不是何進必須要進行的政治舉措。

何進爲何要引董卓進京?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10張

這背後似乎有一個大陰謀

有一句老話叫作:“細節決定成敗”,同樣,對於歷史來說,很多時候細節隱藏着真相。

董太后和蹇碩爲了扶持劉協上位,準備騙何進入宮,趁機殺掉他,但由於疏忽大意,走露了消息,最後沒能得逞,於是何進搶得先機,率先扶持劉辯登了基,與太傅袁隗共同輔政,袁隗是袁紹的叔叔。然後何進爲了斬草除根或者爲了報仇雪恨,不久之後又與袁紹聯合誅殺了蹇碩等人。事情到此,邏輯一切都是順暢的,但這裏面袁紹家族的人格外刺眼。

然後緊接着就是袁紹勸說何進,除惡務盡,建議把大大小小的宦官全都殺了。話題就回到前文的環境中了。前文已經分析過了,何進其實沒有十分強烈的徹底清除宦官的願望,而結合袁隗與何進共同輔政的事實,還有袁紹積極主動地推進“誅殺宦官”一事,其背後所代表的士族勢力的態度其實一目瞭然了。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11張

袁紹無處不在

何進如果說有對宦官集團的必殺之心,也就不會天真到還要去徵求宦官的保護傘——何太后的同意,而何進當時正是以這樣的理由回絕袁紹的。而何太后的回覆也是官方得無懈可擊:

宦官統領禁省,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老規矩,怎麼能擅自作廢呢,況且皇帝剛剛去世,我怎麼能與士人共事呢?

從這樣情節來看,其實何進所代表的外戚集團和何太后所代表的宦官集團當時都無意打破那臨時的政治平衡局面,只有袁紹等人代表的士族世家是個例外,於是,袁紹又進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袁)紹等又爲畫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傑,使並引兵向京城,以脅(何)太后。進然之。

這其中就存在一個“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的“三不”邏輯,出於對妹妹何太后和張讓過往恩情(何進的妹妹嫁給了張讓的兒子)的考慮,還有不願意打破政治平衡,何進不想主動去迫害宦官集團。但是面對自己政治夥伴——士族世家提出來的建議,何進也不方便直接拒絕。再說,把董卓這樣的地方軍閥引進京來,還可以幫助其消耗原來屬於董太后、蹇碩一黨的殘餘勢力,甚至把何進想象得更精明一點,還可以趁機收攏那些不順眼的地方軍閥手裏的軍權。袁紹這個方案表面上看起來至少對何進是沒有什麼壞處的。所以,何進也就“然之”了。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12張

何進還是想得有點理所當然了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何進之所以同意引董卓等人進京,與其說他旨在消滅宦官集團,不如說他是在和政治稀泥。其實處於何進當時的角度,完全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1、把皇權抗在肩上,以袁紹等士族代表意欲清楚皇帝親信、居心叵測而與士族徹底決裂。這種選擇的風險就在於士大夫集團控制着輿論,何進稍有不慎就會變成千夫所指。而且當時的士大夫掌握了一部分京城的軍事力量,要提防士族們鋌而走險。但仔細想一想,士族們應該也沒有這個膽量,否則不會就一個誅殺宦官的事想方設法把何進推到前面了。但何進也不是一個有魄力的人,所以何進放棄了這種選擇。

2、何進可以按照袁紹最初的建議,直接響應士族的號召,下達清洗宦官的命令。這種選擇,從表面上看,自然是振奮人心的,簡單粗暴、直接有效。但問題是,清除了宦官集團,何進自身的政治價值已經蕩然無存,他能夠平安地活多久是個疑問?而且當時董卓之類的地方軍閥勢力已經崛起了,京城出現這樣的大混亂,地方軍閥會不會打着清君側的旗號,隨時都可以衝進京城,進而天下大亂,是另一個問題。

3、也就是何進最後選擇的路,接受袁紹的建議,引進地方軍閥。這樣一來與宦官集團劃清了界限,也不得罪士族集團。二來如果事情不成功的話,也就是維持原狀,沒有什麼損失。事情如果成功的話,即便清除了宦官集團,也有引進的地方軍閥幫他一起對抗士族集團。

綜合來看,何進的選擇似乎說不上愚蠢,相反還可以說得很高明。但一山還有一山高,一人還有一人陰,老謀深算的何進最終還是沒有算計過狡詐陰險的袁紹等人。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13張

何進終究還是玩不過袁紹

又張讓等使人潛聽,具聞其語,乃率常侍段珪、畢嵐等數十人,持兵竊自側闥入,伏省中,及進出,因詐以太后詔召進。

袁紹在何進同意他的建議之後,早就斷了他的後路——通過不斷製造假象,讓宦官集團堅信何進是要對他們痛下殺手了,所以決定何進先下手爲強。於是張讓他們假太后詔諭、宣何進進宮,而一直心無防備的何進就這麼進宮了,然後死在宦官們的亂刃之下。這也恰恰證明了何進自始至終沒有想過要徹底誅殺宦官集團過,否則他也不會這麼毫無防備地在那個緊要關頭跑進宮去送死。

紹使洛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馳驛上,欲進兵平樂觀

最後把董卓引進京的還是袁紹,袁紹也趁着那一片混亂之間盡誅宦官集團。只不過早有野心的董卓仗着手中的幾千精兵收編了董太后和何進的軍事力量,並裹挾了皇上劉辯,從而開始了三國亂世的前章。

袁紹一見京城局勢儼然失控,也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了大本營河北,從而開始“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好戲,三國的序幕就此掀開。

歷史總結及邏輯反思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14張

袁紹也沒有成爲最後的勝利者

大多數人在讀到這段歷史,都會和我曾經一樣,把何進當作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暴發戶”來看待,認爲他有點傻,這樣的看法多少還是有一些武斷。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會有那個時代的侷限性,每一個特殊的人也都會受到其特定的環境和思維的影響,我們作爲一個旁觀者也好,作爲一個後世人也罷,我們對於這段歷史也不能過於苛責和挑剔。客觀地對待何進這個人或者那段歷史,我想大致可以得出這麼幾點感觸:

1、當時的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漢朝即將結束,亂世即將到來,遊戲規則即將徹底改變。

2、何進以及當時大多數人都認爲,這不過又是一次宮廷陰謀和幕後交易,引入的軍事集團是隻是政治鬥爭的工具。

何進引董卓進京是真的傻嗎 何進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第15張

董卓卻成了歷史的恥辱

3、大部分人的世界觀和行爲方式,都是離不開自己以往的經驗。

4、誰都無法站在上帝的視角上去苛責世人的短視。我們後人當然也不能站在上帝的視角上去苛責當時的何進。

何進的傻不是真的傻,袁紹的聰明也不是真的聰明,只有董卓的殘暴是真的殘暴。歷史有時候真的很殘酷,但是我們歸根到底還是要透過歷史的表象去看到人性的真、善、美,也只有這種蘊含在歷史當中的正面的、積極的能量才能推動歷史不斷向前發展,其對立的反面只能讓我們不斷的借鑑和反思。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