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布魯西洛夫戰役是如何成功的?對一戰的影響有哪些?

布魯西洛夫戰役是如何成功的?對一戰的影響有哪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布魯西洛夫突破(俄語:Брусиловский прорыв),是俄羅斯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大的軍事勝利,這場戰役發動於1916年6月4日,是一次針對東方戰線上同盟國軍隊的大型攻勢, 並持久至八月初。戰事爆發地點位於今日的烏克蘭,主要爲倫伯格、哥佛爾及陸斯克幾個鄰近的城鎮。是次攻勢其後以主持位於俄國西南方戰線的主帥布魯西洛夫(亦爲此戰指揮官)而命名。

布魯西洛夫戰役是如何成功的?對一戰的影響有哪些?

戰役的主要特點是,在漫長戰線上以一點爲主,實施多點正面突破。這種突破防線的新樣式,在大戰後期曾得到廣泛運用。

布魯西洛夫戰役是如何成功的?對一戰的影響有哪些? 第2張

南佛羅里達大學教授葛瑞登·凱蒂彤絲朵將1916年的布魯西洛夫攻勢稱爲一戰以來奧匈帝國最大的危機及協約國陣營最大的勝仗。

戰役背景

早於1916年,法國已開始呼籲俄國在東線展開一次針對德國的攻勢,希望藉德國調撥更多部隊應付東面俄國的攻擊,以助減輕凡爾登的軍事壓力。

俄國則通過在維爾紐斯地區發動一場慘重的納拉奇湖攻勢作迴應,但此戰只爲德國遭受不足俄國五分之一的實際傷亡。而俄國將領布魯西洛夫便向俄國最高司令部呈達了他的計劃,他提議在西南部的加里西亞意圖向奧匈軍隊進利一次大規模的攻勢。

布魯西洛夫行動的主要目的是移去部分英法聯軍軍隊(位處法國)和那獨自面對伊鬆佐河戰線的意軍壓力,並儘可能在戰爭中徹底將奧匈擊敗。

1、俄國計劃

在此前的東線,俄國的西方軍事集團指揮官阿列克謝·埃弗特上將一向奉行抵禦性戰略,並對布魯西洛夫採取的攻勢抱持反對。對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5年向軍隊下達了個人指令。

雖然埃弗特一直也是尼古拉甚至皇室的堅實支持者,不過最終沙皇還是堅持批准布魯西洛夫的計劃。攻勢目標便是在上一年失掉給同盟國陣營的兩個城市,哥佛爾和倫伯格。雖然俄國最高司令部亦認可了布魯西洛夫的計劃,但同時他也被直接否決了鄰近戰線爲攻勢提供支援的請求。

2、戰役部署

俄西南方面軍(轄第8、第11、第7、第9集團軍,共57.3萬人、1770門輕炮、168門重炮,由布魯西洛夫指揮)爲支援意軍,決定提前發動進攻。其企圖是:第8集團軍在21公里寬正面上向盧茨克方向實施主攻,其他各集團軍分別選擇數個突破地段採取行動,以便在450公里寬的戰線上多點突破,使敵軍難以判斷主攻方向,無法向主攻方向輸送兵力。戰役準備極爲周密、隱蔽。

戰役過程

俄軍於該年6月4日正式發動大規模攻勢,短小卻精確的火炮彈幕針對着整條奧匈防線。這精準而簡潔的轟炸便是此戰的關鍵處,亦與慣常的全日持久性炮轟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爲後者往往能給予守方充足的時間去進行整備並徹出前方的塹壕,甚至將戰場破壞得令攻方寸步難移。

初段的進擊也隨着奧匈防線的崩壞而完勝, 使布魯西洛夫四分之三的軍隊能夠更大幅度地推進到更廣闊的前線。突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歸功於突擊部隊,這布魯西洛夫的創新部隊一直依照着奧匈防線的弱點逐個攻擊,導致俄軍主力能輕而易舉地利用它們實施突破。而布魯西洛夫的革新爲德國的滲透戰術 奠定了戰術基礎,並將後者應用於西線之上。

俄國的西南軍於6月8日奪取了陸斯克。奧匈司令約索夫·費迪南大公亦只能揮軍在俄軍進城前僅僅撤出,足以證明俄軍推進速度之快。至奧匈全面撤軍的這一階段,俄軍已俘虜了近200,000名戰俘。

此刻布魯西洛夫的大軍已顯得過度擴張,而他亦明確地指出,今次行動能進一步成功將取決於埃弗特會否展開他那一部份的攻擊。很可惜埃弗特卻繼續純粹地拖延,這給予了德國最高指揮部調派增兵到東線支援的寶貴時間。

在陸斯克淪陷的同一天,同盟國陣營舉行了軍事會晤,德國總參謀長埃裏希·馮·法金漢成功說服了其奧匈代表赫岑多夫把南線的軍隊由意大利撤至加里西亞以對付俄軍。在東部(Oberkommando-Ost),德軍總司令興登堡陸軍元帥再一次能利用完善的鐵路網絡將德國後援輸送到前線。

終於在7月18日,埃弗特領軍開展了一次鬆散又準備不足的攻勢。至7月24日,阿歷山大·馮·連辛根在科韋爾南部向俄軍策動的反擊總算暫時遏止了敵軍的攻勢。俄國最高指揮部開始將部隊由埃弗特的前線轉往支援布魯西洛夫,這調動卻受到布魯西洛夫本人強烈的反對,因爲他判斷更多的部隊只會招致其前線變得凌亂。

所有涉及今次行動的部隊也快到達了疲憊的極限,這輪攻勢最終亦不得不於九月底正式停止。縱然如此,結束後的俄軍仍需轉移到近東協助羅馬尼亞,而這亦是奧匈與德國兩軍所此料不及的。

戰役結果

布魯西洛夫的行動達致了其原有目標﹔使德軍不得不停止在凡爾登的攻伐來把具可觀數量的部隊調往東線。此後奧匈大軍再不能在此處發動一次可成功挺進的攻擊,反而是隻能依靠德國陸軍來維持其軍事成就。戰役早期的成功,令羅馬尼亞信心增加倒向協約國一側而參加戰爭,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布魯西洛夫攻勢也被列入世界歷史上死傷最重的戰役。此次攻勢,俄軍傷亡約50萬,奧匈帝國110萬,德國也損失35萬人。這次攻勢,也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德軍總參謀長法爾肯海因由於調兵援助東線,結果使進攻凡爾登要塞受挫,受到德皇威廉二世嚴厲批評而去職,隨後力主和西方媾和的軍方保守派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上臺。

儘管布魯西洛夫攻勢在戰場上取得了成功,但畢竟俄軍死傷慘重。此前,俄軍已經損失了500萬有生力量,俄國君主制已千瘡百孔。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先是沙皇統治被推翻,隨後經過殘酷鬥爭,蘇維埃政權登上歷史舞臺。

布魯西洛夫攻勢達到了俄國在一次大戰成就上的最高峯,也可說是部份罕有俄羅斯帝國陸軍能具備良好領導和規劃的表現之一。

此後由於巨大的傷亡導致國內經濟和政治局勢嚴重惡化,俄軍在傷亡慘重的同時沒有無法得到有效的補給與人力補充,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受到嚴重影響。因而俄軍雖然在前線擊退了德國和奧匈,仍然有至少58,016名俄羅斯士兵成爲了逃兵。

這次行動的特點是俄羅斯的戰術質量有相當大的改善。布魯西洛夫使用較小的專門單位之士兵攻擊奧匈帝國戰壕的薄弱環節和炸開缺口,使餘下的俄軍挺進。這些突擊戰術是驚人的背離人海戰術,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直到當時所有主要軍隊很普遍的戰術。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俄羅斯本身也沒有意識到布魯西洛夫創出的潛在戰術,反而是德軍從中得到了啓發。此後,德國明顯把握和利用突擊戰術,對其1918年在西線的進攻產生影響。

後來,英國人富勒基於對布魯西洛夫攻勢等戰役的研究和西線英軍使用坦克的經驗,提出了機械化戰爭理論。到了20世紀30年代,古德里安在富勒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其理論,提出了裝甲部隊必須獨立編成,並集中運用的原則。

納粹德國開始出現較大規模適應的機械化作戰編制,普遍裝備了坦克和各種裝甲戰車,並且在作戰構想中開始運用坦克、飛機、步兵和炮兵的協同以達到快速制勝的目的。這在後來則脫胎成德軍二戰初期“閃電戰”的指導思想,並在蘇聯和西方盟國戰勝德國的過程中大規模運用,從而宣告塹壕戰時代的終結,理論將持續到朝鮮戰爭和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結束了大量塹壕戰的時代,只有少數國家,主要是在非洲仍然利用塹壕戰戰術。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