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趙國的生死存亡之際,爲何沒有起用李牧呢?

趙國的生死存亡之際,爲何沒有起用李牧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牧可以說是戰國末期趙國的擎天之柱,是趙國唯一一個有能力抵抗秦軍的偉大將領。如果不是受趙王遷的懷疑和郭開的陷害,絕對可以延緩趙國滅亡的過程,使趙國再度與他國聯合一起抗秦也是很有可能的。

趙國的生死存亡之際,爲何沒有起用李牧呢?

要說趙國的生死存亡之際,便是“長平之戰”及之後的“邯鄲之圍”。這兩次危機前後相隔僅一年左右的時間,長平戰役趙國慘遭失敗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趙王的自大,他以爲這只是一次普通的城市爭奪戰,完全低估了秦國攻打韓國上黨郡背後的真實意圖:秦國把上黨地區作爲了一個魚餌,以此來引誘韓、趙、魏三家,誰貪婪想佔便宜我就狂揍誰!結果年輕的趙孝成王貪圖便宜,成爲了那個“免費吃午餐的人”,然而午餐人人想吃,但總的掂量一下自己的胃口吧,結果這個跟頭摔的實在太大,大到無法承受,損兵折將不說,參戰的四十五萬將士全部成爲了長平戰場上的幽魂。這次戰役的失利成爲了趙國覆滅的加速器。而“邯鄲之圍”則是秦國長平大捷的後續跟進,趙國能逃脫這次危機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因爲秦將王陵多次攻打邯鄲無果,白起又拒不執行秦王命令去更換王陵,這之間趙國佔了白起拖延時間的便宜;其二是楚、魏給予的軍事支援。

趙國的生死存亡之際,爲何沒有起用李牧呢? 第2張

兩次危機都發生在趙孝成王時期,生死關頭之際趙王連廉頗都可以不用,哪還會重用一直“默默無聞”的李牧。到了趙悼襄王時期,軍事實力愈加衰弱,不僅常受到秦國的侵犯,弱小的燕國都想分一杯羹,而廉頗在郭開的陷害下早已跑到了魏國。這時候的李牧正在雁門一帶與匈奴“玩欲擒故縱的遊戲”呢,他善待士兵,自給自足,訓練部隊,經常採取敵進我退的戰略來麻痹匈奴,故意示敵以弱,反覆多次以後,連他自己的部下都認爲李牧膽怯,不敢與匈奴相抗,這種心理估計匈奴人也一樣。在成功使得匈奴人放鬆警惕後,李牧發動了對匈奴的雷霆攻勢,一舉斬殺匈奴十多萬人,同時滅掉了胡人,使匈奴十多年不敢進犯。

公元前244年,趙襄王終於想起了北方還有這樣一位優秀將領,任命李牧爲大將攻打燕國。後又幾次擊退秦國的進攻。公元前229年的時候秦國名將王翦、楊瑞和遇李牧抵抗而不得進,關鍵時刻又是那個郭開,他收受秦國重金,向趙王遷說李牧有企圖反叛的意圖。使得李牧無辜得怨被人殺害。李牧死後的第二年秦國攻陷邯鄲,俘虜了趙王,趙國滅亡。

李牧歷經趙孝成王、趙襄王、趙幽繆王三朝,在這昏庸的三王執政時期,李牧就像一枚蒙塵的珍珠,埋沒了光芒。無法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