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高歡臨終爲什麼安排慕容紹宗對付侯景?

高歡臨終爲什麼安排慕容紹宗對付侯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高歡臨終爲什麼安排慕容紹宗對付侯景?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侯景雖然不是皇帝,確實對南北朝中後期局勢造成極大影響的軍閥。他本位北魏將領,隨同高歡討伐北魏權臣爾朱榮集團,成爲了北魏數一數二的軍閥。在跟隨高歡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成爲高歡麾下數一數二的強將。但是在高歡去世後,侯景卻起兵反叛東魏,引發了一系列東魏和西魏、南樑的戰爭。從史書上看,對於侯景的背叛,高歡臨終前不但有預判,而且安排了慕容紹宗對付。可高澄繼承高歡的位置後,卻沒有照着父親臨終的遺言執行,反將慕容紹宗放在討伐侯景的大軍之外,這使得東魏在這場戰爭中遭受了極大的損失。

歷史發展來看,直到遭遇了各種失敗後高澄纔在部下的勸說下啓用慕容紹宗,侯景橫行東西魏和南樑邊境的局面才得以被打破。由此可見高歡在臨終前的預判和安排都是非常準確的,如果高澄早按照這些部署進行操作,侯景根本不可能掀起這麼大的風浪。如果侯景的問題能迅速解決,也就不會給東魏造成巨大的破壞,後來的一系列變故都能夠避免。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高澄沒有聽從高歡的遺言,反而猜忌慕容紹宗,並將其束之高閣呢?本文就此問題進行探討,分析一下東魏末年高澄在這場動亂中的決策思路。

高歡臨終爲什麼安排慕容紹宗對付侯景?

這場動亂起於侯景,而實際上在高歡臨終前都是有充足安排的,東魏軍隊本不該陷入被動境地。侯景是高歡布衣起家時的朋友,兩人早期都在北魏軍閥爾朱榮麾下效力,對彼此性格和作風都是非常清楚的。高歡分裂東西魏後,成爲東魏權臣並獨攬大權,侯景作爲他麾下的強將也成爲東魏軍隊中數一數二的佼佼者。在高敖曹戰死河陽之役後,侯景取代了高敖曹的地位,成爲東魏軍中最強的將領。儘管高歡給予了侯景高官厚祿和大權,但他都沒有完全信任侯景。在他心裏侯景是極具野心的人物,他認爲自己死後侯景必然反叛。

高歡在臨終前把自己的佈置告訴了兒子高澄,並指出自己不提拔慕容紹宗,就是爲了讓高澄提拔,以便於慕容紹宗在對侯景的戰爭中效死力。高澄當着高歡的面答應了下來,但高歡一死他便反悔了,並將慕容紹宗束之高閣。高澄的這個選擇就現代人看來是及其愚蠢的,可從歷史上看也是必然的。

侯景爲羯族人,也是爾朱榮集團的餘孽,因爲率先倒向高歡而沒有隨着爾朱榮集團覆滅。但是從民族屬性上看,他與高歡並不是一路人。高歡是六鎮長大的漢人,具有鮮卑人和漢人的雙重屬性。而侯景作爲爾朱榮集團的餘孽,天生就被漢人被鮮卑人排斥,可以說在東魏除了效忠高歡,並無別的出路

在高歡麾下時,只有高歡和高敖曹能壓制侯景。高敖曹戰死後,侯景更是隻聽高歡一個人的。由此可見在東魏的軍隊之中,侯景的桀驁不馴是出了名的。他統領重兵長期駐紮在西魏和南樑的邊境,目的就是防範西魏和南樑的軍事進攻。這種佈置是高歡的雙重考慮,既避免侯景進入鄴城朝廷爭權,也可以通過戰爭手段來削弱侯景的軍事力量。可以說高歡對於侯景是防範嚴密的,既利用了他強大的軍事能力,但在政治上又加緊鉗制,使其無法威脅到高家的統治地位。當高歡去世後,高澄缺乏高歡對朝廷的控制力,這就給了侯景反叛的機會。

高歡麾下名將很多,但是在能力上與侯景媲美的只有慕容紹宗一人。高歡之所以沒有啓用慕容紹宗,其原因除了留給兒子高澄以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猜忌慕容紹宗。高歡是從爾朱榮軍隊中起家的,其中大部分軍隊就是接着爾朱榮死後家族內亂,趁機招攬了六鎮起義中投降的將領和軍隊。有了這些軍隊高歡纔打起了反叛爾朱家族的大旗,最終剿滅爾朱家族,登上了北魏權臣的位置。在此過程中,作爲爾朱榮的表弟,慕容紹宗是多次向爾朱榮的侄子爾朱兆提示防範高歡,可以說當時兩人之間是爭鋒相對的。

從史書記載來看,慕容紹宗也是爾朱榮集團的餘孽,身份上與侯景差異不大。因爲慕容紹宗對爾朱榮集團比較忠心,直到爾朱兆被高歡澆滅之後,他才帶着爾朱榮和爾朱兆家族的殘餘家眷投降。當時高歡選擇放過慕容紹宗,暫時擱置了與其仇恨,實際上是政治上的選擇。慕容紹宗給爾朱兆出了很多對付高歡的主意,因爲爾朱兆剛愎自用沒有采納,這纔有了高歡崛起的機會。高歡因此對慕容紹宗是很仇視的,他不可能因爲對方輕易投降便一笑泯恩仇。只是當時高歡還忙着前往洛陽和北魏孝武帝元修爭權,不得已暫時擱置私仇。

正是因爲舊怨,所以高歡才漠視了慕容紹宗的才能,將其邊緣化和擱置,並沒使其統率軍隊作戰。但高歡直到慕容紹宗的能力不在於侯景之下,所以當預感到侯景反叛的跡象後,纔打算讓兒子啓用慕容紹宗對付侯景。這個安排事實上也是將其互相削弱,防止剛剛上位的高澄身邊出現不穩定的因素。

對於高歡和慕容紹宗的舊怨,高澄作爲長子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違背高歡的遺言,沒有及時啓用慕容紹宗是可以理解的。從大局方面的考慮來看,這也是高澄在政治策略上比較穩妥的選擇。因爲即便啓用慕容紹宗對付侯景,也會有着極大的政治和軍事風險。

從民族陣營來看,慕容紹宗既不是漢人,也不是羯族人,而是鮮卑人。他是前燕名將慕容恪之後,在羯族和鮮卑族中都有着極高的聲望。如果他在剿滅侯景戰爭中立功崛起,這將很可能威脅到高家對東魏的統治。東魏名義上是鮮卑族拓跋氏的政權,實際上東魏皇族只是高歡扶持的傀儡,一切朝廷大事都是高歡說了算。因爲高歡是在鮮卑族聚集的六鎮長大的,本人對鮮卑貴族還有感情,所以朝廷中也有不少鮮卑貴族傾向於高歡。但高澄與高歡不同,他雖然在六鎮出身,卻長期隨着高歡在漢族地區打仗,已經逐漸恢復了漢族門閥子弟的習性。

前文講過高澄在博陵崔氏和高慎的鬥爭中偏向後崔氏,這本身就代表這高澄與漢族的門閥士族在政治上達成了一直。從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開始,北方的漢族門閥士族大部分人與鮮卑貴族都是處於對立狀態。高歡父子雖然是渤海高氏出身,但因爲父輩被流放到六鎮的關係,早就被渤海高氏視作異類。高澄與博陵崔氏密切往來,一方面是贏得漢族門閥士族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成爲渤海高氏在政治上的代言人。這一切政治操作的背後,高澄的政治野心非常直接,就是利用漢族門閥士族的力量,篡奪鮮卑族的皇帝位置。

將東魏從鮮卑族政權改成漢族政權,這在當時少數民族佔統治地位的北方是極其困難的,也會遭到鮮卑貴族門閥的抵制和反抗。而慕容紹宗作爲鮮卑族的名將,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會站在東魏皇帝一方,這就成爲了高澄篡位的巨大阻礙和隱患。高歡去世後高澄便已經緊鑼密鼓地做篡位的準備了,所以他不可能直接把隱患放到前線去帶兵打仗。如果剿滅了侯景,再出一個慕容紹宗阻止他篡位稱帝,這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政治上的這個考慮,高澄纔沒有執行高歡的遺言,力圖在不懂用慕容紹宗的前提下,平定侯景之亂。

從歷史來看,高澄對侯景的能力不夠了解,也太小看了高歡臨終對其的警告。侯景打起叛亂的大旗,把西魏和南樑都引入其中,是的東魏邊境一片亂局。高澄派出的軍隊進入後,使得戰場成爲了混戰的狀態。尤其是西魏的宇文泰擺出作壁上觀的姿態後,侯景引得南樑蕭衍派出的軍隊和高澄的軍隊交戰,是自己極大的保留了有生力量,東魏軍隊則損失慘重。在局勢即將失控時,高澄才聽從屬下建議啓用慕容紹宗,阻止了東魏軍隊的潰敗,開始反擊西魏和南樑的戰鬥。從這個歷史事實來看,高澄對軍事和政治的處理還是遠不如其父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