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李世民發明的一種職業,爲何搶破頭都要去?

李世民發明的一種職業,爲何搶破頭都要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發明的一種職業,爲何搶破頭都要去?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如果要看大唐的古風古韻,只能去日本的京都或者奈良,作爲中國的好學生,日本在唐朝時期,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到中國。

日本的遣唐使是全面學習中國,從政治制度到文化修養,從實體建築到高深思想,日本對中國的模仿,可以說是全方位的。

比如說現在日本還在用的一個詞,其實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但現在說起來這個詞,好像就只有日本在用一樣,這個詞就是藝伎。

當年由章子怡和鞏俐出演的《藝伎回憶錄》,說的就是日本藝伎的故事,也就更加深了人們的印象中,藝伎是日本傳統文化的一種。

但事實上這個詞,如假包換來自中國,而且還是中國知名度非常高的皇帝,唐太宗發明的,以太宗皇帝的勤勉程度,能抽出功夫來給當時的伶人,制定一個管理機構和名稱,也就只有全面繁華的大唐才能到這一點。

唐朝建立之後,經歷了隋末的農民起義之後,到了李世民時期,經濟文化開始得到迅速的發展,於此同時娛樂業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畢竟但吃飽喝足了之後,人總是相找點娛樂活動,這一點古今沒什麼不一樣。

唐太宗李世民自身非常喜歡歌舞,而且也對歌舞有所研究,在李世民的不斷推動,以及大力支持之下,終於有了專門管理優伶的專門組織,這就是教坊。從那時候之後,優伶才成爲了一種社會性質的職業。

白居易的《琵琶行》裏面就有這樣的一句:名屬教坊第一部。說的就是文中彈琵琶的女生,曾經在教坊時候的盛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就是當時的明星。

李世民發明的一種職業,爲何搶破頭都要去?

從這個時候開始,不僅開始有人把優伶叫做藝妓,而且藝妓們也開始有了專門的管理組織,唐朝時候的藝妓和春秋戰國時候的優伶,工作性質實際上是差不多的,都是賣藝不賣身。

但是有區別的一點就是,唐朝時候的藝妓大部分都是由宮女組成的,唐太宗會親自挑選合適的宮女,然後由手下人調教成爲合格的藝妓。

很多人都覺得賣藝不賣身這是一句戲文,實際上當時的藝伎的確是賣藝不賣身的,賣身的是另有場所,性質定位不一樣。

儘管當時的藝伎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是一個女人出來拋頭露面,而且主要目的是爲了取悅他人,那麼正經人家的姑娘,就很難將這種職業視爲光彩的職業。

而且藝伎一個主要來源有兩個,一個是那些犯了罪的官員女眷,一個是來自底層無法生存的人,會把女兒送到這裏來。

這兩類人,處於社會的底層,本身的社會地位並不高,不管你歌舞跳得再好,其實你的身份和命運就註定了你的未來不會有特別好的前途。

見多了大富大貴之人,眼光也就高了,但眼光高了的同時,自身的地位其實並沒有提高,這樣其實就造成了許多藝伎的婚姻悲劇。

白居易《琵琶行》裏,那個抱怨老公總不在家的歌妓,已經算是很好的歸宿了,年輕的時候,無數貴公子追捧。

等到年紀大了,有了個好歸宿,只不過是老公不解風情,又經常不在家,這也基本上屬於無病呻吟的少婦之態。

比起來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裏,一無所獲的杜十娘,她已經是非常幸運了,這類女人有錢有才藝卻沒有地位。

主要是因爲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女性的地位一直都不高,所以那些拋頭露面以取悅他人爲目的的女性,肯定要受到主流社會的歧視。

本來只是一種正經職業,到了後來卻因爲人們的慾望,而演變成爲了古代女生的噩夢,藝妓原先的性質已經完全改變,反而成爲了讓人享樂的玩具。爲了讓貴族人滿足私慾,很多古代女子都被抓去當做藝妓,一直到現代,這種噩夢才被終結。

這種情況到了現代社會之後好了許多,男女平等之下,無數人對於藝人這個職業趨之若鶩,跟古代一樣,她們同時也是多才多藝,起碼展現給大衆的是這樣樣子。

但他們的地位可遠比古代高多了,只要你能掙足夠的錢,誰又在乎你做了什麼,所謂賣藝不賣身,有時候只是價格不到位,又或者是不忍心完全扯下這個遮羞布,畢竟我們跟動物不一樣,儘管我們充滿了獸性。

古代人羞恥的行業,現代人卻趨之若鶩,這就是古今之變,唯一不變的就是,她們的眼光依然很高,少數人依然很有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