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劉秀手下的雲臺二十八將是如何組成的?

劉秀手下的雲臺二十八將是如何組成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秀手下的雲臺二十八將是如何組成的?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衆所周知,漢光武帝劉秀奪得天下既離不開天時、地利,更離不開人和,他的班底主要爲雲臺二十八將,這些人隨着劉秀南征北戰,建功立業。後來,劉秀兒子漢明帝劉章追思父親麾下功勳將領偉大功業,洛陽南宮雲臺閣命人畫了二十八位大將的畫像供奉,代表着功臣集團的巨大榮耀。雲臺二十八將來源很廣、很雜,既有世家大族,也有基層小吏,甚至有些還是落草爲寇的綠林好漢。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盤點作爲建立東漢的棟樑之才的雲臺二十八將“成分”構成。

第一類人:漢朝宗室及劉秀親友。代表人:劉隆、劉植(存疑,不確定是否宗室身份)。劉秀和他大哥劉縯在南陽郡舂陵起兵時候,長沙定王劉發在舂陵的一支宗室子弟和劉秀的親友基本都參與,這支軍隊歷史上稱爲“舂陵軍”。在劉秀兄弟起兵前期,這些南陽的宗室子弟發揮了很大作用,舂陵軍和其他起義軍完全不同,他們打着恢復漢室的旗幟,目標明確,反王莽態度最爲堅定,如宗室裏面有個叫劉祉的,當年爲了他留守棘陽,地方捉了母親、妻兒去威脅他,但他依然不妥協,導致全家皆被殺。雖然舂陵軍有很強凝聚力和戰略目標,但實力一般,在南陽一帶都不算太強。所以,後來纔會和綠林軍合併。合併之後,改名爲漢軍,實力大增,打了不少勝仗。但由於舂陵軍實力弱小,在推薦宗室的人擔任皇帝中,綠林軍選擇了早期參加綠林軍的劉玄,而不是戰功赫赫、領導力很強的劉縯,劉玄及綠林軍將領還處處猜忌和防範劉縯,包括當年跟隨劉秀兄弟起兵的宗室子弟看到他們兄弟失勢,也選擇站在劉玄那邊。後來劉縯被殺,劉秀更加勢單力孤,謹慎行事。後來找到機會去河北鎮撫、招降,才走出劉玄的綠林軍控制。

劉秀手下的雲臺二十八將是如何組成的?

其中,有一個南陽的宗室子弟卻堅決去河北投奔劉秀。他就是劉隆,在雲臺二十八將中唯二的劉氏宗親。他是有個悲慘的人生經歷,歷史上罕有遭“兩次滅門”的人。他早年就是個可憐的孩子。西漢末年,父親劉禮參加另一個宗室劉崇反抗王莽的起義,失敗之後,全家受牽連被殺,除了不滿七歲的劉隆獨活下來,這是他的第一次遭到“滅門”。劉隆長大之後成爲堅決的“反王莽”分子,他參加了綠林軍,將老婆孩子安置在洛陽。後來劉秀在河北發展,又跑到河北追隨劉秀。劉玄手下的大將李軼對劉隆的“反叛”不能容忍,於是將劉隆在洛陽的妻子和兒女殘酷殺害。劉隆第二次遭到“滅門”之痛。之後,他收拾心情,堅定跟着劉秀打天下。先是被派去平定江淮,隨後又隨着岑彭出征蜀地,均立下戰功。後來由於越南地區叛亂,他又和馬援出征,平定南疆。劉隆,這個悲情的人,失去過所有,最終跟着劉秀既光復漢室,又新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家國均得以重建。

當然,後來劉秀得了天下也款待宗室,特別是南陽一支的宗室很多都封了侯,其中照顧當時童年喪父劉秀的劉良封了趙王,之前提到的劉祉以及宗室劉賜等人也封了侯,包括被赤眉軍擁立爲皇帝的宗室劉盆子也予以厚待。

第二類人:南陽的士族、官吏。成員有:鄧禹、岑彭、朱祐、馬成、陳俊。南陽的士族、官吏是劉秀兄弟剛起義早期的中堅力量。劉秀起家時候的在南陽的勢力來自兩方面:

一是地方豪強。南陽的地方豪強不得不提鄧家(劉秀姐夫鄧晨家族)和陰家(劉秀大舅哥陰識家族),這兩家後來和東漢皇室聯姻很多,關係很緊密,這與他們早期的不顧一切的追隨有密切關係,其中代表人物就是鄧禹。鄧禹是南陽一帶有名的神童,他很少就去長安讀書,和年長十來歲的劉秀是同學。鄧禹認爲劉秀是人中之龍,當劉秀去河北時候,他“杖策北渡”追了過去,對劉秀說出了一句經典名言:“但願名公威德加於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於竹帛耳。”鄧禹雖然戰功不算太出色,但他屬於制定戰略型人才,他在河北時候幫劉秀制定奪取天下的戰略,概括起來就是:立足河北,延攬英雄,取悅民心,建高祖偉業!而且,鄧禹還善於挖掘和推薦人才,經他推薦的吳漢、賈復、寇恂等人都得到了劉秀的重用,而且發揮了關鍵作用。所以,雖然鄧禹戰功不算太出色,卻能排在雲臺二十八將之首。

劉秀手下的雲臺二十八將是如何組成的? 第2張

二是當地良吏。代表人物就是岑彭。岑彭本身也是南陽人,他當時爲南陽郡棘陽縣長。當時,舂陵軍和綠林軍合併之後的漢軍在南陽攻城略地,基本上沒遇到太大的阻礙,但在宛城卻遇到當時棘陽縣長岑彭的頑強抵抗,直至他們糧食斷絕才投降,當時劉秀大哥劉縯極力爭取留下岑彭,劉縯死後,岑彭一直在劉玄手下幹事。但他一直感恩劉縯,後來投奔了劉縯弟弟劉秀,得到重用,被封徵南大將軍,勸降洛陽守將朱鮪,使到劉秀順利拿下洛陽,接着平定了荊州等地,後來又隨劉秀攻破隴地的隗囂,並作爲南線主將入蜀攻打公孫述,但在將要成功之前,在成都郊外被公孫述派遣刺客乘夜刺死。如果不是這次意外,以岑彭戰功,他應該不止排在二十八將的第六。

第三類:河北的世家大族、官吏。成員有:耿弇、吳漢、寇恂、景丹、王樑、蓋延、耿純、堅鐔、邳彤、任光、萬脩、李忠。河北是劉秀真正的第一塊屬於自己的根據地,也是他事業騰飛的地方,所以他的班底來自河北方面的最多。河北的士族和官僚是劉秀打天下最爲倚重的勢力。這股核心的河北勢力主要來自幾個方面:

一是漁陽、上谷兩郡力量。這些人員有耿弇、吳漢、寇恂、景丹、王樑、蓋延。其中我們重點說說耿弇、吳漢、寇恂三個人。耿弇是上谷太守兒子,當時他年紀很少,他本要要去長安讀書的,後來河北生變,王郎冒認是漢成帝的兒子,迅速佔據了河北中部和南部絕大部分地區。耿弇去不了長安,但聽說劉秀在河北附近,就去拜見,一見如故,他請求回上谷組織發兵。當時,由於這兩個地方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前線,這兩個郡的騎兵天下一流。劉秀笑着說:“小兒曹乃有大意哉!”(你這小孩年少志大!)。還說耿弇爲“北道主人”,後來,劉秀一行準備去上谷,但他和耿弇被打散了。耿弇自己隻身回上谷勸動父親並聯合的漁陽郡(上谷領兵是耿弇、寇恂、景丹,漁陽領兵是吳漢、王樑、蓋延)一起南下支援劉秀,劉秀形勢立刻轉好,實力大大增強。後來,耿弇隨劉秀平定河北、齊魯、隴右等地,戰功赫赫。

吳漢原來也是南陽人,但他在南陽犯了事,跑到了北方漁陽郡販馬爲生,在燕趙之地結識了很多豪傑。當時他勸漁陽太守彭寵歸順劉秀。和耿弇、寇恂、景丹合兵增援劉秀後,南征北戰,先後在河北、河南都取得很大戰功,後來隨劉秀西征隴地的隗囂。他最大的功績是伐蜀,他與岑彭從南線荊州入蜀,進展十分順利,但後來岑彭和北線的主將來歙遇刺身亡,吳漢獨自領兵與公孫述展開了多次大戰,他自己數次遇險,有一次還掉進了水裏,幸虧拉着馬尾巴才倖免於難,最終艱難平定了蜀地。所以,後來在雲臺二十八將中,吳漢高居第二。

寇恂治理地方能力出衆,劉秀在河北站穩腳跟後,鄧禹推薦寇恂擔任河內太守,他有效穩固了劉秀的大後方,後來被劉秀贊爲“吾之蕭何”。後來他又擔任潁川太守,政績斐然,路不拾遺,當寇恂離任時候,百姓請求再借寇恂留任一年,這就是“借寇恂”的典故。

二是在河北仍忠於漢室的勢力。代表人物:任光、萬脩、李忠、邳彤。在王郎在河北稱帝之後那段時期日子,劉秀過得十分艱難,河北中南部絕大部分地區都歸順王郎,劉秀一行被王郎追得到處逃竄,無處安身,飢寒交加,朝不保夕,是劉秀一生當中最爲狼狽的日子。但劉秀他們絕處逢生,在逃生過程中,他們得知河北南部還有一個地方沒有歸降王郎,他們可以去投奔,那就是信都和和成(今天邢臺一帶),當時信都的守官是更始政權任命的太守任光、都戶尉李忠、信都令萬脩等人,和成的太守則是邳彤,他們拒絕王郎的招降,獨守孤城。劉秀有了信都這個據點後,開始反擊王郎,先是招募奔命兵,又通過娶郭聖通,得到當時在河北舉足輕重、擁兵十萬的劉氏宗室劉楊(郭聖通舅舅)支持,加上後來耿弇、吳漢的上谷、漁陽兩郡騎兵支援,從而和王郎實力此消彼長,並完成逆襲,並最終消滅河北所有的武裝力量

第四類:綠林軍的好漢。代表人物:賈復、藏宮、馬武。當時南陽劉氏宗室的舂陵軍和綠林軍合併爲漢軍,綠林軍出身的基本都追隨當時被擁立爲皇帝的劉玄,對劉秀兄弟多有防範。後來由於綠林軍陰謀殺了劉秀大哥劉縯,和劉秀關係更加緊張。雖然如此,但還是有部分綠林將領頭腦十分清醒,他們覺得綠林軍成立的更始政權腐化嚴重,不會有前景,從而選擇加入了劉秀陣營。提起加入劉秀陣營的綠林好漢就不得不提賈復,他一生的故事堪稱傳奇。他本來是個讀書人,對尚書頗有研究,並且在王莽的新朝做了一名基層縣吏。賈復雖然是讀書人,但卻十分勇猛,做縣吏時候有一次受命去河東地區運鹽,遇到了盜賊,同去的很多官吏棄鹽而逃,只有賈復完成任務。後來,他在新朝看不到希望,竟然公務員都不做了,落草爲寇,去加盟了綠林軍。後來綠林軍奪取關中之後,賈復爲漢室宗室劉嘉部下。當時賈復已經看出綠林軍不可能取得天下,就勸劉嘉自立,但劉嘉是個穩重的人,他不願意背叛劉玄,就推薦賈復去了劉秀那邊。劉秀很欣賞賈復,力排衆議安排他做破虜將軍,在平定河北之後,他和吳漢、岑彭、王樑等將率軍攻打綠林軍的關東重鎮洛陽,後來又在河南和赤眉軍大戰,連戰連捷,並在宜陽和與劉秀會師,成功迫降了赤眉軍。當時天下實力最強的起義軍就此解散,劉秀奪取了天下大勢基本成定局。由於賈復功績顯赫,被拜爲左將軍,後來位居雲臺二十八將第三位。

第五類:因仰慕劉秀而來投。成員有:馮異、祭遵、銚期、王霸、杜茂、傅俊。代表人物:馮異、王霸。劉秀起兵時候,一來由於他宗室身份,在當時人心思漢的社會思潮下是一塊極好的名片,二來由於他有人主之相,史書稱他:“身長七尺三寸,美髯眉,大口隆準,比衆不同。”,而且他性格寬和,爲人明察,關鍵時候往往能力挽狂瀾,如昆陽之戰中以少勝多,大破十倍於自己的敵人,所以當時很多有識之士很看好他,不同時期都有人去投奔他,並且很多都成爲了他團隊的骨幹力量,對劉秀不離不棄。這裏我們不得不說馮異和王霸這兩個人。馮異是在南陽當官時候,在一次外出巡視工作中被劉秀抓了,當時他對劉秀就很有好感。他對劉秀說:“有老母在城中,願歸據五城,以效功報德。”劉秀竟然也信了。後來馮異也真的兌現承諾,並且一直跟隨劉秀。特別是在河北最艱難時候,馮異一直陪伴左右,每次劉秀感到絕望時候都給予他溫暖。有一次,劉秀他們一行深夜來到饒陽治下無萋亭,他們又冷又餓,是馮異煮豆粥給劉秀他們解困。第二天,劉秀對大家說:“昨得公孫豆粥,飢寒俱解。”他們的團隊恢復了信心。又有一次,他們到了南宮縣,恰逢天氣很糟糕,大風大雨,他們在路邊避雨,而馮異這次像變戲法一般,搞來了麥子,他煮麥飯給大家吃,又化解了一次危機。馮異還有很強的軍事才能,劉秀團隊在河北穩定之後,他後來擔任徵西將軍,率軍西入關中,在關中擊退赤眉軍,平定了關中。後來,馮異又參與征討隴右。馮異的故事很多,最爲人津津樂道是他的居功不自傲,每次劉秀的將領打完勝仗,聚在一起吹牛逼、爭功勞時候,馮異就獨自走開,靜靜坐在大樹下,所以大家都叫他“大樹將軍”。馮異還是著名成語“披荊斬棘”、“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主角,這次就不展開說了。

下面,我來說說王霸。王霸原來是一個獄吏,在劉秀經過潁川時候去投奔他,他興奮對劉秀說“將軍興義兵,竊不自知量,貪慕威德,願充行伍。”劉秀也答得很乾脆:“夢想賢士,共成功業,豈有二哉!”就這樣,他帶着一幫門客跟着劉秀去河北,在河北艱難歲月,王霸帶去跟劉秀的門客都走了,只有他自己留下來,當時劉秀很感動,對王霸說:“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知勁草。”有一次,寒冬時節,他們被王郎軍隊追到達虖沱河前不遠的地方,前去偵查河水情況的人回來說,現在水流很急,沒有船,過不了河。當時大家很害怕,劉秀叫王霸再去看。王霸心領神會,爲了鼓舞人心,他看完之後回來謊稱,河水結冰,可以過去。衆人就過去了,很幸運,河面竟然結冰了,劉秀大爲稱讚王霸一番,但王霸卻說:“此明公至德,神靈之祐,雖武王白魚之應,無以加此。”(指劉秀是天命之人)。河北平定之後,王霸和蓋延、馬武、馬成、劉隆等人征戰關東,平定雎陽、榮陽等地。後來王霸去了上谷,負責北邊防線,主要防禦匈奴、烏桓等遊牧民族入侵,他守邊疆二十多年,他因時而變,政策靈活,北部邊境從此由戰到和、由亂變治。

總體來說,雲臺二十八將雖然派系繁多,成分複雜,但由於劉秀的人格魅力,大家求同存異,目標一致,同心協力,一直都相處得很好,雖然曾經有過一些小摩擦,但在劉秀的居中調停下都很順利化解了。當然,雲臺二十八也並非完全囊括所有最優秀的開國功臣,有些因爲是外戚而避嫌不列進入,例如馬援、竇融等,但云臺二十八將代表了劉秀核心班底。作爲一個優秀團隊的代表,他們與麒麟閣十一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一樣,永垂史冊!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