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康熙帝謀臣之一,周培公是怎麼通過蠟燭燈芯知道有人造反的?

康熙帝謀臣之一,周培公是怎麼通過蠟燭燈芯知道有人造反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周培公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古代歷史的發展中,康熙應該是第一等的英主,康熙皇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一生豐功偉績無數,滅鰲拜、平三藩、驅逐沙俄、收復臺灣、三徵葛爾丹、康熙皇帝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康熙皇帝的偉大離不開大臣的輔佐,康熙皇帝對待人才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康熙皇帝重用的人才有,姚啓聖、施琅、明珠、于成龍、李光地、張廷玉等等,最出名的要數週培公了,周培公在康熙皇帝削平三藩的時候,立下一大功,也充分發揮了周培公的聰明才智,這到底怎麼回事,下面咱們就來說一說這是怎麼一回事。

康熙帝謀臣之一,周培公是怎麼通過蠟燭燈芯知道有人造反的?

周培公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10歲那年,李自成攻下荊門,周培公的母親殉難而死,這個時候的周培公成了孤兒,在生活上無依無靠,走投無路的周培公,便去清軍的帳下當了一名小卒,因爲在軍隊裏面表現得非常出色,軍隊的領導就推薦周培公去內閣做事。周培公的才能真正被髮揮出來的時候,就是康熙皇帝削平三藩前後,那時的康熙皇帝也是年輕,吳三桂和朱三太子想聯手推翻清朝的統治,他們爲了推翻清朝,培養了很多太監,作爲他們的臥底,潛伏在康熙身邊,當時康熙也不知道身邊有那麼多眼線。

吳三桂和朱三太子想“反清復明”,他們的第一步計劃就是想通過,他們培養的心腹太監去刺殺康熙,只要皇帝一死,整個皇宮就會大亂,他們“反清復明”的計劃也就成功了一半,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這個計劃卻讓周培公給打亂了,原來這個時候的康熙皇帝正在和周培公夜談三藩事宜,周培公突然發現即將熄滅的蠟燭,沒有燈芯,周培公看到這一個細節,料定今晚值班的太監要造反,果不其然,晚上真有太監來刺殺康熙皇帝。那麼周培公是如何通過燈芯,來判斷有太監要行刺康熙皇帝呢?

康熙帝謀臣之一,周培公是怎麼通過蠟燭燈芯知道有人造反的? 第2張

皇宮裏面的太監,一般都是負責挑水、搬東西、採購,這些都是普通的太監,而皇帝身邊的太監負責的就非常多了,傳聖旨、照顧皇帝,給皇帝端茶倒水,像這種蠟燭快燒完了,太監應該馬上去換,這個時候的快滅完的蠟燭,沒有太監去換,而且蠟燭也沒有燈芯,沒有燈芯的蠟燭很快就滅了,古代沒有電燈,晚上沒有蠟燭整個屋裏都是黑漆漆一片,這一系列反常的情況都看在周培公的眼裏。

還有一點最違反常理,康熙皇帝身邊的太監,蠟燭熄滅的時候,一直都沒有出現,你要知道太監擅離職守是要掉腦袋的,這個時候太監不害怕掉腦袋,那就是要謀反,這個時候正處於削平三藩的關鍵時刻,不得不多個心眼,周培公就安排安保人員做了相應的準備,既保證了康熙皇帝的安全,也保證了整個皇宮的安全。周培公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關鍵時刻救了康熙一命,可見周培公真是高人。

周培公通過蠟燭沒有燈芯,就判定太監要造反,可見周培公是一個細心觀察生活的人,人家都說“細節決定成敗”,可見周培公不光有真才實學,而且對身邊細微的變化,非常的用心。我們在領導身邊的時候,也要非常的用心,領導身邊的環境發生變化了以後,我們要及時發現,做出應對的策略。什麼事情都應該想到領導前面,這樣纔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周培公是做到了。

周培公作爲康熙一朝的官員,一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清史稿》稱讚周培公“好奇計”,說明周培公的頭腦非常的聰明,周培公能夠說服王輔臣,說明他的口才非常不錯。圖海對周培公的評價更高“爲母捨身之孝,爲國忘軀之忠”,!周培公退休以後,過起了半隱半讀的生活,不知道大家對周培公通過蠟燭燈芯,來判定太監造反有什麼別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