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黃權本是劉備的心腹,爲何最後會投降曹操呢?

黃權本是劉備的心腹,爲何最後會投降曹操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三國時期,要是說起名臣,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就是諸葛亮、荀彧、陸遜之類的,不過在三國時期,名臣其實有很多,比如袁紹麾下的田豐和沮授就是,有勇有謀還忠心,可惜跟錯了主公;而荊州劉表麾下的文聘也算是一代名臣。而最終成事的曹操、劉備和孫權,麾下的名臣更多,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這位,他就是劉備麾下的名臣之一,可惜後來投降了曹魏,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這人就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黃權了,說是赫赫有名,但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這黃權可不是個簡單人物;在他年輕的時候僅在巴西擔任一名 小小的郡吏,但由於能力突出,後被益州牧劉璋徵召爲主簿,掌管益州的文書,這算得上是絕對的親信,而且必須能力極爲卓絕才有可能。劉璋雖然無能,但麾下的確還是有不少人才的,比如張鬆和法正,所以益州也還算是治理得當。

但是益州別駕張鬆和軍議校尉法正卻是看不起懦弱無能的劉璋,想要獻益州以迎雄主,原本張鬆是想找曹操的,但當時的曹操卻是看不起其貌不揚的張鬆,故而惹得張鬆內心暗恨不已;後來在途徑荊州的時候,被劉備的雄才大略和赤誠之心所感動,故而與法正合謀,欲獻益州給劉備。益州和漢中張魯有化解不開的仇恨,故而雙方經常戰爭。

黃權本是劉備的心腹,爲何最後會投降曹操呢?

劉璋也是不堪其擾啊,雖然整體實力強於張魯,但凝聚力卻遠遠不如張魯;於是益州別駕張鬆就建議劉璋迎接左將軍劉備入蜀,協助討伐割據漢中的張魯。但是黃權卻趕緊勸諫劉璋,大概意思就是別引狼入室,只要守好邊境就行了。但劉璋不聽啊,反而派軍議校尉法正去荊州迎接劉備,而且還將黃權外放爲廣漢縣長。

後來事情果然如黃權所說的那般,劉備入蜀當然不是真心相幫劉璋的,而是圖謀益州之地;所以,沒過多久,劉備就被就圖窮匕見了,舉兵進攻益州,劉璋麾下安穩已久,又如何是久經沙場的劉備的對手呢?劉備派諸將分別攻下益州郡縣。各郡縣大都望風歸順,只有黃權閉城堅守。等到劉璋投降後,才向劉備歸順,劉備封黃權爲偏將軍。

黃權本是劉備的心腹,爲何最後會投降曹操呢? 第2張

後曹操舉兵南征張魯,張魯敗逃巴中,黃權向劉備進言:“如果失去漢中,則三巴之地就會受到威脅,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與臂膀。”於是劉備以黃權爲護軍,率領諸將進入巴中。但張魯已經回到南鄭,投降曹操。其後,劉備擊破巴郡賨人首領杜濩、巴郡七姓夷王樸胡,發動漢中之戰,攻殺曹操帳下名將夏侯淵,佔領漢中。

人們只知道攻取漢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謀略,卻不知道這些計謀都是黃權首先替劉備想出來的。所以在劉備自稱漢中王后,就任命黃權爲治中從事。但是在關羽被殺,荊州被東吳所奪之後,劉備怒從心中起,準備征討吳王孫權。黃權當時就勸諫說:“吳人剽悍善戰,而我軍由水路出兵順流而下,易進難退,爲臣乞請您讓我爲先頭部隊去試探敵人虛實,陛下應當在後面坐鎮。”

但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而任他爲鎮北將軍,督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出兵,劉備自己在江南前線。結果是劉備被陸遜所敗,但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完全阻斷,黃權軍隊無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領部下投降於魏國。按照當時的規定,是要抓捕黃權家人的,但劉備說:“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於是仍像以前那樣對待他的家人。

而黃權也的確無愧名臣的稱號,他輕易不會投降,不過一旦投降,就對的主公就會忠心耿耿;很多人可能會對這樣的人不齒,認爲是不念舊情,但如果唸了舊情,對新主公就好了嗎?但凡有一點機會,他會投降嗎?說到底,都是打工吃飯,沒必要說的這麼高尚,關鍵是,無論是魏國,還是蜀漢、吳國,都曾是漢王朝的一部分,也不存在什麼叛國的行爲。

後來,這黃權在魏國混的也很不錯,魏文帝曹丕很欣賞黃權,任命他爲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而且司馬懿對黃權也是很欣賞,並且在給諸葛亮的信中,都極爲誇讚黃權。最終,黃權官至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據記載,開府之名始於黃權。在黃權去世後,諡號“景”;在諡法中,“景”是美諡,由義而濟曰景、耆意大慮曰景、布義行剛曰景。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