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雍正爲什麼沒有葬在清東陵呢?他是如何考慮的?

雍正爲什麼沒有葬在清東陵呢?他是如何考慮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雍正的突然暴斃,本來就是一件疑點重重的事情,而他死後竟然沒有埋葬進清東陵,更是一件奇怪的事情,那麼他爲什麼沒有葬在清東陵呢?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初七,康熙駕臨京城郊外的暢春園。十三日戌刻(晚十點左右),康熙皇帝駕崩。經過隆科多、年羹堯等文臣武將一連七天的祕密籌劃與鼎力相助,皇四子正式登基坐殿,這便是歷史上的雍正皇帝。

雍正登基後,儘管仍潛伏着各種威脅,但他公開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自然是對先皇葬儀的辦理。

早在康熙十五年,康熙皇帝就下旨在北京以東125公里處昌瑞山順治孝東陵東南一里左右的地方興建自己的壽寢。經過六年的緊張施工,到康熙二十年營建完成。初葬孝誠、孝昭皇后,二十八年葬孝懿皇后。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康熙的梓宮被安奉在景山壽皇殿。雍正元年二月十七日,當朝臣僚恭擬康熙皇帝的陵名九字進呈新即大位的雍正皇帝,雍正親自刺破手指,以指血圈定“景陵”二字,於是康熙陵寢定名爲景陵。至三月二十七日,康熙的梓宮由壽皇殿發引,四月初二日梓宮抵達東陵陵區,暫安放於景陵隆恩殿。九月初一葬於景陵地宮。隨康熙陪葬的還有孝恭仁皇后(雍正生母)、敬敏皇貴妃。

雍正爲什麼沒有葬在清東陵呢?他是如何考慮的?

儘管雍正即位後實施了一系列“弒兄屠弟”、“兔死狗烹”,並把與其敵對的皇子們先後誅殺、充軍、發配戍陵的行動,但反對派關於他玩弄陰謀,篡奪大位的傳言,仍然此起彼伏,從未中斷。在關於他陰謀篡位的衆多傳說中,最著名的一個是說,康熙生前留有“傳位十四子”的遺詔,被雍正把“十”改成“於”,從而變成了“傳位於四子”(後經史家考證,此說不太可信,因爲當時遺詔要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隨着這些傳說的散佈,在民間神祕地掀起了反清復明的暗流。而雍正別出心裁地跑到北京以西的易縣獨自建造陵墓,又爲他的篡逆製造了口實並罩上了一層神祕色彩。

雍正即位後,隨着政權的不斷穩固,開始想起建造陵寢一事。雍正四年(1726年),詔諭允祥、張廷玉和工部、內務府官員辦理陵寢事務。允祥等臣僚率領術士們,先在歸葬順治與康熙兩位皇帝的馬蘭峪的昌瑞山腳下選擇吉地,但沒有選中相宜的地方。後來選中了九鳳朝陽山,離孝陵、景陵不遠,風水甚佳,得到了雍正的同意。但後來精通堪輿的臣僚術士再三相度,又認爲九鳳朝陽山“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因此雍正廢掉了這處陵址,讓臣僚們再行勘察。但這幫臣僚不知是由於什麼緣故,卻久久找不到佳穴,又不知出於怎樣的一種考慮,雍正開始命怡親王允祥和漢大臣高其倬捨棄京師以東,到京師西南一帶山脈採卜。允祥等人受命後,經過多處勘察,至易州境內的太平峪,興隆莊一帶發現了“萬年吉地”,並回宮竭力向雍正薦引。按照允祥等人的說法,此處西依雲蒙山,北靠泰寧山,東傍丘陵地,南臨易水河,堪稱:“乾坤聚秀之區,爲朝陽會和之所,龍穴砂石,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雍正覽奏之後,也認爲此處是“山脈水法,條理詳明,洵爲上吉之壤”。

但是,若在此處選擇陵址,顯然違背了子隨父葬的制度,雍正不便馬上表態,只說那地方雖美,但距父親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數百里,朕心不忍”。。而私下卻在暗示羣僚們爲自己尋找依據和藉口。臣僚們心領神會,很快就引經據典,找出了一大堆看起來頗具情理的依據。允祥聯合大學士們奏稱道:“漢唐諸陵雖都建於陝西,但漢高祖、漢文帝、景帝、武帝之陵卻分佈於咸陽、長安、高陵、興平等縣,唐高祖、唐太宗、高宗、玄宗諸陵則分散於三原、醴泉、乾縣、蒲城等地。據此典法,在易州建陵,與古禮不爲不合。且遵化與易州都屬畿輔之地,離京師不遠,完全可以建陵。”羣臣果然不負厚望,一番引經據典,使雍正的意圖得以順利實施。雍正八年(1730年),位於易州的泰陵開始動工興建,至乾隆二年(1737年)宣告竣工,同年三月初二日,雍正帝的梓宮被安葬於泰陵地宮。至此,清朝入關後沿襲的“昭穆之制”的喪葬規範,被雍正輕而易舉地擊破,歷史在這裏無聲地拐了彎。那便是位於北京以東125公里的遵化縣馬蘭峪的清東陵和位於北京以西125公里的易縣境內的清西陵。清朝帝王的陵寢開始以京師爲座標,分爲兩大陵區,東、西二陵區相距250公里。

雍正爲什麼沒有葬在清東陵呢?他是如何考慮的? 第2張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子夜,曾費盡心機、歷盡風險得到皇位的雍正,剛剛坐了十三年皇帝,便駕崩於圓明園,後葬於易州泰陵地宮。

關於雍正的死因,因史書沒有記載,諱莫如深,因而不免使人疑竇叢生,傳聞頗多。來自民間的傳聞一是被呂四娘刺殺身亡,並將雍正的頭顱割掉帶走,臣僚們在爲其入葬時,鑄了一個金頭安在雍正的屍身上,以此算完屍入葬了。一是中毒喪命,當天下午雍正尚在圓明園宮中與臣僚議事,晚間忽然暴病而亡

雍正駕崩後,皇四子弘曆奉遺詔繼承大位,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乾隆皇帝。乾隆登基,對雍正的暴卒之因沒有查問,以後歷朝對此都諱莫如深,不能詳考。要徹底解開這一懸案或要親眼目睹雍正是否以金頭組合全身而入葬,只有打開雍正本人的泰陵才能真相大白。而這泰陵本身的來歷又是一個歷史謎團。

關於這個謎團,民間的傳聞是,雍正自暢春園改詔奪嫡、陰謀篡位,隨之又弒兄屠弟,不免心中有愧,死後怕受到先皇康熙的降罪責罰,因此決定另選陵址,竟不顧祖制,跑到北京西郊的易州獨自建起陵寢來。這樣遠隔幾百裏的康熙就對他無可奈何了。是耶,非耶?還有待歷史學家繼續考證。

自從雍正打破了“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喪葬制度而埋骨於京西易縣境內後,登基不久的乾隆也跟隨其父,派臣僚在西陵區域選擇萬年吉地。當吉地選好後,乾隆卻突然改變主意,又派臣僚到東陵選擇。

乾隆七年,大學士三泰、果毅公訥親、戶部尚書海望,會同欽天監監正進愛等進入東陵區域勘察地形。數日後相得勝水峪“龍盤虎踞,星拱雲聯,允協萬年之吉”。乾隆覽過繪圖後,甚是滿意,並詔旨於第二年二月初十日動工興建。至此,清王朝喪葬規制的長河,在雍正朝拐彎之後,又在這裏改道分岔。長河的主流從此一分爲二,一條支脈流向東陵,另一條流向西陵,從而形成了中國曆代王朝葬喪史上的獨特規制和景觀。如此做法的思想脈絡和內在干係,主要的是乾隆考慮到,若從自己之後起,歷代皇帝都葬於西陵,那麼東陵必然有香火漸衰,冷清無助之感,日久定會荒廢不堪。爲兼顧東西兩陵的盛衰,才做出了這一抉擇。關於這一點,乾隆在六十一年(1796)將皇位讓於其子嘉慶時,在十二月二十日的諭旨中說的很是明瞭。

乾隆的詔諭除說明他將壽宮選在東陵的原委外,還做了“兆葬之制”的硬性規定,即若父在東陵,則子在西陵;父在西陵,則子在東陵。也就是說雍正在西陵,乾隆應在東陵,而乾隆在東陵,他的兒子則在西陵,他的孫子應選東陵,以此類推,不可違旨。當這個東、西二陵兼顧的設想出臺後,乾隆惟恐哪位不肖子孫像他父親那樣獨出心裁,東、西二陵都不選,另立門戶,再選出個南陵或北陵,這樣他設想的“兆葬之制”勢必被打破,造成老虎拉碾——亂了套的混亂局面。爲此,他又專門做出規定,非東即西,不能再隨便另選陵址,這樣就斷了後世不肖子孫別出心裁的念頭。所有這些,在體現了乾隆顧全大局的同時,也完全可窺到他當時在處理這類事務上的良苦用心。

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駕崩於養心殿,卒年八十九歲。他的駕崩當屬一個八十九歲老人精氣血脈耗幹後的正常死亡。這是繼清太祖努爾哈赤在關東建國,世祖順治入關統治中國以來,六代帝王在奔赴黃泉路上的第一次平常事,也是整個大清王朝近三百年曆史進程中,少數幾個沒有在死亡情結上留下懸案的帝王之一。

嘉慶四年九月十五日,乾隆梓宮入葬東陵勝水峪被稱爲裕陵的地下玄宮。隨其付葬的有後妃五人,分別是孝賢、孝儀兩位皇后,慧賢、哲憫、淑嘉三位皇貴妃。就其付葬人數而言,與康熙陵相同,是爲數不多的。只是令乾隆本人以及隨他入葬東陵的後世子孫想不到的是,他的中途易轍和這道諭旨的下達,使他們在一百年後,共同迎來了陵寢被盜,屍骨被拋的厄運。而當這種厄運到來之後,世人不免做出種種假想,假如乾隆當年葬入西陵,他的子孫也效仿而做,是否還會有一百年後東陵被盜的悽慘景觀?乾隆是否會同他的子孫如今天人們看到的清西陵的主人一樣,安然無恙地就寢於地下玄宮之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