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白起什麼時候被賜死的?與長平之戰有關係嗎?

白起什麼時候被賜死的?與長平之戰有關係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白起是戰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長平之戰一戰擊潰趙軍,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將領,爲何最後被秦王賜死呢?

秦趙長平之戰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場戰爭,歷史課本上僅以簡單的秦國縱反間計使趙括代廉頗爲主將,爲本場戰役的關鍵轉折點,實際上情況卻很複雜。秦軍的戰鬥力到底是什麼樣呢,現在的史料並無詳細的記載,只能從他的對手中來還原秦軍的戰鬥力了。

一、政治背景

中國古人對戰爭研究的很透徹,交戰雙方戰前各自的戰略、策劃、準備實際上已大體勾劃出戰爭的走向,即“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秦國方面,秦昭襄王任用應侯範睢爲丞相後,初掌大權,君、臣都要向外擴張來證明自己。關鍵是秦在任用範睢以後,秦的戰略方針做出了重要的也是非常正確的轉變--遠交近攻。在這之前,由張儀主張的以破壞“合縱”爲目的的“連橫”方針雖然有效的破壞了“合縱”,但由於“連橫”是以破壞爲主,方針自己的針對性不強,沒有重點。

雖然由於秦的實力太強大,在東、南方都搶奪了不少的地盤,但同時樹敵太多,面臨着多線作戰的窘境。如之前執政的穰侯魏冉,是楚國人,就攻佔了楚國的大片土地,且秦給他的封地在陶,他就越過韓、趙、魏發動了對齊的戰爭,僅僅爲了使自己的封地再大些。而遠交近攻的重點就是攻擊離秦國最近的韓、魏,其他的國家能穩則穩。趙國方面,則是趙惠文王才死,趙成王丹嗣位,以戰國有名的四大公子之一平原君爲相,太后主政,政權才完成交接,急需穩定,在戰略上根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調整。

二、導火線

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二六二年,秦以武安君白起爲將,發動了對韓以攻取上黨的戰爭。戰爭進行的很順利,上黨與韓唯一的聯繫野王被秦攻佔,上黨成了一座脫離於韓之外的孤城。韓上黨守馮亭見情形上黨是守不住了,想出一計,將上黨投降趙國,趙國接受上黨,秦國一定全力攻趙,趙國到時候一定會求救於韓國,兩國合力說不定可以能擋住秦的攻擊。於是馮亭派使者到趙國說:“韓不能守上黨,要併到秦國了,上黨的官民都喜歡到趙國,不願意併入秦,願意以上黨十七城併入趙國。”趙王大喜,問平陽君豹,豹回答說:“聰明人會把無緣無故得到的得益看成是一種災禍。”趙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貪小便宜、好大喜功、目光短淺的昏君,說:“韓人都喜歡我的德治,怎麼能說是沒有緣故呢?”豹回答說:“秦國蠶食韓地,切斷上黨與韓國的聯繫,準備慢慢接收上黨的投降。上黨不投降秦國的原因,實際上是要嫁禍給趙的。秦國辛辛苦苦打了這麼長時間仗,你趙國不費吹灰之力而得到這麼大的便宜,秦面能甘心嗎?不如不要。”

平陽君豹基本把馮亭的意圖都分析出來了,可趙王貪心不足蛇吞象,又把這事告訴了平原君。平原君認爲可以收,於是趙王就派平原君去接收上黨。靜下心慢慢讀歷史,戰國末期的四大公子都是沽名釣譽之類,沒有一個對自己國家起到積極決定性作用的人物。就這樣,趙國被脫了進來。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二六零年,秦完成戰爭的動員,發動了第二次對上黨的戰爭。趙國不是不可以不勞而獲,但要很清醒的認識後果有多嚴重,應當採取積極的措施應對,但是趙國採取的措施遠遠不夠,沒有爭取到其他國家的支持。

白起什麼時候被賜死的?與長平之戰有關係嗎?

三、戰爭的過程

秦派左庶長王齕全權負責此次進攻,進行的非常順利,輕鬆攻克上黨。上黨的老百姓逃往趙國,趙派廉頗在長平駐軍,依地勢接納老百姓,防禦秦軍。在攻下上黨後,王齕轉而進攻趙國長平,進行報復。看完教科書的負荊請罪一文,以爲廉頗是多麼厲害的一位將領,實際上,廉頗是個欺軟怕硬的角色。四月,趙軍遭遇秦的偵察兵,敗績,廉頗的一個副將陣亡,損失慘重;六月,攻陷趙的兩個堡壘、殺了四個趙軍尉官;趙王一看戰勢不利,就同大臣樓昌、虞卿研究下一步的對策,樓昌的意見是派重臣去求和。虞卿不同意,認爲:“現在許不許停戰的主動權在秦國手中。秦國的意圖是一定要打敗趙軍,即使去求和,秦國也不會答應。

不如派使者去賄賂魏、楚,楚、魏接受了趙國的禮品,秦國以爲三國的合縱成功,可能同意求和。”趙王不聽,派重臣鄭朱到秦國去求和,秦接納了鄭朱。趙王得意洋洋的對虞卿說:“秦國接納了鄭朱。”虞卿回答說:“大王必不能請和而趙軍必敗。爲什麼呢?各國祝賀戰勝的使者都會到秦國去了。鄭朱是趙國的重臣,秦王、應侯一定會讓各國使者知道鄭朱到秦國求和,各國知道大王向秦國求和,就不會派救兵,沒有救兵,秦是不會停戰的。”

四、決定勝負的因素

仗是打完了,要弄清這45萬人是怎麼沒的,按我認爲重要程度排列一下主要因素。第一,決策者。秦王與應侯範睢可以得滿分,對政治手段的運用、對戰爭形勢的把握、對前線的支持方面基本沒有漏招。趙王君臣絕對不及格,目光短淺,處置失當,首先接受上黨這片地,趙國就不佔理,秦軍初次攻擊上黨的時候,趙國沒有援助韓國,韓人守不住,投降趙國,你屁顛屁顛的接受,在道義上背上了不勞而獲、落井下石的罪名,縱觀整個戰役,韓國一兵一卒也沒有援助過趙國;在發生意見分岐,需要作出正確決策的時候,趙王更是沒法同秦王相比,鄭朱、趙括,一招比一招昏,鄭朱成爲天下各國的笑柄、趙括更是爲中華民族豐富了紙上談兵這句成語,有這樣的決策者,趙國能贏纔怪。第二,秦軍的戰鬥力。

白起什麼時候被賜死的?與長平之戰有關係嗎? 第2張

秦軍的戰鬥力到底是什麼樣呢,現在的史料並無詳細的記載,只能從他的對手中來還原秦軍的戰鬥力了。史記蘇秦列傳蘇秦遊說韓王的時候說“地方九百餘里,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溪子、少府時力、距來者,皆射六百步之外。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合賻、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革抉盾芮,無不畢具。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跖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