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仲謀到底強在哪裏?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仲謀到底強在哪裏?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權及其父兄孫堅、孫策,與父兄相比,孫權不善於挺矛操戈、衝鋒陷陣,看起來非常沒有特點,與他們對應的是劉表父子。但是劉權的特點是能像越王勾踐那樣屈身忍辱、籠絡人才。孫權善於識人用人,年輕的時候能夠駕馭部下;也能把持自身,改過遷善,約束權力。

據《三國志》記錄,孫堅是孫武的後代,出生在富春江邊上,十七歲時就,就跟隨父親到錢塘,因勇擒盜賊而知名。

後來。朝廷徵召他去征討黃巾軍,平定西涼,在靈帝在位時,孫堅已經是長沙太守,因軍功被封爲烏程侯。更突出軍事事蹟的是孫堅在討伐董卓中的表現。董卓西遁途中,曹操被董卓部將徐榮打敗,孫堅的軍隊則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洛陽城。

董卓感嘆說:“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爲也。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

所以曾經想與孫堅結親家,從而籠絡孫堅,被孫權斷然拒絕。

後來在奉袁術之命攻打荊州劉表,在與劉表部將黃祖的戰鬥中,不幸身中暗箭而亡,其軍隊也爲袁術所控制。

孫策之長子,孫權的哥孫策也是一員猛將。

孫堅死時,孫策年僅十六歲。父親早逝,給孫策留下的祖業實在有限,只是在老家揚州地區,孫家已經有一定的社會勢力。孫策的舅舅吳景是丹陽的太守,從兄孫賁官從丹陽都尉。

於是孫策招募了數百人跟差袁術幹也是,戰功卓著。後來,實在不爲袁術所容。孫策以協助舅父平定江東的名義,討回父親的親兵舊部,袁術也給了部分資助,孫策回到了家鄉創業,平定了江東,並且取得了成功。而且籠絡了張昭、秦鬆、張紘等一班謀士,周瑜,程普等一班軍將。並且,在江東建立了根據地。

只是在官渡決戰前夕,孫策被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暗殺,當時孫策年僅二十五歲。

孫策死後,18歲的孫權接管了江東。

孫策雖然控制了江東,但真正鞏固江東政權是孫權。

司馬光是這麼分析孫策死後的形勢的,“時策雖有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江、廬陵,然深險之地,猶從,流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爲意,未有君臣之固”。

孫權與父兄不同的是,他的優勢不是在戰場上勇猛殺敵,而領能力。

《三國志·吳主傳》陳壽對孫權的評價是:“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

他的領導和處事用人的風格是什麼呢?

01、處事謹慎,對發展戰略心中有數

《資治通鑑》記載了孫權上任時事上的一些安排:

“權料諸小將兵少而用薄者,併合之。別部司馬汝南呂蒙,軍容鮮整,士卒練習。權大悅,增其兵,寵任之。功曹駱統勸權尊賢接士,勤求損益,饗賜之日,人人別進,問其燥溼,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權納用焉。”

大致包括了幾個意思:

孫權一上臺就進行了一次軍隊改革,精兵簡政,裁掉一些兵少能力弱的幹部;

重用提拔了年輕將領呂蒙;

採納駱統的建議:尊賢納士,聽取其建言,關心其生活,觀察其志向,以便進一步發現人才。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仲謀到底強在哪裏?

並且與父兄的舊部魯肅討論:是要匡扶漢室,還是稱霸天下。當魯肅毫不客氣的提出,漢室已經無法匡扶,應該割據 一方,稱霸天下。18歲的孫權,內心其實也是這種想法,但依然能掩飾住自己內心的想法,把目的讓魯肅說出來而已。自己當時還是身爲漢臣,不能直接說出來而已。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仲謀到底強在哪裏? 第2張

02善於識人用人,年紀輕輕就能夠駕馭部下

不求全責備,人盡其用。孫權曾經評價過 周瑜、魯肅和呂蒙

說周瑜,膽略過人,赤壁之戰建立貪天之功。

魯肅則其見識超羣,並舉了兩個案例。一是榻中對,二人初次見面,魯肅論及發展大略,謀求如何稱霸江東!二是曹操大軍來犯,張昭、秦鬆等文職人員都主張投降,只有魯肅主張聯劉抗曹,勸孫權召回周瑜一起商量,最後大獲全勝。

呂蒙,則讚賞他不僅果敢有膽,而且是“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士別三日,非吳下阿蒙“已經成爲家喻戶曉的故事。

所以,始終有一批文武人才忠心輔佐着孫權。

03對外戰略靈活,善於審時度勢,處理對外關係遊刃有餘

東吳的外交手段最沒有原則,要麼聯劉抗曹,或者是降魏攻劉,只看國家利益,沒有個人感情。這一點比劉備厲害多了,劉備因關羽被害一事,舉全國之兵伐吳,結果被陸遜一把火燒回了解放前。

而孫權能屈能伸,在讀《三國演義》時,總覺得孫權有時候很窩囊,或者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其實這纔是他的英明之處。一切以大局爲重。

當國家利益受到威脅或者損害,孫權從來不吝惜與劉備翻臉,而投降曹魏,又有多次與蜀漢盟誓的事情。一切以國家利益爲重。

相比孫權,劉表父子表現就遜色多了

劉表本人能力是不錯的。

劉表生了幾個兒子當時,沒有一個有孫權那樣的才能,一個多病,一個年幼無知,所以曹操來取荊州時,只能拱手相讓。

曹操什麼情況下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讀《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建安年間,曹操與孫權兩軍對壘。

首次交戰,吳軍大勝,於是曹操便死守陣地再也不出來。有一天,孫權看到水面有薄霧,便帶人駕舟闖入曹軍前沿,查看曹操水軍部署,並且鑼鼓喧天。

因爲曹操生性多疑,見孫吳連隊威武、艦隊井然有序,認爲有詐,也不敢出戰,長吧一聲:“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緊接着,曹操一聲令下,萬箭齊發射向吳軍艦隊。

一會兒,孫吳水軍船隻便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發生傾斜,隨時有翻沉的危險。

孫權便下令掉轉船頭,使另船的一側再受箭。一會兒,箭均船平,孫軍順利返回。曹操這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