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孫權遲遲不敢稱帝,他究竟是怎麼考慮的?

孫權遲遲不敢稱帝,他究竟是怎麼考慮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孫權作爲三國時期吳國的君主,相比於曹操和劉備而言,存在感比較低。但他的能力也很突出,其聯合劉備,赤壁大破曹操,奠定了三國的基礎;在劉備集團全勝時期大敗劉備集團,使劉備集團只能割據於益州一地;佔據交州(現代越南大部分區域都在其中),派人探索並發現夷州(今臺灣);爲政時,對內發展農業,提高經濟發展;在軍事領域,連曹操都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至於在當時曹操和劉備死後,孫權爲何沒有趁此機會一統天下,我們可以這麼進行理解。

孫權遲遲不敢稱帝,他究竟是怎麼考慮的?

曹操死後,魏文帝曹丕即位 。由於曹操平時注意對自己接班人曹丕的培養,曹丕即位後即展示了一個成熟政治家的風範。魏國在他的帶領下,終結了大漢王朝,鞏固了曹魏的政權,同時曹丕還帶領大軍平定了青州和徐州等地,擊退了北方的鮮卑等少數民族,保證了邊疆穩定。曹魏實力並沒有被削弱,反而中央集權等到了進一步加強。實力發展到足可以壓制着吳國和蜀國聯合對抗自己的地步,孫權無機可趁。

孫權遲遲不敢稱帝,他究竟是怎麼考慮的? 第2張

而同樣的,雖然劉備爲了給關羽復仇讓吳國陸遜火燒連營六百里,實力損傷較大,劉備也因此抱憾而死。然而,劉禪即位後,聽從了劉備的遺言重用諸葛亮、蔣琬等賢臣,讓蜀漢政權得到穩固,並且在諸葛亮等賢臣的經營下,蜀國的實力在慢慢恢復。此時的北方還是曹魏一家獨大,孫權也只能採取聯合蜀國一起抗擊北方的曹魏,所以孫權不可能以一己之力統一全國。

雖然孫權在曹操、劉備去世之後又活了近30年。但是,孫權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處理東吳內部的問題。公元229年,孫權稱帝,並立孫登爲皇太子。然而在後來孫登因病去世,導致後來東吳內部出現“二宮之爭”,消耗了東吳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所以,孫權晚年只能將精力放在東吳內部,他已經無暇對曹魏蜀漢用兵了。並且,東吳在魯肅和周瑜去世之後,再無大將可用,陸遜只不過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罷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