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白馬寺的名字從何而來?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白馬寺的名字從何而來?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21公里處,北依邙山,南臨洛河,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爲“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爲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目前,白馬寺佔地面積約爲200畝,根據白馬寺佛教文化園區規劃,白馬寺的面積將達到1300畝,成爲中國面積最大的佛寺。

淵源

白馬寺的名字從何而來?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白馬寺的營建與中國歷史上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東漢明帝曾夜夢金人,身高六丈,頂佩白光,自西方飛來。大臣傅毅認爲這是西方的佛,漢明帝遂“感夢求法”,令蔡愔、秦景、王遵等十餘人於永平七年(64年)赴天竺(古代印度)求佛法。他們在西域的大月氏(古代阿富汗)遇到了來自天竺的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得佛經佛像,於是相偕同行,以白馬馱經,並於永平十年(67年)來到當時的京城洛陽。爲了給兩位高僧一個居住和譯《四十二章經》的地方,漢明帝敕命在城西的雍門外按天竺式樣建造了一組建築,以僧人們暫住的“鴻臚寺”的“寺”字稱之,爲了紀念白馬馱經之功,便將這組建築命名爲“白馬寺”。

白馬寺的名字從何而來?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第2張

另:摩騰原是中天竺(古印度)人,相貌儀表很俊美,精通大乘佛經和小乘佛經,以經常到各地周遊傳播教化爲己任。從前,他曾經往天筆附屬小柄,宣講《金光明經》。當時正趕上敵人侵犯邊境,攝摩騰說:"佛經中說:‘能夠宣講佛經、佛法,可以得到地神的保護,使當地的人們安居樂業。’現在戰爭剛剛開始,難道這就是宣講佛經帶來的好處嗎?”於是,他發誓要旨着生命危險,親自前去調解。後來經過攝摩騰的調解,兩國終於交好,因此,攝摩騰的聲譽頓時顯赫起來。 東漢永平(公元58年一75年)年間,漢明帝夜裏夢見一個金光閃閃的人從空中飛來。於是,漢明帝召集羣臣,讓羣臣對他的夢中之事給予解釋。通事傅毅上奏道:“臣聽說西域有一種神,其名叫‘佛’。陛下所夢見的金人,可能就是這種神吧?”漢明帝認爲他講的有道理,便派遣朗中蔡忄音、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出使天竺,尋找訪問佛法。蔡忄音等人在那裏遇見了攝摩騰,邀請他來漢朝來。攝摩托車騰誓志傳播、弘揚佛法,不怕疲勞艱苦,冒着生命危險長途跋涉。

經過流沙大沙漠,到了洛陽。漢明帝對攝摩騰特別給予獎賞和優待,在城西門外修建了佛舍,安排他居住。從此,佛教開始傳入中國。但是,由於佛法剛剛傳佈,人們還沒有皈依誠信,所以攝摩騰對於佛經的深刻的理解,沒有過多地宣傳講述。後來時間不長,攝摩騰死於洛陽。

有記載說:攝摩騰翻譯了《四十二章經》一卷,起初保存在蘭臺石室的第14間裏。攝摩騰所住的地方,在現在洛陽城西雍門外的白馬寺。

相傳說:國外有個小柄國王,曾下令毀壞各個佛教寺院,只剩下招提寺沒有來得及毀掉。這天夜裏有一匹白馬圍繞着佛塔悲鳴,有人立即稟報國王,國王立刻下令停止毀壞寺院。因此人們把招提寺改爲白馬寺。後來各個寺院取名時,多是效法此例。

歷史

白馬寺自建立後,便成爲了中國佛教的傳播中心。“摩騰”和“竺法蘭”在這裏翻譯出了第一部漢語佛經《四十二章經》,後來另一位天竺僧人“曇柯迦羅”又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律《僧祗戒心》,歷朝歷代也有許多西域和其他國家的僧侶來此覽經求法。

北魏時期,洛陽諸寺中,白馬寺的香火最爲隆盛。

唐朝時,武則天任命她的男寵薛懷義爲白馬寺的住持,並在垂拱元年(685年)爲寺院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這時的白馬寺發展到了歷史上的頂峯,建築宏偉,有僧衆千餘人,並吸引各國的佛教徒前來朝拜。此後白馬寺又幾經興廢,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兩次重修,奠定了今日的格局。

地位

白馬寺在中國佛教歷史上佔據着重要地位,被佛教界尊稱爲“釋源”和“祖庭”,是中國伽藍之首。有“祖庭十古”的說法,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古剎;白馬寺的齊雲塔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舍利塔;中國第一次去“西天取經”的朱士行始於白馬寺;最早來中國的印度高僧禪居於白馬寺;最早傳入中國的梵文佛經《貝葉經》收藏於白馬寺;白馬寺的清涼臺是中國最早的譯經道場;中國第一本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在白馬寺譯出;中國第一本漢文戒律《僧祗戒心》始譯於白馬寺,並最早在洛陽立壇傳戒;中國第一場佛道之爭發生於白馬寺;中國第一個漢人和尚朱士行受戒於白馬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